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2020-01-10 10:25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戏曲新课标诗歌

龚 娟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初级中学 重庆 404703)

小学生们缺少自我意识,他们希望在教师的引领下,也不得不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学习任务。而在初中学段,学生正在生成更成熟的认知,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所以,他们会松开教师的手,和教师、家长进行辩论,他们会和自己的同学“站在一起”。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不断改变。再有,近期的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教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为了落实“停课不停学”目标,教师必须成为逆行者。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呢?如何才能让初中学生成为智能化的学习者呢?如何评价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呢?笔者认为,需要我们遵循新课标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点点滴滴的转变,需要让学生在自学、助学的过程中生成学习的能力。本文中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采取一些迂回战术

在落实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现出语文学科的教育优势,新课改的主题之一就在于此。再有,我们面对的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感知能力更强,他们需要在我们的引领下见到“生活”“情感”。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我们在点点滴滴的创新与改变的过程中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如我在教学《海燕》一文时,在一个班采用音乐朗读导入法,效果明显比在另一个班直奔主题要好得多。在有了这一次的体验之后,我在后期的教学活动关注学习背景的创设,研读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爱好出发进行了筛选与编组。并将这些感知不断地记录下来,在后期的教学活动中将其转变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如学习《寻觅春天的足迹》时,组织学生进行唱春、画春、说春、写春(可自己写一些小诗或收集写春的古诗词)等环节,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激起求知欲望、师生在和谐气氛下完成教学任务。虽然还是写作,但此时学生参与的写作是在有了生活体验之后才完成的写作,学生还是写春天,但却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异常传神的春天。此时学生还是在完成学习任务,但却是拥有自主选择权之后完成学习任务。我没有直接“灌输”,而是让学生不断融入美的语文情境,不断展现出自己的个体价值,借助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生成自己的成果,虽然我应用了迂回战术,学生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期间学生的收获会远远大于他们的付出[1]。

二、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

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往往是“教师为主”,而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动手、动脑,甚至是动口的都是教师。在解读新课标的过程中,在落实“停课不停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对此进行转变,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让他们在积极的行动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动心,此时的初中学生会生成极强的归属感。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考虑到这篇课文适合表演,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角色来扮演,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该童话的主题。当然,这里的表演不仅是背背台词,而是在代入其中的过程中,融入生活背景,融入文化背景,与作者对话,与其中的人物对话,融入自己的情感、思想。如教学《戏曲大舞台》时,考虑到学生对戏曲很陌生,就提前半个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分组,有戏曲知识收集组、画脸谱组、唱戏曲组、采访当地戏曲状况组。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利用一节课给学生展示成果。在成果展示课上,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戏曲知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全面展现出自己的学习能力,他们总是想要展现出自我,与其和他们“对着来”,让他们变得叛逆,不如彻底放开,给他们展现自我的空间、时间。在近期的“停课不停学”活动中,笔者应用这种方式突破了教育局限,让不受掌控的学生积极地和我们“面对面”“屏对屏”,进而生成自主学习能力[2]。

三、整合情感教育目标

笔者认为,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的“特色”“本色”,也是语文学科的魅力。在落实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情感丰富、敏感的学生群体,借助语文学科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引导也是我们落实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方法,也是我们实现“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方法。如教师在教学诗歌部分时,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阅读。上课时,为了衬托诗歌的情感、节奏,可以给诗歌配上适当的视频情境或音乐烘托气氛,让学生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从而学懂诗歌,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此时,学生因为投入了情感必然会一次次地产生情感共鸣,必然会生成更多感悟。如《红楼梦》的教学过程,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分角色饰演文中人物,通过演绎、对话,让他们走进课文,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体验情感。运用情境创设,学生不但能快速进入课文内容、情感,融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同时实现自我建设[3]。

综上所述,在落实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将新课标融入课堂教学实践,进而让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质变时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笔者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能给予教师、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能让初中学生生成学习能力与学习认知。

猜你喜欢
戏曲新课标诗歌
诗歌不除外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戏曲从哪里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诗歌岛·八面来风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