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创作杂谈

2020-01-14 10:15张帅
美术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用笔花鸟画中国画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绘画体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中国画绘画体系。按照传统的方法对中国画进行分类,会在整体上将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别(从细致里分每个科别又都有小的分类)。纵观整个中国画发展的历史,花鸟画可以说是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成熟,发展最长,耗时最多的画种之一。但花鸟画所包含的创作题材却不仅仅局限于花与鸟,其主题范围之广且众,奠定了其在中国画中的重要地位,更成为历代画家竞相表达的绘画门类。

研究中国花鸟画史可以知道,一般说来中国花鸟画发展到晚唐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面貌,随后经宋元更加趋于丰富和繁盛,并逐渐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绘画艺术门类。明清之际,花鸟画变法显著,表現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逐渐完备了花鸟画的多样艺术风格与精神境界。在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众多知名的花鸟画家,他们的艺术造诣在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正是这些名家的存在才形成了中国花鸟画灿烂的历史,群星璀璨,竞相生辉。例如隋唐的薛稷、韩干等,五代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宋代的赵昌、崔白、李迪等,明朝的青藤、白阳等,清代的八大山人、南田、扬州八怪等,民国的海派等,这里提到的也只不过是每个时代的代表,他们每一位都是在画史上耳熟能详的名家。每一朝的花鸟画都是一座艺术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都需要我们用理性的姿态不断地研究,深入地挖掘。

从表现技法来看可以将花鸟画分为工笔、没骨、写意三种形态语言,从表面上看皆源自于用笔之法异,实际也只是形式语言的不同,从最直观的用笔上加以区分。从整个花鸟画的审美趣味上讲,中国花鸟画无论其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工笔的还是写意的,其所承载的精神实质都是写意的,写精神意气,写其风骨,追求的都是一种意境,承载的是一种精神力量。中国画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工笔与写意之分,其艺术的实质就是达意,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工与写的区别,所以理解中国画的首要前提要把握其精神实质,而非浮于表面的技法语言。由里而外地剖析才能真正意义上学习到中国画的真谛。

对于中国花鸟画而言,研习者应不断地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而非盲目求新,更非将中国画过度地修饰以达到所谓的装饰画的效果。花鸟画发展到今天已经呈现出多元并存,多貌共荣的局面,整个花鸟画可以说是风格多种多样,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正是当今时代的包容性和一体化的发展,为中国花鸟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发展大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等一系列重要的因素,都为研究花鸟画提供了便利。我们可以通过印刷作品清晰地看到古代珍贵的花鸟画作品;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举办的古代花鸟画艺术作品展更是学习的宝贵机会,相比生活在古代的画家,我们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

中国画讲究“骨法用笔”,在笔者看来就是将富有活力的元素通过用笔表现出来。无论是双勾笔法,亦或是单勾、没骨、写意等笔法,都是通过毛笔在表达生命的体征。例如在中国花鸟画中植物花卉的表现上,线条的穿插是关键所在,利用中国画中特有的线来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势,所有的草木都表现出一种向上生长的生命体征,师造化,师自然。从历代的花鸟画作品中都可以看出,通过线条所描绘的物象更能传达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一点在北宋崔白的《双喜图》中石坡上的杂草、秀竹的飞动使我们很直观地就能感受到自然的风云变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才是自然最本真的美。对于自然的赞颂,对于生命之美的表达才是花鸟画最本真的存在。历朝历代对于花鸟画的表现技法不同,但都是在追求对于生命的表达,传达的更是对生命中所蕴含的精神的赞颂。

翎毛走兽是近段时间以来笔者主要的描绘对象,通过对自然生灵的描绘来表达对于生命的尊重。画翎毛走兽意在表现出他们的活灵活现,画出其生命感。在当今众多的花鸟画作品中所绘制的动物形象如同标本,缺乏生命力,禽鸟非动态的鸟,实则是对花鸟画的理解有所偏差。纵观历代之花鸟画作品,不凡经典之作,也并非所有古画均为佳作,故吾辈当择其优者而继之,习之。养过鸟的人都可以观察到,鸟的腹部并非是有些画家笔下的一条轮廓线所能概括出来的,它是一种蓬松的绒毛状,一种绒毛的质感,体现出鸟的轻盈之态。腹羽、飞羽、尾羽更是不同的质地,所以在用笔上就应该加以区分,而非自始至终都用同一种笔墨表现物象,也就是要有节奏感,有轻重缓急,实则是书法用笔之道。充分地把握节奏方能使画面有动律,才能体现生命的动态美。同理,表现其他的动植物时也应反复观察,用生命之笔表现自然奥妙,将自然之境跃然纸上。

故笔者在研习花鸟画过程中始终以此为基准,规避强烈的当代装饰性,以求花鸟画的自然情趣,探求艺术本真的精神价值,以求真正地理解何为借物抒情、借物喻人的美学观点。温故知新,辨别良莠,清楚地认识传统绘画,于今后艺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张帅

别署率迟、师一,山东淄博人。201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读美术学博士学位,师从刘万鸣先生。

猜你喜欢
用笔花鸟画中国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工笔花鸟画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包饺子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书画名人汇
智力大闯关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