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视、互联网三种媒介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2020-01-10 03:36贺琼洋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接受者印刷媒介

贺琼洋

(西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一、印刷媒介:理性的象征

在印刷媒介诞生之前,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口头语言交流。口耳相传的传播过程必须是全身参与的,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必须身处同一空间环境中,并且传播者需要灵活运用“口”这一器官,接受者需要集中使用耳朵的听觉功能。双方的语言背景也必须一致,否则就是鸡同鸭讲。又因为口头传播是即刻的,是随说随逝的,人类只能凭借大脑的记忆来保存信息。由此可以得知,口语媒介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拘束,这使得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受限。文字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口语媒介所存在的问题,印刷媒介的发展更是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距离发生了质的改变。

自中国发明印刷术后,这项技术便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重要贡献。印刷术媒介相较于口语媒介更趋于理性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口语在交流的时候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人们在大脑中储存的信息有限,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漏传、误传的现象。而且传播主体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容易带上个人的主观情绪,当接收主体转化为新传播主体之后,原始的信息进一步被带上了新的主观意识,原始信息逐渐被层层主观情绪包裹,离最初的客观信息越来越远。而印刷媒介通过印刷术技术将文字固定不动地印刷在纸上,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被印刷出来的文字往往经过了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相较于口语更加严肃简练、清晰准确,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经过人类和时间的淘选,优秀理性的印刷成品被保存下来,传播者和接受者跨越时间的界限完成了一次信息传播的过程。另一方面,印刷媒介的理性特点体现在印刷运作的机械化过程。输入命令后完成指令是印刷机也是每一台机器的使命,它们在程序代码的指引下机械地完成操作,不掺杂任何人类的情感,其产物也就拥有了理性的特点。印刷技术产出的文字,排版精美,有一套自己的格式和要求,固定的字体字号和精确的行距使得这些文字多了一份威严的姿态。书写和印刷两种方式所产生的同样一段文字,主观上人们总认为印刷出来的文字更具权威性,这就是因为印刷媒介具有理性的特点,而书写的文字从表面上看主观性更强。尽管这样的感受不具备科学性的特点,却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电视媒介:视觉的满足

电视媒介是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主要抨击的对象。他认为电视是电报技术和摄影技术的综合呈现,分别采纳了两者传播迅速和以图像为中心的特点。传播速度决定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传播速度越快,就意味着人们获取的信息越多,而当储存和阐释信息的能力跟不上获取信息的速度,便会导致人们变得麻痹进而放弃思考。对于接收到的信息,大部分人都是止于了解,通常不会进行深入思考,不去行动。电视这种以图像为中心的媒介主要追求的是强烈的感官刺激,而不是理性思考。“读”与“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读”需要大众识字,追求思想的超越,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而“看”相比之下门槛更低,对思维的要求更低[1]。这种将图像作为主要表达形式的传播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逻辑,就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描述的那样,政治候选人的外貌形象比他的政治主张更吸引人的目光,商品的外在条件比它的实际功用更加重要。

文学作品影视化是印刷媒介向电视媒介转变的一个典型标志。将文学作品文本与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进行对比就能发现,印刷媒介和电视媒介的不同特点。印刷媒介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的表达手段,而语言文字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延展性,这就为信息接受者提供了想象空间和再创造的条件。而电视媒介主要以画面和声音作为叙事手段,这就使得信息直接诉诸人的感官,不经过抽象思维的过滤而直白具体地进行呈现。虽然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逼真生动的效果,但是电视媒介所提供给接受信息者的不容改变的固定形象,使得想象的空间完全封闭。另外,语言文学中的意韵在电视媒介的传播过程中会无形流失。例如:《红楼梦》中朦胧含糊的梦境和变化多端的人物心理描写都难以全部转化成视觉画面。“那黛玉此时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这是林黛玉在听到宝玉娶宝钗消息之时的心情描写,通过作者形象的比喻手法,读者可以感同身受地去体会林黛玉五味杂陈的心情,但影视剧的传达只能让观众直接地看演员的表演,这时观众的身份更像是一般的旁观者,难以置身其中去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百转千回。

三、互联网媒介:碎片化的思维模式

互联网媒介相较之前两种媒介形式更是信息集中爆发的基地。手机作为现代人随身携带的通信工具,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大大提升。电视虽然传播信息的速度很快,但接受信息者必须固定在家庭这个空间环境中;而手机的移动性大大增强,接受者获取信息的场地不再受到限制,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手机这一工具获取信息,这也意味着人们接受信息时的专注度大大降低,因为随时面临着被中断的危险。在互联网媒介时代,人们大多利用自己零碎的时间来完成获取信息的行为,为了配合时代碎片化的接受特点,信息自身也逐渐趋向碎片化。

纵观微信、微博、微电影以及近几年势头正猛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如今人们广泛乐于接受的事物都呈现出“微”的特点,信息被编辑成微小精简的式样快速传播,这也使得人们的审美趣味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碎片、浅薄的特点。抖音里的短视频15秒一条,前后视频没有任何逻辑上的关联,且内容大多肤浅,短暂的视听刺激让人们收获了一时的快乐,却陷入对无限信息读取的渴求状态,无数个15秒在无意义的信息接收中被全部浪费。书本中缜密严谨的逻辑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思维,而互联网媒介的“微”特点只会使人们的大脑产生一种不愿思考的惰性,在无形的催眠中缓缓沉睡。除此之外,互联网媒介碎片化的思维模式还在其他方面有所体现。例如,同样一部电视剧在电视媒介和互联网媒介上播放,接受者的接受体验有较大的差异。由电视媒介播放的电视剧相对具有固定性,即有固定的播放时间和规定的播放长度,想要成为接受者的人们必须守在电视机前才能完成整个接受过程,虽然也会受到广告的影响和干扰,但相对来说在逻辑上的连贯性更加突出。互联网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思维碎片化的特点更加明显,电视剧在网络上的播放时间虽然固定,但是人们选择观看的时间却得到了更大的自由,不必守在固定的时间点,而是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空闲的时间观看,甚至在观看的中途随时可以选择暂停或跳过。倍速播放的按键更是将部分现代人敷衍、没有耐心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更多的内容装进脑袋是这个快时代人们的追求,但是这样的态度只会让人们在无尽的轻松中迎接更大的困难,信息被分割成无数个碎片。人们不曾想过如何拼凑,而是在碎片的包围下过得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是比媒介自身带来的问题更为可怕的存在,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说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2]211。

结语

不断发展演变的媒介技术都在不同的时代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和威力。人们总是在新的媒介产生之时,一方面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在担忧它对人类产生的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文字媒介刚刚诞生之时,苏格拉底以它会使人类的记忆力衰弱为理由进行反对,中世纪的教士贵族为了压制印刷媒介对知识的传播而限制对它的使用,电视媒介让波兹曼发出娱乐至死的警告,互联网媒介的兴起又使施尔玛赫提出网络至死。笔者相信,之后诞生的所有媒介都会面临同样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我们始终要相信创造媒介的是人类,操纵媒介的是人类,运用媒介的也是人类,媒介在任何时代的发展演变都离不开人类自身对它们的理性思考[3]。

猜你喜欢
接受者印刷媒介
印刷:让书籍更普及
超级印刷机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绿色印刷
绿色印刷
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