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范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20-01-10 10:25沈定旭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范画袋鼠美术

沈定旭

(重庆市渝北金港国际实验小学校 重庆 401120)

范画可以是教师在课堂上作画、示范,也可以是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准备的完整作品或半成品。在美术教学中,范画是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路,是进行有效美术作品创作的途径之一。因此,我认为出示的每一张范画、教师每一次示范都应具指导意义和辅助作用。长此以往,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作画积极性,还能增长他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造力[1]。

一、合理示范,避免学生“依葫芦画瓢”

关于是否出示范画,一直是美术界争论的问题。我认为,对于幼儿时期的学生来说,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因为这个时期幼儿的思维是发散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都与成人差异很大。如果教师盲目示范,会导致幼儿“依葫芦画瓢”,进而阻止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而过了幼儿期的学生,则需要适当出示范画,在绘画技巧和思路方面进行恰当引导,此时合适的范画会对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范画选用不当则会造成负面、消极的影响。在美术课中也存在这种类似问题,因为范画反映的是具体性与直接性,在教师出示范画后,会有学生生搬硬套教师的范画,这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师不能清醒、理性地认识这些问题,不能在向学生提供范画的同时避免这些问题,就可能在给学生带来正面引导的同时也带给学生错误的影响。所以,只有在美术教学中最大限度科学合理地运用范画,有效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才能真正发挥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慎用“范画”,科学引导

(一)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低、中段学生离不开范画教学法,高段学生则可减少甚至不运用范画教学法。因为低、中段的学生对事物及生活的认识能力不够,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和概括事物。另外,受生活经验、绘画经验、技法知识的欠缺等因素的影响,老师的范画可让他们较快地进入角色,理解和掌握绘画的材料、表现方法及设色基础知识等,积累经验,从而收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如一年级上册《我的太阳》一课,夸张地、创造性地表现太阳拟人化的样子是本课的难点,导入环节中让他们看了动画片《七个太阳》,也讲解了太阳传说的故事,欣赏了古人的太阳神鸟金箔,但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件难事,迟迟难以下手。这时给他们看一看同龄人画的或者是一些名画,受到启发后容易多了。而高年级学生却不同,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绘画经验,尽量不要给他们固定模板去复制,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他们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出创新、想象,就可以组织成一幅好的作品。因此,我认为高年级学生尽量不用范画教学法,而应尽量多地采用一些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自己创作,自由想象,让学生在不同的构图、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环境创作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其想象空间[2]。

在美术创作活动中,需要学生将感知到的事物进行筛选、整合、加工、再创造,从而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整体表象,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思考。因此,教师在出示范画之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构思时间,使学生将自己见过的场景及相关生活经验与自身头脑中的构思元素结合起来,从而为学生的创作打开更大的空间。如果一开始就出示范画,不仅会束缚思维,而且容易使他们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长此以往,便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3]。

(二)“范画”引路,启发思维

在学生创作之前,教师应准备充分的具有代表性欣赏素材,使学生能较快地把握其形式规律并为接下来的联想和想象打开思路。同时,范画只是一个“引子”,并不是模板,美术创作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避免表现形式的单一,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讲解。例如,通过分析范画的构图、色彩、创作思路等最基本的结构,为学生的创作建立一个框架,学生需要用自己的想象力填充内容,如此,作品才会个性鲜明。

(三)“肢解”范画,示范形式灵活多变

教师在进行示范教学时,可以针对教学重难点或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范画进行灵活“肢解”,巧妙地使用局部示范;把作画的主体物提供给学生作参考,交流启发后,学生进行环境、人物的增减,场景的变化,这样可以防止抄袭现象发生,反而为学生思维的启迪及重新再创造提供了条件。以这样师生互动合作的形式辅助教学,不但能渲染课堂氛围,还能将教学化繁为简,成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及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催化剂。如小学一年级下册《袋鼠妈妈的口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各种袋鼠图片,在范画中重点突出袋鼠的绘画方式,教给学生袋鼠的外形基本特点。由于袋鼠并不常见,印象不够深刻,一年级学生不能很好地诠释袋鼠的外形,而对背景的变化,则可以交给学生自己想象创作,我会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故事去创作,自然而然就会浮想出很多有趣的场景。再如,讲解《青花瓷》一课时,分别出示了青花瓷瓶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引导学生发现瓷瓶上漂亮的图案都是由各种点线面的多变组合而形成的,鼓励学生尝试在合适的部位添画,这样就能表现出千变万化的青花瓷瓶。通过游戏互动不但让学生掌握了新知识,还增加了学生美术学习到的自信心[4]。

(四)把握时机、分层出示范画

范画不仅要分层且要有启发性,不益过早出示,也要尽量避免出示过多。同时,范画呈现的时间也不宜太久,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作品,阻碍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范画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教师应合理使用范画,做到少而精,要善于将范画与启发、引导相结合,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天性,尽可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一线美术教师还必须勤于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发挥好范画的作用,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美育质量。

猜你喜欢
范画袋鼠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巧妙运用小学美术教材中的范画指导教学
袋鼠
合理运用的适时而止和适可而止
我自己可以做
袋鼠
美术课堂中范画教学浅探
用范画引领儿童走进审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