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固基之举

2020-01-16 19:09虞静涵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成员时代政治

虞静涵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及时了解统一战线内部思想动态,把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推动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思想政治引领不仅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式,也是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固本强基之举。如何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引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新时代大统战工作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思想政治引领是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方式

思想政治引领是指党从思想政治层面引导、带领和指引广大群众,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认同其执政方式、执政理念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和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是其内在要求。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这是实现统战工作“一致性”的最根本要素。在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同时,又要充分包容差异,尊重“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从而凝聚共识,汇聚共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稳步发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聚同化异,达成共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维护稳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奋斗。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引领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内涵和重要方式,必须坚定不移抓好。

二、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全面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顶层设计,注重统战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及各领域专项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及系列政策文件,丰富了统战工作的政策供给,对统战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但是,随着组织复杂化和社会多样化的发展,统战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引领不能适应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引领必须在创新中发展。

(一)统战工作的发展规律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从革命的统一战线到爱国的统一战线再到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领导的统一战线随着时代变化和任务调整而不断发展变化。一以贯之的是,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统战工作势在必行。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用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来推动统一战线发展和统战工作创新,凝聚人心,形成广泛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使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共同团结奋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确保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来指导统战工作,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推动统战工作创新发展,才能谱写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新篇章。

(二)社会分化的新形势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统一战线的团结对象随着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充实和壮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规定了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当前,中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不断分化、新的社会群体不断涌现,思想观念更加多元,统战成员范围也随之日益扩大。以知识分子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具有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为17093万人,其中,非中共党员占比为77%。大量的党外知识分子在生活和教育背景、行业、职业等方面,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才能形成共识,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新时代统战工作不仅要巩固现有群体,还要有效吸纳新的社会群体加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所有制形式还是社会治理方式,都发生着重大调整和深刻变化。与此同时,社会结构不断分化,社会中出现了更多不同的利益群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也不断涌现。把这部分新的社会群体吸纳进统一战线范围,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作用,就需要对其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共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三)现代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互联网领域成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具有传播迅速、广泛、互动性强等特点,网络群众的思想具有多元化、活跃性强、影响力大等特征。互联网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为广大民众及统战成员提供了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更多机会。在网络领域开展统战工作,有利于党的群众工作在线上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吸纳大量“线上群众”,从而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舆论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才能团结更多社会力量,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新挑战对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目前来看,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还存在着认识不深、学习不足、落实不够等问题。

(一)认识不深

部分地方、部分单位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不足,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上级统战主题活动才是表现政绩的硬指标,对思想层面的政治引领不够重视。有些领导干部甚至对所在区域内的统战成员基本情况掌握不清,对做好统战成员思想引领的重要性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导致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和平台支撑。有些领导干部在开展统战工作时,大多将重心放在容易见成效的参政议政方面,而对统战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这一基础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浮在表面,以应付上级检查为主。与此同时,部分统战成员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人士,对自身的作用认识不深,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时还会缺席相应的政治学习活动。

(二)学习不足

马克思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2](P257)统一战线成员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学习,是巩固政治共识的重要基础。从现实来看,统一战线成员存在学习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对统战成员开展的教育培训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堂之外缺乏思想政治引领的平台和载体,学习资源相对短缺;教育培训工作者教学方式单一,多为灌输,鲜有启发,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同时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共识教育缺乏深度,导致统一战线成员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理想。同时,相关部门对统一战线成员的学习活动监督不够,导致一些基层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对政治理论学习规划不够、学习组织不力、学习效果不实。

(三)落实不够

一方面,对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落实不够平衡。“两新”组织的党外知识分子参与学习培训的名额与机会较少,针对转制和改制的企事业单位中的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做得不够。总而言之,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更多用力在党外代表人士身上,对新兴领域、新的社会群体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力度不够。

另一方面,新技术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落实不够。依托于融媒体的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思维还未形成,通过现代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想政治引领的方式方法相对缺乏,互联网在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是没有把传统的思想引领方式和新媒体融合起来,没有将互联网技术与理论教学、报刊宣传、舆论引导相结合,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二是没有把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引领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日常办公、工作交流、信息传播等层面,在思想政治引领与学习交流方面发挥的功能与作用明显不足。

四、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对策建议

引导统一战线成员理解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与中国共产党一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一)高度重视,纳入党组织目标责任

各级党组织应担负起主体责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同时,各级党组织还要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规划,从整体上协调推进政治引领、思想教育和参政议政等各方面工作。另外,各级党组织还应立足全局,完善相应的信息反馈制度,建立沟通渠道,准确把握新时代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动态,积极了解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根据情况,通过正向的激励和创新性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实现思想政治引领的目标。

(二)加强学习宣讲,营造良好氛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首要在理论武装,而理论武装的核心在于学习。一方面,要强化针对统战成员的学习宣讲,引领政治共识,形成良好的政治氛围。要引导统战成员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过课堂教学带领统战成员深入学习和体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还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让统战成员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认识和把握世情和国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凝聚政治共识。另一方面,要创新教育培训机制。统战成员特别是党外知识分子,学历水平较高,针对他们的理论教育不能强行灌输,而要构建融合沟通与交流的多元化教育机制,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到学习教育中去,让他们在学习中真正理解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此外,还要区分不同领域的统战成员,通过创新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对各个领域的统战成员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提升思想政治引领的效果。

(三)推动实践创新,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思想政治引领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针对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的要求,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应树立互联网思维,依托融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宣传教育,将线上与线下的思想政治引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政治引领的途经和方法。可以利用大众所熟知的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国家新的方针政策和党的重要会议精神解读,加大宣传教育的密度与广度;将传统的思想政治引领方式与新媒体相结合,以党的相关政治理论为内容,制作多样化的网络视频、音乐或图片等作品,吸引统战成员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深入人心,提升政治引领的吸引力;要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和广泛的特点,建立网络互动机制,加强与统战成员的联系和沟通,促进信息互通和思想交流,提升统战成员的参与感,从而更好地凝聚政治共识;要及时规范和引导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统战成员的网络行为,通过舆情引导、选树典型等多种方式,提升统战工作的网络话语权。此外,还应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范围,将更多统战成员纳入思想政治引领的范围,实行分类管理。针对国有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归国留学群体以及新媒体从业群体等不同统战成员,要分门别类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升工作效果。要在强化政治参与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提升工作效能,从而筑牢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成员时代政治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