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班级文化助推班级管理

2020-01-16 07:39陈名强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标语布置育人

陈名强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管理好了,就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那么,怎么样的班级管理才是有效的呢?要根据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實际特点开展班级文化,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德育渗透的功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应当充分发挥教室中每一面墙壁的教育功能,使有限的教室空间资源得到更充分、更恰当地利用,针对每一个班级的特色创设“硬文化”环境,学习和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中,必然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班级标语——突显育人氛围

班级标语是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班集体的文化核心,一个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标语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班级标语要突出其育人功能,这些标语可以从学生中征集(如美术、手工、作文等),由任课老师评选,然后由学生书写,装裱上墙。如,我把班级标语写为“快乐学习每一天”,这一句班级标语就是来自学生的,反映了学生的心声,也体现了他们健康的心理状态,激励着同学们每一天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二、班级布置——突显育人氛围

在传统的班级布置中,“整齐统一”是一大特色,但这样的班级布置缺乏活力和特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是班级布置的主人,因为班级就是他们共同的“家园”。因此,在班级布置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如将教室周围的墙壁贴上装饰,让墙壁“会说话”。例如,我们班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对教室进行了这样的布置:首先,他们将教室后背墙布置成了荣誉墙,每期都会在荣誉墙上贴上奖状,分别是“昨天的辉煌”、“明朝的憧憬”和“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第二,班级前面的墙壁上,居中是“净、静、竞、精、敬”五个字,左边是“同学们,辛苦了”,右边是“穿过沙漠,水源就在不远处”,这样的班级布置是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能够激励学生勇于向上的。

三、班级环境——突显育人氛围

首先,要对班级各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区域都做好外观设计、主体选择、内容布置和信息传递,都要体现出班级的理念。另外,班级布置的主题要积极向上的,让学生一进入班级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感受到学生们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另外,班级的环境最好布置得温馨和奋进,凸显学习目标,让同学们时刻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于班级的总体格局设计,最好能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设定;对于学习园地等板块,要注意内容的及时更新,最好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另外,还要注意教室环境建设,尽量做到绿化、净化和美化。

四、健全班级制度——规范言行举止

建设班级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明确班级精神,塑造班级形象,用强大的班级号召力和感染力影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另外,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制定一个集体目标,并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小组目标,之后是个人目标。其次是拟定班训。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班训,拟定班训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勉励学生,班训的特点是积极、简短,而且十分响亮,能够突出主题,具有一定的教导和劝解的意义。好的班训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再次是提出班级口号。班级口号是班级目标的浓缩,也是班级工作的基点。班级口号设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积极奋进的内在力量,好的口号就像是班级的一面旗帜,是班级的代表,展现了班级同学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情怀,当同学们大声地喊出班级口号,整个世界都被他们青春的力量所折服,焕发着无限的朝气。

五、开展班级活动——提升道德素养

在班级管理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光靠“说教”是没有用的,班主任要在班级活动中渗透德育,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利用主题班会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孩子自觉遵纪守法,或者通过对优秀书籍、报刊、图书等的开发利用及阅读指导等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借助集体活动,丰富精神生活。班级集体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有效平台。班主任要在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是优秀班级的重要内涵,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对学生的德育发生潜移默化的 “无声的润物”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不断进行探索,不断进行创新。

猜你喜欢
标语布置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这些标语也太让人苦恼了吧
标语变变变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特别号都有了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笑喷你的宣传标语
最牛标语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