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南的大学之道及对“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2020-01-11 10:35张继平
关键词:厦大双一流一流

张继平 翟 方

(1.三峡大学 田家炳教育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王亚南一生跨越清朝末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于传统科举愚化教育问题、国民党专制教育政策以及“文革”特殊时期教育工作都有诸多思考,对于大学发展更是有着许多独特的见解和主张。他在大学执教及管理生涯中,不断探索大学卓越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治校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大学之道。王亚南的大学之道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研究王亚南的大学之道,总结其办学思想与治校经验,领略其真谛与价值,对于“双一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一、强调政治固校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思想积淀深厚、政治意识浓厚的大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把政治摆在首位,把准政治方向,夯实政治根基,为大学稳步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王亚南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在大学校长的任上,积极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担当,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大学建设,形成了蕴含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办学治校思想。

(一)不断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

坚定的政治立场是社会主义大学发展的理论基础。王亚南一生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大学管理,可谓坚强的革命斗士。他不但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把马克思主义真理作为看家本领,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方法论与封建残余思想、官僚主义思想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以之指导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从人才培养来看,王亚南把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大学的根本立场。他认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具有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身体健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①,这样的人才才是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从科学研究来看,他坚持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保科学研究的正确立场和方向。他说:“如果说理论联系我们国家的建设实践,是我们进行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指示我们牢固地把握那个正确方向的指导原则。”对于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向,他接着说:“我们必须体会科学研究的这种精神,养成结合实际的研究习惯,这样,就能不断地赋予我们以研究生命和活力,并能经常使我们的研究更好地符合于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国家的建设实践。”②正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全面彻底的贯彻,王亚南在漫长的执教和大学管理生涯中虽经历过无数次磨难,却没有在自己的历史上沾染一个污点,保持页页洁白光亮③,这是一位大学校长最难能可贵之处。

(二)坚定理想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大学发展的政治灵魂。王亚南一生向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爱党、忧党、为党贯彻落实到为学和办学治校工作中,是党的好干部。王亚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

一是一心系党,追求进步。早在上大学之时,王亚南就听过董必武的讲话,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之后又受到周恩来耳提面命的谆谆教导,虽然身在大学,却心系共产党,与学校里的地下党组织往来密切;他积极支持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的学生运动,参加工作之后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对国民党的政见和办学进行猛烈抨击。他在批判国民党的办学时指出,由于国民政府的官吏贪赃枉法,旧官僚主义习气严重,因而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学培养的多数学生是新型官僚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④。王亚南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才能培养人民需要的人才。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在面对国民党的威胁时,他始终威武不屈,将斗争进行到底。

二是一生爱党,赤胆忠心。王亚南的爱党之心,一方面表现为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与热爱,另一方面表现为他对国民党的愤懑与痛恨,并把这种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共产党保持一致。他宁可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共产党工作,也不愿在舒适的条件下为国民党卖命。1940年夏,当蒋介石亲自下手令邀请王亚南为国民党工作时,王亚南毅然回绝,并自比“野马”,表明他不愿意受国民党旧法规、旧传统的羁绊,同时也表明他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决心和信心。他用生动的比喻来描述共产党取代国民党的必然规律。他说:“一个波浪在海洋里激荡,同一匹野马在原野中奔驰不是很相像吗?每滴海水按照自己的自然规律自由地活动,大海才能成为一个威力无比的整体,每个人越是自由发展,马克思的理想也就越是临近。”⑤在国民党反动势力残酷压迫的年代,王亚南敢于站在共产党的立场上为学治学,就是忠于党、热爱党的最好表现。

三是一切为党,鞠躬尽瘁。新中国成立后,王亚南虽然已是功成名就的著名学者,但他仍然为党的事业呕心沥血,一手抓大学管理,一手抓学术研究。在大学管理上,他按照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百家争鸣”的方针办大学。他坚持“百家争鸣”要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展开,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⑥,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项办学治校原则,贯穿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他领导下的大学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在学术研究上,尽管他校务繁忙,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研究,撰写和出版了大量学术论著。王亚南在办校治学中对党的赤胆忠心,得到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中共福建省委在他的骨灰安葬仪式上,称他为“不辞劳苦,勇于攀登,学识渊博的著名经济学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教育家”⑦。

(三)勇担历史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积极的使命担当是社会主义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王亚南不仅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学者,更是一个有使命担当的大学校长,他在大学管理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大学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王亚南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理论上阐释社会主义办学的优越性。王亚南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对大学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提出独到的见解,并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教育的弊病来论证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越性。他说:“资产者的教育,愈到后来,愈加有意地把一切形式上的不平等都给取消了,好像教育之门,真是为一切人民大众而开放的,但在教育制度本身,是作为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的上部派生物而产生的,教育上的不平等现象,并不存在于教育本身,而是系于教育因以存在的社会,显言之,教育上的不平等,是由经济上的不平等所规制了的。”⑧在王亚南看来,实现教育上的平等,就必须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就必须还政于“民”,就必须废除官僚等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从舆论上宣传社会主义办学的先进性。王亚南不仅是社会主义办学的研究者,更是社会主义办学的宣传者,他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学术探究、大学管理之中,让师生认同社会主义办学的先进性,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他在宣扬社会主义办学的先进性时指出,如果让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苟延残喘,那么社会的发展就会形同“死人抓住活人”⑨。他指出,社会主义办学之所以先进,是因为现代中国已然进入“一个科学的、人民的时代”,在科学的时代必须相信科学,在人民的时代必须依赖人民。他号召大学的科研工作者要珍惜机遇,报效祖国。他说:“我们科学研究工作者很幸运,因为我们处在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时刻受到激励和敦促。”为增强大学科研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他呼吁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他说,“为了不辜负这个时代,我们应该使我们的研究和党所指示的总路线、和国家提出的总任务相结合”,增加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第三,从行动上落实社会主义办学的人民性。王亚南不仅是思想上的巨人,而且是行动上的“钢铁侠”,他把社会主义办学落实到教师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着力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学。在教师管理上,他认真组织和推动教师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著作,通过教师自学、启发报告、专题报告、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教师将社会主义办学落实到劳动实践和工作岗位上,提高教师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在人才培养上,王亚南坚持大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所需人才的观点,强调人民的大学人民办,人民的大学为人民,引导学生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行。他说,“做个人民大学的大学生是光荣的、幸运的,但很不容易”,同学们要把“为劳动人民学习的观点立场带到学习生活中去”。

王亚南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方法论揭示科举制度的弊病,对封建残余思想、官僚主义思想进行深刻批判,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办学的优越性、先进性和人民性批驳国民党专制教育政策的腐朽性、落后性和反动性,对于大学提高政治意识、把牢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担当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二、倡导学术立校

学术是大学的立身之基、发展之本,大学的管理与建设必须以学术为中心,才能找到立足之地,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王亚南根据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回应“国家之兴亡,系乎学术之盛衰”的口号,倡导自由研究、加强实践研究和重视社会科学研究的风尚,主张以学术发展推动大学发展,形成了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发展观。

(一)主张学术自由与学术争鸣璧联

学术自由作为大学自治的核心理念,是大学赖以存在的根基,是学术争鸣得以产生的前提;学术争鸣作为一项学术活动的伦理原则,是学术自由的体现,是学术创新和大学得以发展的保证;学术自由和学术争鸣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王亚南从学术探索的本质特征出发,一方面强调大学要充分重视学术活动,为从事学术活动的人创造自由的学术环境,从而使教师可以“自由研究”,学生可以“自由学习”,形成学术争鸣的氛围;另一方面又强调学术争鸣对学术繁荣至关重要,提倡教师们在质疑论难中发出真理的光芒,在学术争鸣中求得共鸣和共同发现真理,提升大学的学术水平。

对于教师,王亚南倡导他们既要形成个人自由研究的习惯,又要善于在教学和学术活动中开展学术争鸣,并积极为学术争鸣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他把自由的研究空气看成学术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不是大学的特权,强调教师的学术研究不能被“科学之神”主宰,否则教师即使获得政治性的自由,也难免丧失学术性的自由。他极力倡导学术自由和平等争鸣之风,以此反击当时国民党禁锢人们思想、钳制群众言论的反动文化专制主义。他有一句名言:“从反对者获取自由,予反对者以自由”,并常引用黑格尔的“理性与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这句名言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以鼓励教师们同反动势力开展斗争。他说:“我服膺斯言,并愿在科学的研究上以斯言勉励同人。”

对于学生,王亚南鼓励青年学生要敢于争鸣、善于争鸣,要有“时代感”和“现实感”,不要对现实采取旁观的态度,同时激励学生要讲求学习自由,要继承和发扬“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的优良传统,要设法自己学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找门路,自己把勤奋钻研的结果去同现实联系,自己从现实体验中验证和充实所学。他说:“真正的大学教育,并不是要大家到学校里来,张着口,让老师像‘填鸭’般灌进一些他认为‘营养’的东西,而是要大家在就学期间,利用学校的人的、物的环境,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自己去寻觅‘食物’,自己去消化。”他深信,这样的人,在一百人中有三五个,在一千人中有三十、五十个,就容易形成一种学术争鸣之风,使自甘落后者无地容身,使得积极进取者自发上进,而这正是大学发展所需要的。

王亚南的学术自由和学术争鸣观,是民主教育思想的一个缩影,是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权的文化专制主义的代表,既是对封建官僚体制和国民党专制教育政策的有力抨击,又是对民主教育政策的积极推进,不仅为大学自治争得一块思想阵地,也使“百花齐放”的教育方针能从根本上得以落实。

(二)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各有不同的性质与任务,在人类历史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王亚南从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中国实际出发,强调大学办学要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两种科学在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促进大学内部各学科协调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使大学成为社会需要的大学。

王亚南从论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入手,指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为人类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只有研究对象之别,而无学术地位高低之分。他同时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相互依存的,二者同等重要,这有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在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同当作科学来综合考察的限内,它们同是要在社会上生根的。一部科学发达史,殆与一部社会进化史,保有平行的密切的关联。第二,在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当作两个不同范畴来分别考察的限内,凡在自然科学上有所成就或有所发现,将会给予社会科学以有利的发展的影响,而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亦直接间接大有造于自然科学。同时,自然科学方面遭遇的社会不幸,就应理解为社会科学的不幸甚至于加大社会科学的不幸。

王亚南用一种极具战略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大学的协调发展,极力倡导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学科建设之路。他说:“一个社会如果真的提倡社会科学,它就没有理由妨碍自然科学,反之,如果它真的提倡自然科学,也同样没有理由限制社会科学。”他痛陈学科建设厚此薄彼的危害,指出设若大学重自然科学而轻社会科学,不只是会导致学科结构失衡,也会导致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他说:“今天直感到文法科人才过剩,因而忽视文法科教育,等到明天发觉理工科人才也有些过剩,岂不是对全部的教育都要感到失望么?”

(三)倡导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结合

理论是实践的行动指南,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形成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是大学学术长青的关键所在。王亚南从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出发,倡导大学师生在科学研究中既要加强理论学习又要加强实践研究,要善于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中,从而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准。

王亚南首先从学术存在的逻辑出发,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主张。他指出,任何科学研究的成果,都是客观环境或现实社会要求的产物。国家的要求,社会的重视,时代的召唤,是大学存在的前提,也是时刻鼓舞学者们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工作的强大动力。他倡导科学研究的实践取向,但并不是否认科学研究的理论价值,而是主张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应用价值和指导能力。他告诉师生要做理论研究的主人而不当其奴隶,即不应死记原理原则,而应运用原理原则来解决实际问题。

王亚南积极倡导大学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研究理论、发展理论、形成理论成果,以提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能力。为了在实践中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即使在国民党特务的威胁恫吓下,他仍坚持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教学实践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他认为,教学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并不矛盾,相反,科学研究必须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才能同时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王亚南坚持把理论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的学术研究作为学术发展的基本途径,他不仅帮助、鼓励学术同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研究,而且以身示范,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了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来研究中国的社会经济,王亚南把十名助教组织起来,分别承担农业、工业、财政金融及生产和消费合作社等实际问题的调查工作,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央关于各大学加强科学研究的号召下,王亚南带领厦大师生既开展理论研究又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其中,王亚南自己的重要学术著作《中国经济原论》,即是运用《资本论》的结构体系、范畴,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

三、致力特色兴校

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的办学风格、独到的办学理念和独有的办学模式。一所大学要获得永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突出优势,办出特色。王亚南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结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特色发展的大学观,强调大学发展要认清校情,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队伍优势,形成办学兴校特色。

(一)借助地缘优势,形成开放办学特色

地缘优势是指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形成的办学优势。地缘优势直接决定着大学发展潜力,是一所大学发展兴盛的天然条件。王亚南立足特色办学,充分利用厦门大学地缘优势,积极开展与境外知名学府的交流和合作,有效利用境外高等教育资源来打造厦门大学的办学优势,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形成开放办学特色。

在开放办学特色的确立上,王亚南坚持解放思想,主张进行跨境交流与合作,从而使大学的发展形成国际视野。他说:“全世界交通的发达与文化的交流,很便利地约缩为一个大社会。”在这个大社会中,任何大学想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可能的。他在办学实践中注意到,厦门地处东南海疆,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和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韩国、美国等国交流便捷。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海岸线蜿蜒曲折,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和门户。这种天然的地缘优势使厦门成为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为厦门大学的跨境学术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王亚南正是基于厦门这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提出开放办学的理念。

在开放办学特色的打造上,王亚南依据厦门的独特地理优势,明确提出“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与华侨,为千百万华侨服务”的办学定位和重点建设优势学科的发展战略,并加强与南洋、台湾、海洋及与本区域特点有关问题的研究,打造研究特色。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王亚南曾赴香港、台湾等地讲学,并率厦门代表团到印度、缅甸等国考察,还经常派人到境外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王亚南本人亦与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等人有密切交往,学术交流频繁。1956年10月1日,厦门大学成立南洋研究所。这是全国第一个南洋研究所,其任务是加强对外联系,研究东南亚华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南洋华侨所在国的历史、地理、人种、风俗习惯等问题,促进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使厦门大学的开放办学进入了新阶段。

王亚南的开放办学思想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的21世纪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近年来,在地缘优势、亲缘优势等因素的影响下,厦门大学已成为港澳台学生回大陆深造的首选之地,已成为东盟等国来华留学生的聚集地,从而使厦门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迈进。

(二)依托资源优势,形成捐资兴校特色

资源优势是指由于独有的人力、物力或财力等资源而形成的办学优势。资源优势影响到大学发展的水平,是一所大学发展兴旺的物质基础。王亚南着眼特色兴校,积极挖掘和拓展社会办学资源,广泛吸纳爱国力量办学兴校,提升学校实力,形成捐资兴校的特色。

王亚南致力于捐资兴校的前提,在于厦门拥有众多归侨、侨眷、厦门籍侨胞及港、澳、台同胞,他们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从经济发展来看,据统计,自1899年至1933年的35年间,厦门贸易向为入超,但由1899年至1925年,每年入超常在2000万元左右,然在1926年以后,则逐渐增加,由1926年的3700万元而达到1931年的8100万元,至1932年、1933年,则都在7000万元左右。如此大量入超的抵偿,都是借助于华侨的汇款。从教育事业发展来看,这些归侨、侨眷、厦门籍侨胞及港、澳、台同胞中,不乏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的人士,为当地大学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比如,陈嘉庚就是捐赠兴校的典型代表,其“毁家兴学”的盛名遍传海内外,社会上至今仍然流传着他的一句名言:“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王亚南担任厦门大学校长后,遵循陈嘉庚“力挽海权,培育专才”誓言,积极和爱祖国、爱教育、爱故乡的人士联络,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办学兴校。一些爱国人士在王亚南的感召下,主动慷慨解囊,资助厦门大学的发展。1950年,被毛泽东称赞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应邀回国后,定居故乡集美村,继续资助厦门大学的基础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并亲自主持厦大校舍的修建工作,新建多处校舍。1954年,陈嘉庚不辞劳苦,又发动华侨资助厦大大礼堂及其他校舍的修建工作,林莺、伍远资等人纷纷加入到捐资兴校的行列中,以进一步改善厦大的工作条件。如今,厦门大学已成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厦门大学之美,既是捐资者们爱国精神的结晶,也是王亚南办学兴校理念结出的硕果。

(三)凭借师资优势,积极打造学科特色

师资优势是指因师资数量和质量而形成的办学优势。师资优势决定着大学发展的后劲,是一所大学勃兴的关键因素。王亚南聚焦特色强校,有效整合现有师资力量,充分开发师资存量,集中力量打造学科特色,铸就大学发展的品牌。

王亚南采取调整和巩固相结合的学科建设思路与方法,悉力发掘老牌学科的师资优势,凝练学科特色,以学科特色发展推动大学特色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厦门大学化学系和经济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科优势较为明显。1939年,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业竞争考试中,经济系获国立大学毕业论文竞赛项目第一名。王亚南担任校长后,提出把化学和经济学作为发展重点,打造优势学科,形成学科特色。他分别于1950年、1952年、1955年、1959年对厦门大学的院系和学科进行调整,使学科建设有明确方向,能适应社会需要,符合学校发展实际。这种定位合理的学科建设思路经过多年努力,收到显著成效。至20世纪60年代,厦大的经济学已建立起自身特色,海洋生物学重新振兴,海洋化学和整个化学学科走在全国乃至国际前列,使厦大迅速成为全国第一流的大学,被誉为“东南最高学府”。王亚南重视学科特色发展的思想,也成为其继任者们重要的办学方略,这使厦大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持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今日之厦大,已形成海洋研究、南洋研究、台湾研究等学科特色,而经济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分为理学和工学部分)、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已成为厦大学术影响深远、学科声誉鹊起的学院,学科水平位居全国一流。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化学三个一级学科获评A类学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获评B+类学科,统计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从整体上看,厦大的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和化学已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行列的底气和实力。厦大一流学科体系的形成和特色学科的发展,与王亚南当时富有远见卓识的大学发展观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在评价王亚南的贡献时指出,王亚南一生有两大显著成就,“一是翻译《资本论》和以此为武器研究中国;二是为厦门大学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亚南的特色办学之道,有利于破除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制度下等级化、固定化的办学思路的束缚,对于大学依托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师资优势打造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实现从平凡走向卓越、从无名走向一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施人才强校

人才是成就事业之本,是大学强大的第一资源。大学校长的识才、育才和用才之道,是大学校长思想格局、办学理念、教育眼界、领导魄力、管理智慧和信念目标的体现,不仅影响一所大学的实力和办学水平,而且影响一所大学的强盛和长远发展。王亚南作为一名杰出的大学校长,深刻认识到现代大学的发展必须消除传统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毒害,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他在揭示传统科举制度的僵化性、保守性的基础上,以智者的风范培育人才,以博大的胸怀任用人才,以谦卑的态度延揽人才,打造人才聚集的强磁场,为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爱才好士,育才不法常可

人才既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也是大学发展的根本。一个国家的强大,靠的是人才;一所大学的强大,同样靠人才。青年人才是大学的生力军,其成长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青年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校长的育才之道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亚南为国家强大计、为大学强大计,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成长,通过种种改革措施破除科举制度对人才成长造成的消极影响,既通过构建积极向上、和谐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为青年人才的发展搭台子、铺路子、给位子、压担子,又注重以情育人,激励、引导青年人才成长。

王亚南注重青年人才的培育策略,其育才之道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循循善诱,提高青年人才的思想认识。他经常以朋友的身份与青年教师交心谈心,用自己苦读成才的经历激励、引导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他告诉青年教师搞学术要“三忌”:切忌三心二意;切忌“单打一”;切忌当“书橱”。二是科学引导,使青年人才少走弯路。他劝诫青年教师,治学成才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特别是要讲究“四要”:要奠定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要注意积累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三是积极扶植,让青年人才得到历练。对于青年教学骨干,王亚南敢于放手委以重任。新中国成立后,王亚南在厦门大学要提拔一个新教师担任副系主任,这位教师表示自己资历尚浅,王亚南说:“你当了,不就有资历了吗?”这句半带诙谐的话,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教师理念。对于学生中的佼佼者,王亚南主张将他们作为“尖子”进行培养。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王亚南即提出办研究所,招研究生以发现、培养人才,不断为学校输送骨干力量。当时厦大经济研究所、化学研究所都招收研究生,不仅为厦大发展输送了不少一流人才,也为社会培养了不少高级专门人才。

(二)知人善任,量才不拘一格

大学之管理不外用人,而用人必先知人。中外许多杰出的大学校长,都是惜才、爱才、懂才的典范,都是识才、敬才、用才的楷模,都善于根据不同人才的才能与素质,将人才放置于适合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王亚南就是这样的大学校长。他秉持“为国用才”“人尽其才”的人才观,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从国家利益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出发,提拔、举荐了无数贤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1954年夏,极具数学天赋的陈景润从厦大数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当教师,但他口齿不清,教学效果不佳,学校拒绝让他上讲台授课,陈景润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实为辞退),一度工作和生活陷入困境。王亚南对陈景润的数学天赋早有耳闻,得知这个消息后,找到厦大党委书记陆维持商量,决定让陈景润到厦大图书馆做资料员,管理数学系图书资料阅览室。王亚南唯恐图书馆领导大材小用,浪费人才,遂特意交代,要让陈景润有充足的时间研究自己的学问,以发挥其真正的才智。陈景润果然不负厚望,于1956年发表了《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1973年,陈景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在国际数学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理论”,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陈景润能够“移动泰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王亚南的再造之恩。没有王亚南的慧眼识才和不拘一格用才,诸如陈景润之类的贤才可能都已经湮没在茫茫人海中。

(三)选贤举能,求才不遗余力

一个睿智的大学领导,一定是求贤若渴、尊贤爱才的领导。“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正是萧何的求贤爱才才有韩信军事才能的展现,帮助刘邦成就西汉霸业。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帅才更难求。一所大学要成为强校,必须汇聚一批高水平人才。王亚南把人才作为学校强大的推动力,不仅在引才上下功夫,而且在留才上花力气。他在担任院长、校长等职务期间,广纳贤士,聘请教授名流到厦门大学任教,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在引才方面,他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积极选拔学业优秀者到厦大任教,亲自到外地去和应聘教师谈话,甚至亲自登门礼聘,极力推荐和延请郭大力、洪深、林励儒、杨东莼、石兆棠、王守礼等进步教授,加强厦大讲坛上马列主义的传播工作,并有力支持全校进步学生的运动,一时间国内外专家学者欣然到厦大工作,使厦大成为当时“东南学运的民主堡垒”。在留才方面,他既用感情留人又用事业留人,一方面亲自挑选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另一方面设法留住优秀的在职教师,让真正的人才建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他上任之初,厦大虽为老校,但高水平人才仍然缺乏,他积极留用原厦大有影响力的教师,比如在生物学方面有一定造诣的汪德耀。1955年,厦大奉命停办统计、会计、财金、贸易四系,原经济学院撤销,部分教师面临重新选择的问题,王亚南为夯实学科根基,设立经济系,下设政治学、统计学、会计学、货币与信贷、贸易五个专业,稳固原有师资队伍,为日后厦大经济学学科的振兴与发展积蓄了一批人才力量。

王亚南不但重视人才,而且敢于冲破科举选才的历史局限性,摒弃封建官僚制度对人才选拔的限制,不拘一格提拔和任用有能力、有潜力的人才,对于一所大学、一个学科由弱变强都是极具战略眼光的。

五、王亚南大学之道对“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战略。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既是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助力国家崛起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大学更好履行使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王亚南倡导的政治固校之道、学术立校之道、特色兴校之道、人才强校之道与“双一流”建设的诸多战略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用政治固本塑魂

思想政治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灵魂工程。一所没有政治立场的大学,不可能屹立于大学的巅峰;一个没有政治信仰的学者,不可能站在学术的顶峰。王亚南一生忠诚于党的事业,不断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了他治学立论的政治特点及认识论、方法论的鲜明特色,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机滋养。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载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抓手,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办学的政治方向,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到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各个方面,把提高质量贯穿于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一流党建、一流思想政治教育来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确保“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以学术安身立命

提高学术水平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动力。一所大学要生存立足,离不开学术的支撑;一所大学要成为一流,更需要一流的学术来支持。王亚南明确把学术研究作为大学的核心工作,坚持把学术发展作为办学立校的基本导向,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从王亚南的学术立校之道中汲取力量,“双一流”建设必须以学术为中心,全面深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学术管理体制和学术评价机制,营造良好学术环境,促进大学从行政本位向学术本位转变,充分激发高校师生进行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推动基础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又推进实践应用研究高水平发展,既促进自然科学欣欣向荣又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昌盛,全面提高大学学术水平,从而形成一流学术人才辈出、一流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的局面,筑牢“双一流”建设的根基。

(三)调整学科建设思路,凭特色争奇斗艳

坚持特色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形成办学特色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大学问津一流的根本出路。一所大学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扬长避短,彰显优势,办出特色。王亚南把发挥学校优势、办出特色作为大学兴旺发达的根本,是“双一流”建设的思想引擎。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以特色发展为主旋律,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开放办学为突破口,积极主动融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进程,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扩大影响,体现办学优势,凝练办学特色,特别是要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标准,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重要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构建特色鲜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

4.血矛线虫病。依据病牛下颌间隙水肿,顽固性下痢,高度贫血等典型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对严重感染的病牛或死亡病牛进行剖检,在真胃内可见大量虫体,偶也见于小肠内,即可确诊。采集新鲜粪便,用饱和盐水浮集法,直接涂片镜检,在显微镜下见到大小为75~90μm×40~50μm的椭圆形虫卵,即可确诊为血矛线虫病。

(四)建设人力资源高地,靠人才大展宏图

人才队伍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所在。一所大学要在高等教育之林中一展雄姿,必须做强、做大、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王亚南坚持把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作为强校兴校的发展战略,对于“双一流”建设提供了重要启迪。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大学必须牢牢占领人力资源建设这个制高点,以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为核心,从整体上提升人才队伍的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创造能力和师德师风,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专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必须以人才梯队建设为纽带,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注意力聚焦到“栽好梧桐树、搭好黄金台”上来,不断激发人才的潜力和活力,通过调整人才队伍结构,为中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使大学有可持续发展后劲,为大学冲击一流提供质优量足的人力资源。

注释

②王亚南:《和同志们谈谈几点比较原则性的科学研究经验》,《新厦大》1956年第120期。

③周元良、胡培兆:《王亚南传略》,《晋阳学刊》1980年第3期。

⑤杨海文:《王亚南与“野马轩”》,《现代哲学》2012年第2期。

⑨陈克俭、甘民重:《王亚南经济思想研究(中)》,《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厦大双一流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执此长情
“厦大”印象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厦大·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