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020-01-10 02:19余文建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问题小学数学

余文建

摘要:为了使孩子能在数学课堂中快速掌握知识,当前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习新型数学教学理念,充分培养孩子的发展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真正经历反复思考、认真总结、动手操作、不断积累经验的数学学习过程。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很好地使学生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对其一数学问题拥有更加深层次和循序渐进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好地建立对数学学科的本质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4-0140-01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高低、强弱,会影响到他们对知识发生过程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以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常采取“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同时为了节约课时时间、加快课堂教学进度,很多任课老师都会缩减甚至完全删减掉学生的自主操作和练习的时间,因此学生接受知识的来源和途径就只能是任课老师的讲解和灌输。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性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从而丧失了进行自主操作和实践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的学习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1.2 小学数学老师未能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首先,小学学生的年龄层次较低、智力发展基础有限,但是很多任课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却未能拿捏好教学难度,从而使教学难度超出了学生的可接受范围,阻碍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学校教学资源和条件有限,并不能保证所提供的学习工具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使用要求,而且任课老师又缺乏领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工具制作的意识,从而使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无法得以顺利开展。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策略

2.1 整理数学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

数学知识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小学数学是整个学习阶段的起点和开始,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就习惯数学的解题思路,利用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抓住数学问题的核心含义和价值,不断总结学习经验。一些隐藏的数学条件往往要通过多读几次题目才能发现。数学毕竟是一门以计算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要结合一些实际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22+22+22+22+22+22,遇到这种问题,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就开始计算,但这种题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巧用规律可以节省计算的时间。通过式子我们可以看到这是6个4相加,即可以把22+22+22+22+22+22转换为6×4=24,就能很快得出最终结果。

2.2 给予学生明确的操作方法指导。

科学、具体的操作方法,能帮助学生明确操作步骤,关注细节,这既可避免操作失误,也有利于操作目的的顺利达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语言提示,或正确展示操作过程。以教学《圆的面积》为例,教师在示范拼割时,必须告知学生每一步的拼割要领,若换作其他的操作步骤,可能出现拼割后拼成的长方形不成形等问题;其次,在展示示范拼割后的长方形时,教师需要继续引导学生。如,新拼成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哪些要素没有发生变化;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半径、周长,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动手操作时,才能在操作过程中带着问题思考,并对所学新知产生基本的正确的认知。再次,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操作活动。学困生由于学习热情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较弱,在操作时可能无法顺利完成。故此,教师需耐心地、甚至是手把手地辅导学困生。

2.3 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意識及能力,是进行学生思维开发的重要环节。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关注点较多,思维活跃度较高,因此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把握学生在这一阶段性学习心理及学习特点,充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关注点去进行教学学习工具的选择,并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的教学工具的操作及学习。举例来说,在进行平面几何的教学时,任课老师可以准备很多圆形、方形及三角形等不同图形的教学学习工具,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形进行观察与学习;并在学生的初步学习与观察后,引导学生利用白纸、剪刀、尺子等工具进行几何图形的自主制作,从而使学生在自主进行几何图形的制作过程之中感受几何知识的魅力。

2.4 强化课堂的教学实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通过课堂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解决数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空间观念,锻炼他们的数学逻辑和生活方面的思维能力,学会针对教学内容展开积极的思考,面对复杂的数学知识,能灵活运用数学逻辑思维对题目进行化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他们找准解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在数学教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语

总之,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熟练动手操作后不断总结提高,把动手操作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养成自己设计动手操作的方案,然后去实践,像数学加一样从易到难的解决问题。理论结合实践不断的去练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改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更加的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 杜卫卫.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42-43.

[2] 马玲花.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2018,(35).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问题小学数学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