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幼儿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以“瓯窑教育”为例

2020-01-10 10:25李盛盛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小镇社区儿童

李盛盛

(浙江省永嘉县三江街道罗东幼儿园 浙江温州 325100)

一、何为社区幼儿教育?

(一)“社区教育”一词的来源

“社区教育”一词最早起源于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这一思想。此后,曼雷(F.L.Manley)和莫托(C.S.Mott)将杜威这一理念进行了大胆实验。他们进行的实验包括儿童教育、特殊教育、青年和成人教育、职业合作教育、与大学合作教育、推行社区辅导、推行学校和地方卫生机构的合作、举办社区运动会、推行社区福利等。这个实验不仅将“社区”与“教育”相挂钩,并且将学校教育与社区的功能相联系,将“社区”与“学校”连接起来,其工作内容以社区中居民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协调各方的力量,从而使社区教育得到不断完善,进而给“社区教育”注入了实际内容。作为一个概念的“社区教育”是在二战后得到广泛应用的,其虽是“社区”和“教育”的结合,却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二)对社区幼儿教育的理解

顾名思义,“社区幼儿教育”所针对的主体对象是幼儿。社区教育于学前教育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当今教育部门大力支持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前提下,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理念指导下,各县市开始致力于形成一个对学前儿童开展社区教育的网络状整体。于是,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先后加入“社区幼儿教育”这一行列。以瓯窑小镇与其所属的幼儿园合作开展的“瓯窑文化教育”为例,便是一次典型的“社区幼儿教育”。

(三)社区幼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1.社区幼儿教育的内涵

社区幼儿教育是在“社区”中对“幼儿(学前儿童)”开展的教育。社区幼儿教育必须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为依托。相比较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区幼儿教育”最大的特点便是:具有社区性。因此,基于这样的了解,幼儿园教师在开展“社区幼儿教育”的时候,应当有意识地、较为充分地利用或努力开发所在社区内外存在的各种教育资源。当然,前提是从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出发,在充分考虑幼儿兴趣点的基础上,开展“社区幼儿教育”。那么,在开展社区幼儿教育时应注意什么呢?首先,应遵循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全面性”原则。也就是说,社区幼儿教育应面向全体幼儿,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有效开展有层次性的教育。即社区幼儿教育应当是人性化的,应当能让不同水平的幼儿接触难易程度不同的教育,从而起到“学有所获”的效果,实现社会和教育的一体化[1]。

2.社区幼儿教育的要素

(1)社区

“社区幼儿教育”的开展必然要在一定的场所进行,因此,“社区”便成为了社区幼儿教育的第一个要素。

(2)幼儿(学前儿童)

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会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社区教育亦是如此。幼儿是社区幼儿教育的主要受教育者,因此,幼儿便成为了社区幼儿教育的第二个要素。

(3)社区幼儿教育的内容

既然开展了社区幼儿教育,教育内容则是必不可少的。社区幼儿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到受教育的对象,即幼儿。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二、社区幼儿教育的特征

(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社区幼儿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幼儿,而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便是游戏。因此,社区幼儿教育应当是丰富、形式多样的,易于儿童理解、接受和喜欢的。社区幼儿教育还应当考虑对不同幼儿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以“瓯窑文化教育”为例,“瓯窑小镇”在为普通幼儿园大班段的孩子组织“社区幼儿教育”时,教育内容可以是“先参观瓯窑文化馆,了解瓯窑的历史文化,然后尝试动手制作瓯窑”,而针对小班段幼儿,教育内容可以改为“听一听瓯窑的故事,看一看漂亮的瓯窑瓷器,摸一摸瓯窑的制作原材料”等较为简单的活动内容。而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幼儿,教育内容又另当别论。因此,受教育对象的不同,决定了社区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当是丰富、形式多样的[2]。

(二)教育资源多样性

社区教育的资源并不局限于专门的教育机构或各类学校。以“瓯窑小镇”为例,除了“瓯窑工作室”“瓯窑体验室”“瓯窑文化馆”等专门的教育体验机构,在“瓯窑小镇”上,还有小诊所、公园、商店等资源。此外,小镇上还住着一些民间艺人,有“烧酒师傅”“木雕师傅”“陶瓷彩绘师”“书法师”等。社区幼儿教育的组织者应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育资源整合。

(三)办学主体多元性

社区中的公园、诊所、博物馆、文化馆等都蕴含着社区教育力。因此,社区幼儿教育的办学主体具有多元性的特征。社区幼儿教育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应鼓励、号召不同的社区主体积极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各不相同的办学主体在社区幼儿教育中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

三、结束语

通过“瓯窑教育”一例,不难发现,社区幼儿教育在当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社区居民往往把儿童学前教育片面地理解为社区为儿童组织的娱乐活动,往往忽略了社区幼儿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品性以及培养认知的重要作用。幼儿园、家庭、社区都应进一步重视和努力营造社区幼儿教育的大环境,社区应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主体作用,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制定社区幼儿教育的总体规划,积极发掘各类民间组织,协调社区内的各类资源。若能引进优秀的社区幼儿教育人才,更是极好的一件事。

猜你喜欢
小镇社区儿童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社区大作战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