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无乳链球菌乳房炎的诊断和治疗

2020-01-17 15:13唐义国贾红颖
中国乳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无乳大缸体细胞

文/唐义国 贾红颖

〔1 蚌埠市和平乳业有限公司和爱牧场;2 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上海)有限公司〕

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一大类致病菌的统称。无乳链球菌是其中一种,主要引起亚临床型乳房炎以及轻中度的临床型乳房炎。亚临床型乳房炎的比例较高,主要表现为生鲜乳品质正常,而体细胞数升高。临床型乳房炎患病牛的症状通常则比较轻微,仅表现为生鲜乳异常和乳区肿胀。无乳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挤奶机、挤奶员的手、毛巾等进行传播。无乳链球菌在环境中存留的时间比较短,但在奶牛乳腺组织中可以长期存在。感染牛是无乳链球菌的主要传染源。但值得庆幸的是,采取一定的有效手段,无乳链球菌感染比例是可以得到降低,并有望从牧场中得到清除的。

1 症状

发生无乳链球菌感染的牛群会引起大缸奶体细胞数的升高,通常超过4 0 万个/m L,偶尔超过7 0 万个/m L;尽管清洗、消毒和冷却设备运转正常,大缸奶体细胞数的平板计数偶尔也会超过100 个/mL;头胎牛则可能会出现瞎乳或泌乳功能丧失等症状。

牧场虽然会出现以上这些预警信号,但牧场临床型乳房炎可能并没有很高,有些牧场的月发病率只有2%左右,而且如果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临床病例的治愈率也会比较高,约高于70%。

2 诊断

培养大缸奶样可以确定牛群中是否存在无乳链球菌感染。如果在大缸奶中检测到无乳链球菌,可以对体细胞数高于20 万个/mL的牛只进行无菌采样和细菌培养。15%以上的样品中检测到无乳链球菌,则表明该牧场存在由无乳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亚临床型乳房炎问题。

3 治疗

无乳链球菌只存在于奶牛乳腺中,使用抗生素类产品进行乳区治疗,治愈率在85%~95%。牛群中清除无乳链球菌的牛群管理方案主要有2 个:一是“闪电疗法”,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对所有乳区治疗3 次。二是治疗无乳链球菌培养阳性的牛只,并对发生临床型乳房炎牛的4 个乳区同时治疗,从而减少其他乳区感染的风险。

不同治疗方案的区别在于损失的弃奶量和额外细菌培养的成本不同。检测个体牛的体细胞数或者培养一部分牛的奶样,可以预估牛群中的感染比例。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结束,经过合适的弃奶期后,进入大缸之前的生鲜乳务必进行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5%~15%患病牛无法治愈,因此,治疗后3 周,体细胞数比较高的牛只奶样需要再次进行培养,检测出的阳性牛只需要再次进行治疗,但需要把这些慢性感染牛只进行隔离,以预防感染其他牛只。对治疗无效的牛只可以在合适时机进行淘汰。

4 预防措施和监测

1970年美国乳房炎协会提出的乳房炎控制“5 点计划”已经被证实,对于控制由无乳链球菌引起的传染性乳房炎非常有效。“5 点计划”包括:一是挤奶后药浴;二是对全部牛只的所有乳区使用抗生素进行干奶治疗;三是对全部临床型病例使用抗生素治疗;四是挤奶设备的维护;五是淘汰慢性感染牛只。

定期培养大缸奶样,可以早期监测牛群中是否存在无乳链球菌。对新进牛奶样培养,也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预防无乳链球菌进入牛群。

通过分群将感染牛和非感染牛隔离,可以降低无乳链球菌的传播速度。在准备挤奶时,使用单独的毛巾或纸巾为单头牛擦拭也很重要,可以防止细菌在牛群之间的传播。

在传染性乳房炎控制中,对挤奶员的培训非常重要。挤奶员需要了解细菌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养成良好的挤奶习惯,预防细菌传播;使用乳胶手套可以方便挤奶员对手消毒;合适的挤奶流程、员工培训和乳头药浴可以有效减少牛群中无乳链球菌的传播。此外,也应对患病奶牛所产犊牛进行单栏饲养,并避免使用治疗牛的弃奶。C

猜你喜欢
无乳大缸体细胞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之谜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率调查及阴道微生物对感染影响
母猪产后缺乳的原因及对策
小桶装水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的诊治
肿瘤发生体细胞突变理论的回顾与发展
獭兔泌乳不足及无乳、乳房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