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探究

2020-01-10 10:25张睿娉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颐和园白鹅语文课堂

文张睿娉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学,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教师要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受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信息技术引进小学语文课堂,但很多时候教师不能明确自身的授课目标,导致学生不能抓住课堂知识重点,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局面,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在上课之前对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整理,有一个完善的讲课计划体系,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有一定的顺序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1]。

例如,在讲解到《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就可以在上课之前对本篇课文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写作背景及中心思想等,教师在了解到《宿新市徐公店》主要的讲解内容之后,就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讲课计划,比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案,通过计算机制作出有条理性的语文课程策划,同时能更高效、更准确地突出课文重点。对于这篇文章,可以对学生侧重讲解徐公店的建设以及作者写作这篇课文的目的,衬托出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按照自己制定的课程方案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讲解,从写作背景入手,然后逐层深入讲解,这样学生会更高效地掌握其中的核心内容,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慢慢喜欢上语文学科,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但实际上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状态,倘若没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进入语文课堂,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2]。

例如,讲解到《白鹅》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进信息技术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出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搜索一些关于白鹅的图片,在上课的时候展现给学生,学生看到漂亮的白鹅就会联想起自己在动物园看到的白鹅,这样便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动人的白鹅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讲解完毕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播放一小段关于白鹅的动画视频,当学生看到视频之后,更能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今后学生就会非常喜欢学习语文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语文问题情境的重要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探讨学习,使他们沉浸在这种学习氛围下,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足,对此,教师可引进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语文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例如,讲解到《颐和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他们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网络上搜索颐和园现在的外观情况,以及颐和园在古代的外貌,这样两个图片就会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学生就会陷入问题状态,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图片之后大家想一下为什么古代颐和园很漂亮,但是现在变成了‘废墟’了呢?”学生就会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普及颐和园的发展过程,从颐和园的建立以及到受到国外的抨击和毁坏,向学生渗透出进步发展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当学生对颐和园的好奇程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教师再次展开对《颐和园》这篇课文的讲解,学生便能快速抓住课文重点,解决关于颐和园的疑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现有教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继而在加强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让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生活充实且富有意义。

猜你喜欢
颐和园白鹅语文课堂
“忘恩负义”的大白鹅
大白鹅
颐和园
一只大白鹅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白鹅写生记
颐和园中的『园林博物馆』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