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永不掉线

2020-01-14 13:37孙亚楠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线下教学内容生活

孙亚楠

2020新年伊始,本该热闹非凡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按下了暂停键,一场没有的硝烟的战“疫”悄然打响。在这个史无前例的超长寒假里,我们经历了焦虑与恐慌,等待与坚守,同时也见证了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战“疫”的伟大时刻。虽然我们不能亲临抗疫一线,但我们也在努力坚守自己的阵地,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云端课堂和学生相聚与交流。疫情当下,我们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传递人文关怀,因此希望学生能通过学习获得自信心,尽量避免因为“学不会”而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情绪。

从最初坐在屏幕前的手忙脚乱、紧张无序到现在的从容不迫、泰然处之,我想不管是学生还是自己,都在不断成长、不断收获、不断进步。

一、更新教育观念,当好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具有控制教学进度、决定教学内容的权利,学生只需听从老师的安排进行课堂学习,可以说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者,而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有时候甚至是教学活动的配合者,从而难以真正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学生也无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形成自己的认知。在线上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学习的方式灵活多样,学习内容也是丰富多彩,不再像以前一样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

因此,教师应该学着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尽力减少“教”的内容,把学生“学”的权利放到最大,给予学生充分自学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去理解知识、建构知识,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需要教师把课堂的重点放在教学设计、活动组织、过程监控、答疑解惑和学习评价上,从课堂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领者。

基于线下的教学经验并结合线上教学不可控的特点,我们课前布置好明确的预习任务,同时还留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发挥空间。然后精心制作了微课、微视频、PPT等教学课件,课前发送给学生,课上先自行先观看微课等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发送到班级群里,教师随时答疑或者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等学生自学结束以后,统一讲解。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教师善于改变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不仅可以得到扩大,而且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知识也能充分理解,这样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更易得到深化,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有时候,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是认为他们自己学不好,学不会。其实,学习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从一次尝试中就看到学生的变化,这需要一个改进与提升的过程,我们只有放开手,改变观念,才能看到最好的他们。

二、精心开发资源,当好教学内容的“设计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不管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我们以教材为蓝本,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在充分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开发准确、新颖、鲜活的课程资源,让我们的课程内容丰富起来。

1.注重基础,科学把握学习难度

随着网上教学的逐步开展,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个关键问题。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充分考虑学生居家学习不可控的特点,科学把握学习的难度,坚持“保底”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紧扣语文学科课程标准,避免教学资源的简单堆砌,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筛选、构建和整合。基于课程标准,我们设计了写字、阅读、经典国学背诵和写作等小专题课,力求通过专题学习,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学科的学习读写既是基础,也是关键。结合传统课堂的學习方式,线上学习期间,我们依旧每天让学生坚持练字,精选优秀、简练的书写视频教程,课前发生给学生,学生可以自己观看视频学习,也可以通过临摹字帖的方式进行练习。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开展了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主的专题阅读课,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设计读书小报等形式汇报自己的读书成果,掌握阅读方法,积累一定的阅读量,从而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和写作基础。除了读写,我们每天还坚持背诵《声律启蒙》《千家诗》等国学经典,既提高了朗读水平,又领略了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2.激活知识,注重备课的生活化

生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而且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服务生活,造福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重视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内容,实现课堂与生活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的沟通,让课堂呈现出生命状态。疫情当下,如何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关心社会、学会感恩,我们在云端课堂开展了以“关注时事、我写我心”为主题的写作课。

例如,新冠肺炎最初是因为人们食用了野生动物而引起的,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对待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当看到坚守在抗疫一线治病救人的医务工作者时,我们对白衣天使又有了新的认识,引导学生要向最美逆行者致敬;还有每天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引发我们思考我与社会的关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还有的同学聚焦“孙杨禁赛”事件,延伸到了一个民族的荣辱感,进一步认识了少年强则国强的意义。经过几周的连续写作,学生们对时事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关注的视角也慢慢发生改变,由最初的关注个人开始关注社会、国家。他们不再只是看到事件的表面现象,而是能够深入探讨事件背后的实质,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哲理。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也让我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我想,备课,不仅是备教材,我们要用教学的目光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进步,都可以进入我们备课的视野,只要处处留意,“眼中有生活,心中有生活”,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活气息,学生也能写出有温度、能入心的文字,从而成为会生活、懂生活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三、重视激励评价,当好学生进步的“催化剂”

教育是一门艺术。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不管是传统的线下课堂还是线上学习,对学生的评价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将鼓励性评价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的认可、肯定与鼓励,可以激励学生进步。

我们利用钉钉群作业提交的功能,学生完成作业后在线提交,我们即时批改,每天选出优秀作业在群里展示,并给予“这次作业完成的真棒”“老师感受到了你的用心”等激励性评价语,或者附上一些表示肯定与鼓励的表情符号,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另一方面提醒没有交作业的学生该交作业了。学生的优秀习作,不仅在班级群里展示,而且还制作成美篇,或发表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予以展示,让大家点赞或点亮再看,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会受到同伴的赞美与肯定,从而会更加努力。现在恢复到线下教学以后,学生依旧每天坚持打卡背诵,在线提交作业等,我们不断的激励,还有小组之间的竞争已经让他们曾经看似不可能的行为,慢慢地变成了一种习惯,这不仅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坚持与积极上进的优秀品质。

著名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經说过“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举步维艰的日子或许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如今中国飞速发达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我们作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促进者,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积极适应教育方式的变革与发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努力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常态。虽然我们预知不了未来,但我们清晰的知道未来在孩子的手里。培养优秀学子,为祖国提供未来的人才,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大支持。

不管是“云端”时光还是线下课堂,我会时刻牢记自己的教育初心,怀着对教育的热忱,积极践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线下教学内容生活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ONE⁃MAN UNIVERSITY
线下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