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痢疾的诊断与防治

2020-01-11 10:20戴宏亮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疫毒下痢枳实

戴宏亮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太平工作站,744300)

犊牛(0—2月龄)痢疾是湿热毒邪郁结肠道,引起下痢赤白、腹痛不安、里急后重的病症。多发生于夏秋两季。本文主要介绍了病程初期以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犊牛痢疾的方法和体会。

1 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来势凶猛。初期下痢稀糊,有时呈白色胶冻状或粪中带血赤白相杂,尿短赤;精神萎靡,蜷腰卧地,食少或不食,排便不爽。腹痛弹肚,里急后重。口色赤红或赤紫,舌苔黄腻,牛鼻唇镜无汗甚至干裂。

2 症候分型

临床根据病因和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湿热型(伴发热)、疫毒型(伴高热)、虚寒型。

3 病因病机

3.1 湿热、疫毒内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湿热、疫毒之邪趁虚入机体,使气血凝滞,传导失职,湿热下注而引发本病。

3.2 草料、饮食所伤:采食霉败草料、饮以污浊的水或乳汁,使热毒内侵,郁结熏蒸或过食谷料,湿热内生,使气血郁阻,引发本病。

4 自拟方剂组成

白头翁 30g、黄连 15g、黄柏 15g、秦皮 15g、芍药 10g、木香 10g、槟榔 5g、大黄 10g、元明粉 10g、枳实10g。

治则:清热解毒,燥湿泻下。

服法:犊牛一次量,水煎去渣灌服。

5 方解

白头翁清热解毒,清大肠血热而专治热痢为主药;黄连、黄柏、秦皮清热燥湿为辅药;芍药、木香、槟榔敛阴行气止痛为佐药;大黄、元明粉、枳实导滞泻下为使药。本方适用于痢疾初期,治疗效果极佳。

6 临床应用

6.1 湿热型:可用原方。

6.2 疫毒型:热甚者原方加金银花、连翘10g,伤津者加葛根、玄参、麦冬各10g。

本方对虚寒型(久病)痢疾不适宜用。

7 典型病例

2016年10月17日晚,我县太平镇口某家1头2个月左右犊牛发病前来求诊,主述:10月17日下午,该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反刍减少,走路有气无力,下痢,粪便稀糊,肛门处排便不干净,腹痛弹肚等症状。根据笔者现场诊断和临床经验,初步诊断为疫毒型犊牛痢疾。方剂:白头翁30g、黄连 15g、秦皮 15g、芍药 10g、木香 10g、槟榔 5g、黄柏 15g、、大黄 10g、元明粉 10g、枳实 10g、金银花10g、连翘10g,水煎去渣灌服,连用2剂。

8 护理与预防

8.1 由于新生牛抵抗力较低,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因此,在犊牛出生后17-20d必须进行抗寄生虫药物的灌服或药物注射,已达清除肠道寄生虫的目的,防止痢疾病发生,最迟不宜超过30d进行驱虫。

8.2 在母牛产后哺乳期可投喂或注射驱虫药物,一来可以驱除母牛体内的寄生虫,强身健体,二来通过泌乳,也能预防犊牛感染寄生虫病。但犊牛最好在17-20d进行1次驱虫。

8.3 当犊牛排特恶臭性痢疾粪便时,应考虑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同时要测量犊牛的体温,判断其是否出现高烧或低烧。细菌或病毒性肠炎应配合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例如头孢噻呋钠加黄芪多糖注射液或庆大素加链霉素混合注射等,并适时定期进行驱虫。

8.4春夏季雨水较多,应搞好畜舍环境卫生,杀灭虫卵及蚊虫,达到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8.5 加强对圈舍内外的消毒和粪便污水的清理。

9 结语

9.1 经验证,该方安全可靠,治愈率高,费用低,一般灌服1—2剂痊愈。

9.2 早发现,早治疗;发病初期,该方疗效极佳,安全。

9.3 用该方加减治疗犊牛痢疾76例,全部治愈。

猜你喜欢
疫毒下痢枳实
中药枳实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张仲景运用厚朴、枳实探析*
仔猪下痢综合治疗技术
惊闻疫毒(新韵)
枳实名中医的健康秘药
识别真假枳实
从“寒湿疫毒”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两手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