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编排特点 凸显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价值

2020-01-14 13:37郭巧珍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价值统编教材

郭巧珍

摘要:统编版教材的全面投入使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新教材、使用新教材的热潮。有别于之前人教版的编排,统编版教材中增加了很多以表格、图片、示意图、徽章等形式呈现的非连续性文本。本文从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入手,就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些文本,教会学生从多元的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重组信息,进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统编教材 非连续性文本 教学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东西。”一直以来,连续性文本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霸主”,非连续性文本在教材中出现的机会寥寥无几,一线教师更是对其缺乏重视,教学中往往一带而过。统编版教材显然关注到了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编排中通过各种形式设置了图表、故事、图片、平面示意图等多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编排的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挖掘出其中蕴含的丰富教学价值,凸显非连续性文本在统编版教材中的促进作用,成为摆在一线教学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概念来源于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阅读素养测试,是一种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完全不同的阅读材料。它区别于以句子和段落为主的连续性文本,通常是由一系列列表组成,有些是单独、简单的列表,但大部分是由众多简单列表组合而成。这种形式的文本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作为文本的一种类型,非连续性文本虽然也具备日常所学其他普通文本的基本特点,但在语言和结构组合方面又有别于其他文本形式,尤其在提供有价值信息方面,非连续性文本具有其独到的优势,要求阅读者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判断,能迅速捕捉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二、巧用教材资源,彰显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价值

(一)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

统编版教材不仅和以往教材一样选编了很多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同时还围绕所选内容设置了表格、图片等形式多样化的资源形式。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关注到教材中存在的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找到非连续性文本与教学内容之間的联系,洞察编者在此处设置非连续性文本的作用,开掘出其中的真实用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可以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文章是以前在人教版教材中就存在的经典文章《观潮》。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该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形象,很适合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通过文字来感受自然之美、之壮。可在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品析后,很多学生对汹涌澎湃的钱塘江大潮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产生了兴趣,提出了为什么只有钱塘江大潮有如此壮观景象的疑问。这样的困惑证明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信息产生了兴趣,抓住这个契机,我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课文后面所附“资料袋”当中的内容,让他们借助材料中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图文对照着来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科学原因。借助这部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学生用文字来理解内容,用图片来印证思维,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又让语文课堂走出了单纯围绕品析词语打转的窠臼。

(二)利用非连续性文本,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参照

统编版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不仅可以集中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对应的课文,同时还为学生的具体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参照。比如统编版教材四上《爬山虎的脚》一文后就以“资料袋”的形式提供了观察日记的两种基本样式——以图像和文字相搭配的形式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具体变化及观察所得,以表格的形式记录观察对象在一段时间内各个方面的具体变化。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我们不难看出,编者安排这两篇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爬山虎的脚》后,以课文为具体范例,以两则非连续性文本提供的方法作为支撑,有的放矢地完成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作者连续性的观察,并在观察之后,能够运用所积累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撰写出日记。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深入挖掘这两则看似与文章内容无关紧要的非连续性文本,让其在下一阶段教学目标实现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切实提高学生生活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很好体现。作为紧密贴合生活实际的非连续性文本,它的直接指向就是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牢牢抓住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最主要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想勾连,进而提炼出一定的方法,反哺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识字加油站 ——看课程表 ”一部分内容就旨在通过阅读班级课程表引导学生关注座位表、值日表等其他生活中和学校里常见的表格,渗透主动阅读表格的意识,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潜在能力同时提高生活能力。又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火车票”,让学生从票据上认识汉字,在认字的同时学会读取火车票的信息,主动关注生活中的飞机票、船票、游乐园入场券等等的票据信息。这样的材料在提高学生识字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观察票据信息的习惯,为之后的学习铺路,为学生真实的生活提供指导。

(四)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检验学生“应世”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绝不仅仅局限于“应试之用”,我们应当强调将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无用之用”,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整合信息,综合运用各种策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从而丰富生活经验,提升思维能力。统编版六上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故宫博物院》就可以用来实际检验一下学生的“应世”能力。根据课文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选一处景点进行具体介绍,教师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材料和自己在故宫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获得的信息来设计路线和介绍景点。路线图设计完成后,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路线图解说,之后可以让学生将设计理念和家里人进行沟通,根据当前故宫开放情况、游览者具体情况等方面对自己的路线图进行修改完善。因为地域的便利,我还倡导有时间、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路线图亲自去故宫检验一番,以便让自己设计的路线图更加优化。这样的教学,不仅突出了非连续性文本的实用价值和意义,同时检验了学生实际的生活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应世”信心。

三、结语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统编版教材中重要的编排形式和内容,非连续性文本自身储备了众多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弥补基础语文教育长期以来重测试,轻能力,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弊端,直接提高学生应对未来实际生活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准确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巧用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各尽其才,彰显它们各自独特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实际技能的全面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2012郭丽红.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04).

[3]林其雨.非连续性文本价值归正及教学策略 [J]. 语文建设,2015(4).

[4]李奕霖.从PISA测试窥探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价值[J].北方文学2016(04).

注:本论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生活的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DDB172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作者为本课题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

猜你喜欢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价值统编教材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