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起步教学的探索

2020-01-10 10:25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事物作文

陈 花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600)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刚迈入三年级,正处于写作的起步阶段,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都比二年级高出一个层次,写作门槛的提高,让不少学生对写作产生了畏惧心理。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要努力将课堂打造成一个集阅读和写作于一体的综合性课堂,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的策略[1]。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加强学生生活体验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在小学作文起步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写作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观察美、发现美。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时刻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另外,教师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根据学生好奇心强和强烈的探索欲等性格特点,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写作任务[2]。写作任务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注家庭生活信息,关注社区生活环境,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身边每天发生的一件小事。

从网上搜集关于某一主题的写作素材,结合学生亲身经历,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总结写作技巧。

开设微写作教学,让学生按照命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传授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准确描述出所观察的事物,教师要传授学生观察生活现象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抓住生活事物中最引人入胜方面进行描写。为此,教师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亲自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刻画事物特点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园的公园角上,引导学生观察花草树木的特点,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描写事物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全面看待事物,就观察对象进行连贯性的描述,反映出文章的主旨。另外,很多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真实性,看待问题不全面,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的存在,这就使得学生的论据不充分,很难得到读者的认同。为了训练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增强思考的深度。同时还要提醒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节,发现事物本身的特质,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不断丰富文章的内涵。

三、从生活体验中积累写作素材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亲身体验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的生活感悟,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累素材。因此,在写作初步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观察生活,还要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动起来去体验生活本身的快乐,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3]。

比如,学习2016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时候,很多学生通过阅读并不能够直接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丽,通过多媒体图片和视频的展示,也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为了增加学生的真情实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亲自感知,体会作者的感情。结束这篇文章的学习之后,紧接着就进入了习作学习——“这儿真美”为了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到公园、田间、山谷或其他地方领略大自然的风景之美,并以“这儿真美”为话题进行写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寒暑假的时候跟家长一起去旅游;带领学生参加历史博物馆或游乐园;在寒暑假和周末的时候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等,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一篇游记或记叙类的文章。最后,教师还要就学生的文章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在教师总结的过程中分析并回忆自己参与活动的过程和细节,进一步梳理自己的写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纠正和完善,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出引导和帮助,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服务。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为学生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适当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拨和评价,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观察的事物进行细节性描写,以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事物作文
美好的事物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另一种事物(组诗)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