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坑塘整治思路探讨

2020-01-11 18:43尉晓松
河北水利 2020年5期
关键词:坑塘蓄水灌溉

□尉晓松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截止2019 年末,河北省农村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2.38%,广大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农村坑塘可在除涝抗旱、蓄水养殖、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村坑塘整治,是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也是河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河北省农村坑塘现状

根据2012 年“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河北省农村各类坑塘共约18 万处(含塘坝、窖池),主要分布在石家庄、邯郸、邢台、沧州、保定等市。在山区农村,坑塘在防洪、抗旱、蓄水灌溉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的实施,坑塘在蓄水灌溉、压采地下水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河北省农村坑塘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人类生产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河北省农村坑塘大多处于干涸状态,坑内杂草丛生,变成农村的垃圾倾倒地和堆积池,逐渐淤积填埋,是农村环境的薄弱环节,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农村坑塘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2.1 坑塘淤积,不利蓄水

山区坑塘由于汛期洪水携带泥沙造成淤积,深度变浅,容积逐年减小,汛期难以拦蓄洪水,也不利于蓄水灌溉,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

2.2 杂草丛生,逐渐废弃

河北省多数农村坑塘常年干涸,仅在雨季有雨水汇入,难以维持水面,更难以实现蓄水灌溉,坑塘内杂草丛生,逐渐废弃。

2.3 倾倒垃圾,污染严重

受村民垃圾倾倒习惯的影响,加上垃圾收集设施和制度尚不完善,部分村民把垃圾就近倾倒在村庄周围的坑塘,造成坑内旱季气味难闻、雨季杂物漂浮,生态环境恶劣。

2.4 填埋平毁,房屋挤占

随着农村建筑用地需求增加,坑塘被挤占平毁,用于修建房屋的现象较为普遍。

3.河北省农村坑塘整治思路

根据河北农村坑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农村坑塘整治思路是将防洪除涝、蓄水灌溉、生态环境统筹兼顾,互融互补,重点解决防 洪蓄水能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严峻等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调蓄与生态景观相结合,建成布局合理、生态良好、丰枯调剂、蓄排结合等多功能融合的现代农村水网体系。

3.1 农村坑塘整治策略

坑塘整治应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生态治理、安全适用、突出功能、兼顾优美的原则要求。在摸清坑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类梳理出村内、村外、街旁、路边干坑或水塘、季节性蓄水坑塘等,确立“水畅、岸绿、景美、生态”的总体思路。综合考虑坑塘清淤扩容、疏通村内道渠、连通村外沟渠,防治污染、植树绿化、改善环境、发展经济等因素,拟定整治方案,多措并举,梯次推进,重点突破,综合整治,把废旧坑塘打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2 农村坑塘整治方案

坑塘改造应维持自然面貌,因地制宜,有条件的进行加固改造,绿化美化,植藕养鱼,发展休闲垂钓等。

一是建设自然生态坑塘,使之发挥拦洪蓄洪的功能。山区坑塘应以拦蓄洪水为首要目标,保障居民防洪安全。另外,通过对雨水进行收集存储,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保障农业灌溉需求,同时有效补给地下水,逐步改善地下水超采局面。

二是打造成景观园林坑塘。针对村内或村边坑塘,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景观园林区域,邻坑塘建设文化广场,为村民打造一个休闲、垂钓、观景、锻炼、养生的可去之处、欢聚之地,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发展湿地,开展多种经营。对于大面积坑塘,可适当建设湿地工程,用于促进农村农家乐、采摘、捕捞等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实施特色莲藕、茭白+泥鳅套养、养殖生态有机蛋鸭、鱼虾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3 坑塘整治内容

坑塘整治内容主要包括垃圾清理、开挖疏浚、岸坡整治、坑塘绿化等。旱坑重在清理和绿化,水坑还要改善水质、开发利用。岸坡整治以柔性护坡为主,以硬质护坡为辅,首选植物护坡。坑塘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猜你喜欢
坑塘蓄水灌溉
楼庄子水库初期蓄水原则及蓄水方案选择
现浇大直径基坑支护能量蓄水管桩技术研发
整治废旧坑塘建设美丽乡村
农村坑塘沟渠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近五十年来大理海西流域坑塘系统发展演变及分布特征研究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菏泽市农村坑塘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