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

2020-01-10 03:36陈姗阁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生活化大学生

陈姗阁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科研外事处,河南 开封 47500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发生着变化,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纲要》为健康中国谋划了宏伟蓝图,是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继续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1]。体育生活化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良好保证,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对社会体育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大环境下探讨大学生体育生活化问题很有必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锻炼意识、助推体育生活化进程。

一、体育生活化与大学生体育生活化

(一)体育生活化

体育生活化作为一种理念,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共识,其内涵具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具体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过程。

(二)大学生体育生活化

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是指体育锻炼与日常的学习生活相融合,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它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全民健身的必由之路。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使体育锻炼与日常生活之间达成某种默契,最终形成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活方式。它的标志是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融合,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内涵

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在时间上,体育锻炼成为日常型。大学生体育生活化不是生来就形成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只有经常抓,使之日常化,才能真正让其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第二,在空间上,体育锻炼场所贴近学生,方便其锻炼。第三,在情感体验上,体育锻炼轻松、愉快,学生易有满足感等。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动力源于他们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对体育锻炼所具备健康促进作用的了解、对体育文化的认同等。张伯苓认为,如果“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并提出“体育要社会化和生活化”。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走向普及化的今天,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程度是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素质的重大议题。

二、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特征

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是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锻炼参与的自主性

随着大学生对体育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他们在观念上会产生一些转变,用积极的价值观念来支配自己的体育行为,继而成为主动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的动力,使体育锻炼渐渐成为生活常规和习惯,慢慢融入日常生活,他们根据客观条件自主选择体育锻炼形式和内容,使体育锻炼逐步成为不受任何强制的自觉行为。

(二)进行体育锻炼的日常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大都想通过体育锻炼来增进身心健康。由于运动蓄积效应的存在,若想获得有效的健身效果则需要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经常性、日常性生活行为,也就是使体育锻炼与日常学习生活相融合,成为日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体育锻炼项目多样化

随着全社会对体育锻炼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新兴的体育锻炼项目不断增多,大学生根据各自的需求和爱好去选择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与方法,通过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来增进健康、愉悦身心、提升生活质量、丰富课余生活等,这成为他们的内在追求。

三、实现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大学是学校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大学体育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他们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当代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把生活和教育统一起来。可以看出,两位教育家都把教育和生活联系了起来,而体育作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就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是实现终身体育最好的途径

生命在于运动,快乐源于体育。体育来源于生活,也必将服务于生活,大学体育只有做到真正的生活化,才能让学生从中受益。对大学生来讲,体育生活化就是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够让他们通过体育生活化来锻炼身体,从体育精神中汲取对生活有帮助的元素,为生活服务。

(三)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有利于全民健身生活化的实现

体育锻炼可以改变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若大学生做到了体育生活化,将体育锻炼与其他日常生活行为同等重视,不仅有利于其身心健康,还能够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是全民健康,推行大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能够对实现全民健身生活化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四)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是提升大学生体质的需要

体质是一个人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是一个人体质状况的反应和表现,健康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且伴随人的终身。2015年11月发布的《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2]。2017年发布的《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数据也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同时,身体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肥胖率,正在以每5年提高2%到3%的速度持续上升[3]。这表明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体质很有必要。开展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抵抗各种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减轻人的焦虑程度,缓解心理压力。

(五)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是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家庭的幸福,而且是衡量国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健康的身体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前提条件。人一旦失去了健康,生命将变得极其沉重,生活也会染上苦涩的滋味。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指出,一个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马勒博士指出: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丧失了健康就丧失了一切。大学生若做到体育生活化,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锻炼过程中找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自我身体效能和自我体育效能,调节生活情趣和行为方式,就可以改善自身的身心健康状况。

四、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形成”[1],是《纲要》要实现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要求似乎背道而驰,打一夜游戏或看一夜剧几乎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常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不少大学生早早就患上了胃病、颈椎病,这些关乎青年健康成长的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课题组通过深入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进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日常体育锻炼次数太少

大学生的空闲时间相对充足,参与体育锻炼者也应该相应增多。但通过调查发现:每周锻炼3次以上者仅占22.6%,每周锻炼1至3次者占42.1%,每周锻炼1次以下者占35.3%。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周体育锻炼少于3次,甚至不进行体育锻炼者为绝大多数,占77.4%。虽然大学期间学校开设有体育课程,但是每周的课时量很少。综合来看,目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与实现体育生活化还有较大差距。

(二)体育锻炼意识有待加强

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仅具有相对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而且拥有相对充裕的体育资源,为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提供了便利条件。但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仍然淡薄,锻炼习惯尚未养成。他们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而实际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大学生促进和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不足、生活作息不规律、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锻炼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成为影响他们健康的危险因素。目前,很多大学生还没有把体育锻炼纳入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规划,究其原因,与他们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相关,使得应有的体育锻炼目标没有达成。

(三)体育理论知识需要加强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理论知识起着指导的作用。”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体育观念,提高体育意识及体育文化素养,为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提供动力。通过调查发现,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欠缺,不知道什么样的体育锻炼对身体有利,因而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体育理论课很有必要。

(四)学校引导和监督管理有待加强

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自由度较大,更多学生都会按自己喜好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目前,学生由于学习压力,选择体育锻炼的人数相对较少。而且,学校对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缺乏必要的约束与管理。在学校工作规划及学生管理层面基本都没有提及大学生体育生活化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层面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加强引导和监督管理。

五、助推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进程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促进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性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功能的认识,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它是一个人在体育锻炼中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能动的心理活动。体育意识与体育知识的掌握分不开,只有具备较全面、系统的体育知识才能正确地认识与理解体育,才能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为此,可以利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加强体育健身知识宣传,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二)开设体育理论课,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

体育理论课是体育的一部分,它能够使大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有关体育方面科学、实用的知识,比如:体育文化知识、运动保健知识等。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体育的认识由感知转变为兴趣,这对改变学生淡漠的体育意识大有裨益。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要促使其自觉,非动主观不可。”因此,要想实现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应开设体育理论课,运用体育文化引导学生加强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并让他们在体育文化中进行反思,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提升他们的体育理论素养,增强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

(三)健全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领导体制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及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4]238。学校应将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列入议事日程,健全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领导体制,明确职责,层层落实,将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条件之一。同时,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与改进适合本校学生的生活化体育锻炼项目,结合学生兴趣与爱好,使课余体育锻炼真正得到大学生的认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实现情绪表达、交流、自我表现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体育生活化。

(四)引进校园健身APP、课外网络微课堂等,指导与监督管理学生健身

对于健身的监督管理,不仅要看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形式与频度,还要看每次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一般来讲,符合健身要求的运动量是每星期参加体育锻炼应该不少于3次、每一次的体育锻炼时间应该在30分钟以上、锻炼强度应该达到中等以上。而对大学生来讲,没有专业知识、没有监督,很难对自己的运动量进行评估,大多数学生在不知道什么样的锻炼适合自己的情况下就会逐渐失去积极性。引进校园健身APP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每个人每天的运动量会呈现出不同的数据,管理者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锻炼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异性指导锻炼,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渐渐实现体育生活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讲授有关健身、体育文化、运动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真正做到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逐步实现体育生活化。

(五)发挥体育社团的优势,引导学生实现体育生活化

学校体育教师可以参与到体育社团的管理中,使体育社团在实现体育生活化进程中切实发挥作用,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精神表扬或物质奖励,带动并影响身边越来越多学生自觉自愿进行体育锻炼,为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打下坚实基础;社团组织者可以提醒督促成员每天微信朋友圈打卡或者群内打卡,助推体育生活化的进程。

结语

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最终目的在于,将体育锻炼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日常习惯而不仅仅是外在的人为约束。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高校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教会他们快乐并健康地生活,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现大学生体育生活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生活化大学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