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本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2020-01-10 10:25冯小平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研组校本考核

冯小平

(重庆市巫山县师资培训中心 重庆 404700)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规划指导下,由中小学校长组织领导,教师任职学校自主开展,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践,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修养为目的的教师在职培训形式。

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重庆市的东大门,全县幅员面积2958平方公里,海拔相对高差2606米,全县辖48个乡镇567个村,总人口64万。大巴山、巫山等山脉交集于巫山,最低海拔仅73.1米,而最高海拔达2680米,山高坡陡,交通极不方便。巫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旅游名县、移民难县、财政穷县、工业小县、扶贫重点县。我县教育发展迟缓,教育条件差、受教育程度低,全县120余所中小学校,学生10余万人,教师5000余人,学校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域分散,教师编制紧,工作量大,经费短缺,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等逐渐成为教师培训的主阵地。

这种培训模式有很多优点,如培训地点和时间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影响一线教师的教学。

一、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规模小,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在我县,规模较大的就是五所高中段学校及部分乡镇中学、小学,很多村小师生人数少的可怜。这样就很难在每一学科中都挑选出出类拔萃的“精英”,所以培训内容主要以各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主,学科针对性较弱,而教师基本只对解决本学科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感兴趣,如此就会因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而产生厌烦心理和敷衍情绪。而那种人数极少的村子根本无法开展这样的培训。所以,这样的校本培训最终达不到真正目的。

(二)计划安排容易被打乱

在制定计划时,我们会把时间细化到哪一天的几点开课,但经常会因为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很难出满勤。比如,由于教师大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经常为一些事务缠身:留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等,在培训中会出现迟到情况,还有一些教师身兼数职,培训的时间要么有送材料的、要么有例会学习的、要么就是有学校其他任务的。培训组织者当然是希望教师统统参加培训,但因为这些“情理之中”的事情,就只能为留下“学习痕迹”,用“事后补笔记”的方法,这样不仅达不到培训效果,反倒使好事成了任务、指标而引起教师的不满。

(三)难以长久坚持

以往我们搞校本培训,基本上是随机的,不系统的,甚至是为了每学年的继教有材料写,或者干脆是提供一篇培训材料,让教师自己抄,实际上并未真正培训,既没有培训组织者,也没有参培教师,培训基本流于形式。

二、校本培训的改进策略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使我们的培训能对一线教师真正起到促进作用,让他们在培训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一)健全制度

一项工作的完成,必须首先从制度上得以保障,所以,为了使校本培训真正发挥作用,就要不断健全制度。

1.管理制度

学校可以设定每学期的培训项目,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必须完成xx个学时,然后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同时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促进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每学期可请教科室专家,或者其他地区的同学科专家前来培训,增强培训的专业性。要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评估检查和督导力度,校本培训实行单独考核。学校要把此项工作列入教师教学工作专项考核,设立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分层领导: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务处主任为直接领导人,然后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最终考核督导人,每一个教研组又可以委派一个专门负责考勤、记录等的教师,加大过程督导和考核力度。

加大后勤保障。每学期末由学校领导、教务处主任、学科组长等领导小组成员对下一学期的校本培训做规划,然后核算需要的经费,提前做好预算,保障校本培训的顺利进行。

2.奖惩制度

根据每学期的过程考核,期末在所有学科教研组、教师中评选出先进教研组、先进个人。对评选出的先进教研组、先进个人,期末予以表彰、奖励,激发教师的培训积极性。

不仅要表彰和奖励,还要对培训参加不及时、不积极,考核不及格的教研组或教师进行惩罚,比如给予口头批评,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等。赏罚分明,也可以提高培训效率,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二)改善方式

制度的保障确实可以推动培训的实施,但仅依靠制度来强行实施,效果可能也不会如我们所愿。所以,我们还需要在方式上动脑筋,不断运用新的、更好的方式进行培训,让教师自觉自愿或主动要求参加培训,这样培训效果会有很大提高。

1.继教中心培训

每期可以安排一次学科培训,以全县同学科教师为培训对象,邀请县内县外的专家指导如何搞好校本培训。这是目前我们经常采取的一种手段。

2.结对

在大范围的学习之后,我们还可以采用结对帮扶的方式,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特点,达到老带新、新促老、互帮互学、各得其所的目的。

3.网络

我们可以在本校进行结对帮扶,也可以利用网络,如QQ与其他地区或其他学校的教师结对帮扶,相互交流经验,拓展校本培训的眼界。网络上的资源相对丰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安排教师网络培训,这样,在时间上就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这样的自主学习培训也是一种有效方式。

4.考察

单纯依靠“闭门造车”,培训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对此,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使教师们开阔眼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学习、比较,在各个方面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内容,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研究及实践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校本培训实施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研培机构和中小学校及广大教师等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我校作为教师研培机构,为指导开展培训工作,在实施校本培训中根据现状分析研究,探索有效实施校本培训的方法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培训中存在影响校本培训扎实有效的实际问题,建构培训模式,完善培训组织实施管理,进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课改效益和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教研组校本考核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内部考核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