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2020-01-10 10:25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节奏

徐 皓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金砂湾学校 江西九江 332500)

体态律动这个词,最开始是由达尔克罗兹提出的,是其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体态律动,就是用身体的各个部分作为表达音乐的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的旋律、节奏及其内心感受,用各种动作表现出来,用身体的运动来感受音乐。这种特殊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好。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学要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作为中心地位。中学音乐学习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现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开发出学生的创作潜力[1]。

一、利用体态律动,帮助学生体会音乐

运用体态律动,帮助学生体会音乐律动和舞蹈动作相融合,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音乐和舞蹈都是美的表现方式,但其展示手法和形式有极大差异。其中,舞蹈借助肢体动作呈现美感,而音乐则是通过不同音调的声音配合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或忧伤,或欢快。这两种表现形式都能给人们以美的体验。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将两者有效搭配,渲染出更加浓厚且具体的艺术气氛,则能充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投入到音乐律动等方面的学习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比如,教学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采茶舞曲》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舞曲音频,向学生介绍采茶舞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体会音乐中蕴涵的情感;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再次播放歌曲,边听边看采茶姑娘们优美的舞姿,以及采茶时的情景,帮助学生感受采茶姑娘的辛勤劳动,以及她们愉悦的心情;接着,教师可教学生一些采茶的相关动作,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边唱边做采茶的动作,用身体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示范的动作,不可以传授难度较大的动作,以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困扰。只有在音乐和舞蹈有效融合的背景下学生才可以更加准确地感知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深刻了解和掌握音乐的魅力。

二、培养音乐节奏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节奏训练活动中,节奏、音符有一定的律动规律,但在教学中单一讲解乐理知识,会使学生出现厌倦、枯燥的情绪,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其实节奏来源于生活,教师需要学会去生活中寻找节奏,夏天的蝉鸣、小鸟的叫声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聆听动物的叫声,感受更加自然和生动的音乐节奏,在初中生对节奏有了大概的认识以后,就按动物的叫声用手拍出节奏,同时让学生试着用一种节奏朗读诗歌或讲话,学生会觉得新奇,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节奏的意义,提高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学习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溜冰圆舞曲》时,教师可播放明朗轻快的歌曲烘托教学氛围,使学生渐进式地感受音乐的流畅优美。播放音乐时,要求学生结合乐谱欣赏曲目。然后提出教学问题:什么是圆舞曲?这种华尔兹的圆舞曲是几几拍?重拍在哪一拍上?弹奏第一小节,说说第一小节的情感?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个人观点,板书讲节奏。接下来教师弹奏曲目,引导学生唱一二小节并加入合拍动作。此外,教师通过渗透乐理知识、示范动作引导学生在发声、唱歌、视唱练习中把握要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激情,高度融入课堂教学,了解怎样科学发声,感悟音乐的韵律美。

三、营造音乐氛围,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对比现有的各种艺术,音乐是创造意境的最佳方式之一,能准确且快速地把个人思想情感传递出来,甚至具备超越语言文字的功能。但这也要求人们在音乐鉴赏环节对音乐曲目的深层次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才可以读懂其内涵和韵味。不同时代背景及地区会形成风格独特、迥异的作品,表达出不同的意境及主题。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生活认知,在此阶段,音乐教师必须重视对其审美水平的培养和提高。要求学生注重课程练习,积极鼓励学生学习感悟,提高学生个人音乐素养。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音乐欣赏的理想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比如,在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课堂导入环节,展示青海地图与青海景色的图片。在地图中标注出青海的方位,通过地图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地理方位概念,使其了解西北地区环境、哈萨克民族等,了解这首曲目的创作背景,为后续歌曲情感学习打下基础。正式进行歌曲学唱环节:首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分析歌曲中描写的内容,朗读歌词,体会歌曲抒发的情感。接着,欣赏全曲,边听边思考歌曲节拍、速度、力度是怎样表现的。可以自己跟着音乐打拍子,用身体感知乐曲。然后教师范唱歌曲,带领学生学唱歌曲第一段,指导学生认识歌谱,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曲调中的变音记号,讲解这个变音记号是“升记号”,所标示的音符将升高半音演唱,讲解一些乐理知识;最后,弹琴学唱旋律,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咬字方式和发音技巧。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这一教学手段,不仅符合音乐课程的教学目的,还十分适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体态律动是一种十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听觉及动觉结合运用,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科学运用,可使音乐课堂焕发生机,告别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时代,全面优化和改善落后的传统音乐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好,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素养。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节奏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浩然听笔走龙蛇,气格疏朗体态健——浅论“海上四大家”蒲华的书法
体态评估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性研究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轻快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