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感

2020-01-10 10:25文郑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音色音乐课堂

文郑 寅

音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极其重要,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音乐是多元化的,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力,学习应从娃娃抓起,“三分天注定”这句话不无道理,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天分”是一个关键因素,而有一种因素可以后天培养,那就是音感。

一、音乐运动相结合,调动积极性

要想调动一个孩子的积极性,首先要迎合他的兴趣。在小学生的群体中,大多数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都不太集中,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音乐和他们过于活跃的运动细胞相结合,在学习《木偶的步态舞》时,教师可以召集学生跟随音乐踩舞步,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乐感,活跃的课堂氛围也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使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对培养音感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的性格发生变化。通俗来讲,音感是动态的,它就像是一种舞蹈,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在于音乐是用嘴巴唱出来,而舞蹈是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小学生往往更倾向于用肢体表达情感,这个时候适时地将音乐和舞蹈相结合,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小学生普遍比较活跃,当教师能够带动学生将多余的精力巧妙地运用到音乐上时,不仅能培养孩子对音乐的认识,更能发挥学生多余的精力,培养其对音乐的爱好[1]。

二、课堂上嗓音迸发,发掘其音色

在培养学生音感的前提下,音色是极其重要的。人类世界不仅有多种语言,其音色也分为几大部分,例如清脆少女音听起来就像黄莺一样悦耳,在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在学习《嘹亮歌声》时放开嗓子,在嗓子放开的同时,一个人的音色及音感就能全然体现出来,教师可针对性地根据音色或音准将学生分为几部分,这样纠正起来也相当方便。学生因为兴趣或者音色的不同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这个时候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发掘其特色。

三、自然教学融一体,生活中实践

学习音乐要趁早,培养音感绝非易事。在我们的身边,万物皆有声,开门时的咔嚓声,雨滴掉落时的滴答声,当一个人拥有音感甚至于绝对音感时,就能够轻易分辨出这些声音,甚至可以将这些声音编写成曲。在学习《空山鸟语》时,教师可让学生详细描述音乐的速度变化,当音乐的速度发生变化时,也代表着曲子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教师可带着学生在树林或者树木繁多的地方驻足,闭上眼睛静静感受林中鸟叫,将学生带领到更加放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学习音乐要建立在享受音乐的前提下,当学生学会享受音乐时,就更能感受音乐带来的感情,对于培养音感很有帮助。在大自然中聆听万物的声音,不仅能更好地培养音感,更有可能培养出绝对音感,在大自然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心聆听,抛开杂念闭眼倾听,这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有很大的好处,而学习音乐时,集中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审美能力要提高,反复学基础

在学生学习音乐前,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基础也是相当重要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关键,会欣赏音乐、会感受音乐是培养学习音感的前提,教师遇到一首好音乐时可及时分享给学生,课上课下及时分享,可帮助学生找到喜欢的音乐类型,一首歌多听几遍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音感,多听、细听对学生是非常有好处的。此时教师也可多培养自身对音乐的审美,以便更好地给向学生分享及教授经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其次,学音乐时基础一定要打好,反复打基础,普通的音阶发音也要反复练习,对于那些天生五音不全的学生,教师更应着重培养他们的基础功底,从最简单的发音到简单的儿歌,都是可以进步的过程。在学习《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时,教师应给学生讲解其歌曲的深层含义,组织学生大合唱,带领学生演唱,可以组织学生手拉手,正好对应歌词,这种类型的歌曲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爱国和团结的精神[2]。

五、结束语

音乐学习要从小学开始学起,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对中国的音乐发展可以起到重大作用,而音乐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青少年的情操及审美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对学生也极其重要,一位好的音乐教师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并爱上音乐,音乐不仅是课堂上的讲解或者一首歌,更多的是对其中情感的深刻理解及诠释,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大影响。

猜你喜欢
音色音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音乐
谈音乐中萨克斯音色的独特魅力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