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应用与临床护理

2020-01-11 12:2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个体化粒细胞白血病

(本溪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特殊亚型,有早幼粒细胞增多和凝血功能异常等特点。而遗传学角度认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主要是十五号染色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和十七号染色体维甲酸受体α基因之间互相融合导致[1-2]。目前临床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以化疗和全反式维甲酸为主,但在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并做好相关护理。本研究采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分析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应用与临床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护理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47.11±5.71)岁。个体化护理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47.46±5.77)岁。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数据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治疗期间及时补充血小板和新鲜血液,并给予适量肝素抗凝治疗。两组均给予三氧化二砷治疗,每天给予10 mg的三氧化二砷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作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周,治疗3个疗程。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组进行个体化护理。①心理护理。做好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的原因、目前临床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并说明药物三氧化二砷的作用以及其毒性,说明如果要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需要积极配合治疗,获得合理得当的护理,并说明三氧化二砷的毒性作用和疾病程度、患者年龄、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消除患者对三氧化二砷毒性的过度恐惧。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相关护理,给予鼓励、安慰、介绍成功案例,促使患者获得治疗信心[3-4]。②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在三氧化二砷使用过程,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部分患者出现皮肤干燥和胃腹胀满,还可出现下肢水肿,肝功能损害,需要积极给予对症处理。③加强监测。因三氧化二砷属于原浆毒物药,敏感的患者20 mg的剂量可致死,因此在三氧化二砷治疗过程,需要对三氧化二砷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积极预防意外的发生。可观察指甲有无出现1~2 mm宽的白色模纹,若有则是砷吸收标志,需要尽早发现和预防砷中毒。④做好血管保护。建立良好静脉通路,合理使用静脉,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的血管,避免药液外渗。每天晚上给予热敷穿刺部位15~20 min避免血管硬化,必要时可采取PICC深静脉置管或者静脉留置针,确保顺利输入药物[5-6]。

1.3 观察指标:分析比较两组满意度;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SPSS24.0软件处理相关的数据,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个体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χ2=8.103,P<0.05。

2.2 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个体化护理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t分别是6.103和5.0234,P<0.05。其中,护理之前,常规护理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分别是(65.61±2.56)分、(64.69±2.12)分和(67.69±2.02)分。护理之后常规护理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分别是(41.01±2.01)分、(41.69±1.04)分和(79.61±2.56)分。护理之前,个体化护理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分别是(65.21±2.78)分、(64.23±2.16)分和(67.21±2.45)分。护理之后个体化护理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分别是(21.02±2.05)分、(22.24±1.04)分和(90.61±2.76)分。

2.3 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个体化护理组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个体化护理组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分别是(25.56±3.21)d和(30.14±3.21)d。常规护理组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分别是(30.87±3.91)d和(35.78±3.55)d,t分别是5.745、6.213,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个体化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χ2=7.134,P<0.05,个体化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共有6例,总发生率20.00%,其中,有2例心电图改变,2例恶心呕吐以及2例肝肾功能损害。常规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共有12例,总发生率40.00%,其中,有4例心电图改变,4例恶心呕吐以及4例肝肾功能损害。

3 讨 论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效果确切,但是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在护理中尚且缺乏一定的经验[7-8]。因此在使用三氧化二砷之前,需要先对三氧化二砷的用法用量和原理进行仔细阅读,并请教药师进行用药的指导,正确对三氧化二砷的不良反应以及其特点进行认识,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三氧化二砷使用的合理护理计划,并对患者三氧化二砷治疗过程的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倾听患者主诉,及时处理三氧化二砷应用带来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过程顺利完成。三氧化二砷虽然有较强的毒性,但只要使用得当,护理得当,可最大限度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9-12]。

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组进行个体化护理。结果显示,个体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χ2=8.103,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 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个体化护理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 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个体化护理组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个体化护理组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分别是(25.56±3.21)d和(30.14±3.21)d。常规护理组白细胞峰值水平、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分别是(30.87±3.91)d和(35.78±3.55)d,t分别是5.745、6.213,P<0.05。个体化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常规护理组40%,χ2=7.134,P<0.05。

综上所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行个体化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且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更短,白细胞峰值更低,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个体化粒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