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高中学生语文应用意识的方法

2020-01-10 10:25胡志明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学生会高中学生高中语文

胡志明

(重庆市巫山中学 重庆 404700)

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学生的心里其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们知道语文学科是“当之无愧”的主科,另一方面他们却并不知道语文学科为什么是“主科”。在这种矛盾心理的影响下,学生并没有学习语文的方向和动力。基于此,笔者建议,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我们要帮助学生生成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施力方向,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能动性,促使学生生成人文素养、语言素养、信息素养。那么,如何才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笔者建议从三点入手,一是让学生明了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生成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二是可以让学生生成成熟的思想、情感,进而能让学生在“人生百态”中获得正确的定位;三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参与语言训练,在表演、演讲、辩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价值。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1]。

一、展现出“思维性”

在引领学生生成应用意识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发现语文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磨炼,可以帮助他们生成辨析、思考、理解的能力。学好语文知识,就可以对问题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与解读。基于此,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推敲课文的语句,启发他们把握作者的思路,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各种材料、各层意思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他们接触到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承载着情感、思想,都包含着浓浓的人文色彩,此时学生必然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如我在教学中,以诗歌为创作蓝本,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现代白话文的创作,从而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以提升。而学生只有对诗歌内容、表达情感有了了解,才能借助自身的想象进行作文创作,为此,我以“用第三人称将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进行训练。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主要借助精炼的语言展示了琵琶女的不幸生活,由于该诗歌篇幅较小,故未能就琵琶女的生活细节进行铺展,这也就为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原文的思想内涵有准确的把握,对每个角色的生活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然后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重组,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改写过程中不是简单复述,而是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此时的他们不仅是在“用语言”,更多的是在“用心”。此时学生会发现,只有“用语言”才能展现出自己的“内心”[2]。

二、不断投入“情感”

语文学习过程中,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情感”。在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时,我们要注意让学生明了,学好语文知识才能把握住“情感信息”,才能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换位思考,生成语言交际能力,与他人进行积极交流。基于此,在引领学生生成语文应用意识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帮助学生解读语文知识和情感之间的联系。如,教学鲁迅作品《祝福》时,小说中有一些笔墨描写了鲁四老爷家中那间破破烂烂的房子、那平淡的年年如此的祝福这一类社会环境。这些环境描写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社会图景是那个时代的反映,对后面的小说情节有什么影响?这里的环境描写与主人公的遭遇存在什么关系?……思考祥林嫂的悲剧发生的原因,有效剖析祥林嫂悲剧发生的原因,多元解读其人物命运,同时揭露悲剧造成的旧社会下的吃人的社会本质。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刻意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给他们组织语言的时间,使学生想要“直抒胸臆”,此时学生会发现,只有语言可以帮助他们“释怀”。因为有太多的话想要说,学生必然会想要学好语言[3]。

三、能够参与“辩论”

语言的应用价值在这一方面也有极深的体现。高中学生意气风发、活力十足,他们想要获得群体认同,更想“指点江山”。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必然要学好语文知识。所以,在引领学生感悟语文的应用价值时,笔者会为学生创设“演讲”“辩论”的平台,为学生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课题精心选材,确立自己的论点,不断打磨论据支持自己的论点。在课堂中,感受到对方“犀利的语言”带来的冲击,感受到自己有礼有节阐述观点而获得的支持。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时,学生会思考如何才能在细枝末节间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进行积极沟通,为自己获取更多的支持。此时学生会发现,语言其实是一把“好剑”,他们希望拥有握住“剑柄”的手。在这种感悟中,学生必然会生成语言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落实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先拥有应用能力与应用意识,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学习语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规划,明了自己的“施力方向”,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语文时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主体价值。

猜你喜欢
学生会高中学生高中语文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