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信息素养教育的游戏嵌入模式研究*

2020-01-17 21:29
关键词:应用型图书馆素养

彭 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统战部,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重要的信息保障部门,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紧跟学校转型发展的各项目标,为加快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做出应有的贡献。应用型人才需要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新岗位,快速学习相关技能,提高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而决定这些学习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就是能不能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因此信息素养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素养。应用型大学图书馆应该在充分了解读者新需求的基础上,承担起应用型人才信息素养教育的重担。

2005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已经开始了图书馆游戏服务模式的研究,随后众多国家的图书馆行业相继开始开展对于图书馆游戏服务的研究和实践。但在我国,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图书馆的正统严肃和游戏的自由娱乐很难融合在一起,因此我国此类研究起步晚且值得借鉴的实际案例少。近几年,由于网络和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图书馆到馆读者日益减少。意识到危机的图书馆人,才将借助游戏服务吸引读者到馆并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纳入了研究重点的范畴并积极组织实施。

美国图书馆协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魏则西事件说明信息素养既关乎金钱还关乎生命。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信息素养教育是所有专业应用型人才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目前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00后”,在他们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有电子产品和网络的陪伴和辅助,而当前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讲授过多而体验很少的问题。本文中所研究的信息素养教育游戏,是指在一种特定时间,实际或虚拟的空间范围内,个人或团队遵循特定的信息素养规则,达到目标完成任务的一种活动。这样的游戏如果能嵌入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学习的过程游戏化、卡通化和及时地反馈将有效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一、信息素养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努力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形势下,学校图书馆应在做好资源保障和信息服务的同时,把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开设专题课程,组织主题活动和平时服务中的教育和影响,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通过信息素养训练,学生能够获取精准信息,具备有效开展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够获取真实信息,掌握科学指导就业导向的能力;能够获取前沿信息,提升随时了解行业动态的能力;能够熟悉技术规范,提高遵守学术道德的意识。这些能力和素养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基础素养,只有掌握了这些他们才能游刃有余地学习基础和应用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在于学以致用,格物而致知,信息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找到正确的方法和切入点,从正确有效的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游戏嵌入信息素养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宣传吸引价值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利用游戏吸引大学生认识了解图书馆,采取线上线下游戏与信息素养培训活动结合的方式,吸引大学生到图书馆接受信息素养教育,从而自觉地提升其信息素养。把图书馆馆藏信息、数据库检索技能等要素设计在网络游戏中,通过组织馆内现场游戏的方式,检验网上游戏的学习成果。既宣传了图书馆各类服务,同时又吸引读者到馆参观,接受馆员的现场培训。大学生对传统信息素养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兴趣不大,热情不高,而游戏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寓教于乐更能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宣传价值更明显。

(二)教育传递价值

把游戏嵌入到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优化教育传递模式,用游戏向读者传递知识。在新生入馆培训中嵌入游戏,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中嵌入游戏,在图书馆读者活动中嵌入游戏。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开展的新生领证通关游戏,“书山寻宝”“邂逅VR红包”等游戏,都有效地将图书馆概况和信息资源检索技巧通过游戏传递给学生。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信息主要靠语言和文字传递,而游戏模式可以提供更加多样化实践传递模式,如图片、情景模拟等,同时传统教育方式信息主要是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而游戏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甚至学生与机器之间都可以进行双向互动的信息传递,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更高。

(三)实践检验价值

玩游戏的过程就是习得信息检索利用技能、提升信息素养的过程。玩网络游戏时,为了通关或者取得游戏的胜利,必须紧跟节奏,读者必须要快速地阅读游戏说明和互动提示,筛选有益信息,迅速作出决定,这就训练了读者寻找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受教育者学习效果的检验只能通过考试或者检索案例来完成,而游戏教育过程本身就既是教育过程,又是检验过程。

(四)互动沟通价值

游戏独特的互动性可以增进读者和信息素养培训教师的沟通,有助于个体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分享,有助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改进。这一价值在场景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大学生可以扮演读者,也可以扮演馆员,参与图书馆的设计与管理、参与信息素养教育培训课程的设计和考核。较之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游戏角色间可以沟通互动,通过交流提升大学生对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认同感,激励读者为图书馆各类教育和服务献计献策。

三、游戏特性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契合

(一)游戏娱乐性与信息意识的契合

教育游戏的娱乐性在于它是虚拟的、可控的,以完成某项任务、达到某种目标为最终目的。多数游戏是体验式的,满足了参与者的好奇心,带给参与者愉悦的内心感受。外在有目标驱动,内在有愉悦的心情驱使,主动感知信息和获取的信息的意识就会自然而然形成。游戏的娱乐性有利于信息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二)游戏的竞争性与信息能力的契合

游戏都具有竞争性,通过比赛和竞争证明能力、证明优势,获得奖励、获得认可。通过比较和竞争,参与者能够充分发挥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学习对手的长处,并通过努力提高能力而获得目前不具有的优势。现有能力可以积累创造优势,提高获胜的几率。利用价值高,难以替代是信息能力和竞争优势所具备的共同特点。因此,游戏的竞争性与信息能力的提升完美契合。

(三)游戏的规则性与信息道德的契合

规则是外在的行为规范,道德是内在形成的有序和谐的调控需求。二者形成的机理有所差异,但对社会的调控上同样具有约束作用。规则的完善可以影响和促进道德的教育和形成。游戏的规则性是为保障参与者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要求参与者必须遵守,不能破坏和挑战规则,影响其他参与者的利益。现实中的信息资源利用,获取信息和传播使用信息的行为都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同时受到信息道德的制约。因此,游戏的规则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法律意识和信息道德观念。

四、游戏嵌入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与内容

近年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积极探索游戏嵌入信息素养教育的各类途径,让阅读推广从口号到实践,真正见实效。对新领域新技术感兴趣的馆员,学习新媒体编辑技术、创建微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学生常用的信息获取方式,将信息素养知识和信息服务推送给大学生。实现掌上阅读、掌上学习、掌上服务等。通过线上服务让读者对图书馆感兴趣,再吸引读者亲身到图书馆来感受舒适的环境和丰富的服务。让大学生对图书馆的教育和服务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索取,从而掌握更丰富的资源以及获取资源的技巧。

(一)新生入馆教育

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以熟悉环境和熟悉传统载体文献为主,主要是在馆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解。而游戏完全可以满足入馆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并且更大程度上提升读者的自主意识和对数字资源的使用技能。国内已经有很多图书馆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利用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模式,编辑“图书馆神秘之旅”“我是图书管理员”等入馆教育游戏。这些游戏可以通过通关奖励鼓励读者熟悉图书馆资源和设施,也可以通过角色互换增加读者对图书馆功能的认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通过将游戏嵌入新生入馆教育各环节,帮助大学生从入学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了解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以及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拍摄的入馆教育宣传片,在展现图书馆优美环境的同时,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向新生讲述怎样利用好图书馆。为让入馆教育更加轻松有趣,检验学习效果,图书馆可利用H5小程序制作闯关游戏,通关后才可获得借阅权利并且可以抽取小礼物,使新生了解图书馆、喜欢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再例如,通过“来图书馆邂逅VR红包”等方式帮助新生读者熟悉图书资源排架规则的有益尝试。

(二)信息检索教学

信息检索教学课堂,因为师生集中,有合适的场地,可以运用现场游戏的方式,寓教于游戏,通过游戏的诱导激励,培养学生信息意识,通过游戏中渗透的知识及主动探寻的过程,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可以将棋类游戏规则运用到信息检索课堂,将信息检索和资源筛选等知识设计到游戏中,多人参与通过竞争或合作完成任务。检索课程在图书馆内进行,也可以开展“探险寻宝”类游戏,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通过合作促进学生交流,培养信息能力的同时树立信息道德意识,通过竞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解决问题,完成游戏预设任务。通过字谜游戏、成语接龙整合等游戏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保持课堂参与效率,提高学习效果。

(三)游戏主题活动

信息素养游戏主题活动是围绕一个主题通过策划将信息素养知识融入若干个游戏单元活动组合。主题设置灵活且可以紧跟热点,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以学习信息素养知识为主,还能起到宣传图书馆的作用。主题活动尤其适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以游戏为载体促进学习者之间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应用型人才的阅读能力、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通过入馆教育和微信吸引了一大批读者粉丝,为了保持住“图粉儿”们对图书馆的热情,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各种渠道与大学生对话沟通,利用新的信息技术,结合时下热点,打造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如结合热点仙侠剧推荐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发挥大学生创造性的馆徽设计大赛;体现书的封面和读者创意完美碰撞的奇思妙想“书脸”摄影大赛;通过微博晒书单活动,帮助图书馆找到隐藏在校园里的阅读达人,同时读者也分享了阅读和人生体验;充分利用图书馆场地和信息资源,策划组织了“奔跑吧图书”“书山寻宝”“光影图书馆”“一站到底”等活动吸引读者到馆接受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

(四)信息素养拓展

信息素养的拓展是对以上几种嵌入模式的有益补充,培养拓展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从广度上充分发挥游戏的易接受性,将更多的信息素养知识、能力和理念融入到信息游戏中,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终身学习能力,激发应用型人才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深度上就是让大学生读者从信息素养游戏参与者和受教育者变成游戏的策划和设计者,并将专业知识与信息素养知识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信息素养游戏,推广信息素养游戏,从而推广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培养信息道德。通过游戏记住知识,应用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致力于培养“思想品德端、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适应岗位快”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把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将游戏项目嵌入信息素养教育全过程中,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既是游戏的设计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角的参与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新知识、实践新知识。通过师生之间沟通、团队同学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增加互信,潜移默化地将隐性知识传递和提升。大学生能够在游戏和策划游戏的过程中,提升品德、夯实知识、深入实践、实现创新,为终身学习续集能力,为适应岗位积蓄力量。

猜你喜欢
应用型图书馆素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图书馆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