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班级管理育德氛围的有效营造

2020-01-10 10:25刘传富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育德演讲比赛心理健康

刘传富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重庆 401320)

有效的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班级管理中育德氛围的有效建设,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是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正确认知和做法。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要注重育德氛围的建设,这样能更好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建立和谐温馨人际关系,感受集体温暖

和谐温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能更好地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关照、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品行发展。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永远都是严肃的样子,学生会关闭与你交流的心扉,如果同学之间没有和谐的关系,班级会有很多问题和矛盾。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和谐共处。微笑常在脸上,鼓励不离嘴边,拉近与学生距离,给予他们力量,使其感受班级的温暖[1]。

例如,在小学校园中,学校会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如歌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积极参加比赛,为班级争得荣誉。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建立和谐温馨的班级人际关系,还可以丰富德育内容,感受班级的温暖,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当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演讲比赛,演讲对提高学生品德素养有很大的意义。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和班级生活,性格也会更加阳光开朗,能更好地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

二、做好感恩教育活动,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在这个幸福的时代,小学生大多都会被溺爱,常常感知不到自己的幸福来自别人的付出。学生具备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正确地面对周边的人和事,感恩是学生为人处世中必备的品质。真正会感恩的人,才会懂得回馈社会,回馈祖国,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让学生养成感恩的好习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又一重要内容。

例如,教师可利用班级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可以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公益活动、义务劳动以及志愿活动等。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班级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家务劳动等各种比赛,每天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方面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植树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种树,为美化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感受到这既是责任,也是爱心。组织班级演讲比赛,鼓励每位学生参加,让学生在演讲中深刻认识到感恩的意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公益精神和助人为乐、服务社会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价值,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推行素质教育,使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学会感恩,也能极大地丰富小学班级管理的德育内容,可形成很好的育德氛围,还能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2]。

三、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创设氛围基础

小学生还处在心智发展阶段,情绪不够稳定,在生活中受到委屈后容易发脾气或沉默寡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小学班级管理中重要的育德内容。良好健康的身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正常进行,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营造良好育德氛围的基础。

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穿插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在讲解大国外交时,要让学生明白: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学会欣赏不同的文化,这样才能建立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大国外交类比学生日常的人际交往,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们的性格也是各有其独特之处,我们要学会接受每个人的不同,这样才能和朋友们快乐地相处交谈。老师可定期组织开展班级团队健康辅导课,让学生认识自己,逐步学会悦纳自己。在此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悦纳他人、宽容他人和理解他人,这样才能成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德育是“五育”之首,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营造育德氛围,培养学生一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育德氛围的营造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育德演讲比赛心理健康
心有榜样,逐梦成长——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演讲比赛
难忘的小小营养师演讲比赛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新时代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途径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