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楚剧在高等院校的传承

2020-01-18 20:34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湖北戏曲艺术

张 青

(湖北工程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楚剧是湖北省的三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曾流播于湖北省周边如河南省、湖南省部分地区,其发生与流传的区域是相对稳定的。主要在大别山地区鄂东片以西的“楚文化圈”区域,楚剧中蕴含的本土的传统与民俗、区域的语言与音乐等文化特征非常鲜明;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处于上述“楚文化圈”的高等院校中,逐步建立了针对楚剧的剧种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学科体系。高校的楚剧传承主要体现在楚剧的戏曲理论研究、演唱与表演的教学研究,以及校地合作人才培养三个主要的高校传承体系的逐渐形成。高校的楚剧戏曲理论研究是围绕楚剧的发展史、剧种音乐和唱腔特征,以及楚剧的名角名家的演唱风格进行的;楚剧演唱课堂教学与表演艺术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楚剧艺术实践,“湖北高校楚剧社”的建立,为湖北高校内的研究力量与楚剧院团进行了有利对接,为推动楚剧在高校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高校艺术专业与中等艺术学校阶梯式的楚剧人才培养模式,则让作为地方戏的楚剧获得了高层次人才的更大生机。

一、本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现状

1958年成立的湖北省戏曲学校设置了楚剧科,楚剧以学科层面地方戏专业的身份第一次被纳入到专门学校教育体系中。湖北省戏曲学校后更名为湖北省艺术学校,又于2003年升格为湖北艺术职业学院,从此,湖北楚剧表演人才的培养拥有了大学专科的教育平台,开始培养大专层次的楚剧表演人才。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本科层次的设置。而中国的大学艺术教育体系中,以音乐人才培养为目标和以表演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学院、综合类大学的艺术学院的数量、体量和招生人数都拥有绝对优势,但是这些艺术类高校中都没有将地方戏人才的培养纳入自己的教育体系,这也导致了中国传统地方戏本科以上人才培养的长期缺失,楚剧人才的培养亦面临这样的局面。

笔者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导师常留柱先生的教学计划要求学生们必须学唱戏曲和方言民歌,尤其是家乡戏,借以形成戏曲基本学养的量化积累。笔者除了学唱京剧、昆曲唱段,更是从无到有地学习了包括楚剧在内的三种湖北地方戏的部分经典唱段,由此对楚剧艺术的价值与风格有了全新与顿悟式的认识,并开始有针对性地从楚剧经典唱段的演唱、课堂教学入手,带领学生进行艺术实践,并进行理论总结。而像笔者这样的高校教师只是将楚剧纳入自身教学与研究内容的一批高校教师中的一个。在这样一批高校教师共同的倾力作为之下,楚剧的传承在一些高校中逐步形成了比较好的态势。

2015年,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通知,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8年11月,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五十五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中,二十个戏曲主题的高等院校传承基地入选。湖北省教育厅、文化厅针对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做出了详细安排,为了组织不同层级的校园戏曲交流活动,建立了振兴武汉戏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高校教师从研究兴趣“被动跟随”到“自觉担当”,从局外观察到浸入式进行楚剧舞台艺术实践的学术过程,楚剧这样的地方戏的文化传承能够在更多的高校教学科研平台得到关注、获得资源传承。严格来说,对于本课题指向的一个自觉推动、开展楚剧在高校范围的传承活动的大学教师群体和他们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术圈的关注度是不够的。目前,笔者尚未见到针对这样一个学术群体的研究论文,而笔者的这篇文章将视野投向这样一个高校教师的学术群体。

二、近六十年在高校初步形成了楚剧理论研究的学术群体及其学术成果

在高等院校,与演唱表演的“教学型传承”相比,楚剧的戏曲理论研究起步更早,成果更多。楚剧戏曲理论研究的人员以高校艺术院系、汉语言文学与传播学等院系,乃至经济学、艺术管理学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课程的授课教师为主体。研究领域涉及到楚剧的发展史、音乐与唱腔、传播与变迁、保护与传承、楚剧演出市场经济等等诸多方面。

针对楚剧的理论研究从最初学者们的学术自觉,经过几十年的成果积累,其艺术理论研究逐渐系统化。笔者根据CNKI搜索统计,从1960年至今,由高校师生撰写的以“楚剧”为关键词之一的学术论文有47篇,学位论文17篇,专著2部。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围绕楚剧艺术本体开展的理论研究,一类是以交叉学科视角对作为戏曲综合艺术的楚剧进行的理论研究。

1.围绕楚剧艺术本体开展的理论研究。高校对楚剧艺术本体的理论研究主要从楚剧的唱腔与唱法、音乐与伴奏、舞台表演、文本与语言、文化生态、发展历史、戏曲美学等诸方面展开,这是高校楚剧研究成果最丰硕的一个领域。笔者在本文中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武汉音乐学院刘正维教授早在1960年发表在《音乐研究》上的学术论文《楚剧的迓腔》[1],就详细阐述了男女迓腔的异同,并分析了楚剧迓腔在当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之后研究楚剧音乐的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武汉音乐学院蔡际洲教授1995年发表的《楚剧的传统伴奏形式》[2],则对20世纪20年代初楚剧加入胡琴伴奏后至1956年实行定谱之前典型的主腔——迓腔的即兴式伴奏做了细致分析研究;另一篇重要的文章《楚剧音乐的可持续发展》[3]中提出楚剧音乐要保持自身风格的多样性、创作方式的多样性,从学术理念和具体措施探讨了楚剧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蔡际洲的《楚剧〈大别山人〉音乐创作述评》[4]、汉口学院教师王梦熠的《穷工极巧 情韵相生——浅谈楚剧音乐的艺术特色》选取楚剧剧目《追报表》和《大别山人》,通过具体的楚剧现代作品的音乐创作,揭示了楚剧音乐的可持续发展性。蔡际洲教授指导的硕士刘洁通过研究“楚剧名家张巧珍及其演唱艺术”,尝试为楚剧声腔演唱和声乐学习提供参考与借鉴。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肖云亭在《浅议楚剧京胡演奏中的托腔》一文中探讨了楚剧京胡的托腔的几种主要手法。

中南民族大学教师赵静、赵洁玮与华中师范大学周希正教授合作撰写的文章《文化的交融与碰撞》[5],根据2016年12月在武汉楚剧院举行的“湖北高校楚剧声腔迎新演唱会”上高校的声乐教师们在舞台上的亲身实践,深层解读了这次楚剧发展史上高校声乐艺术与楚剧声腔文化首次大规模的文化交融和艺术交流的文化事象。陈庚在导师周希正教授指导下撰写的毕业论文《湖北楚剧的传承与发展》,比较详尽地梳理了楚剧的发展与传承脉络。此类文章还有湖北工程学院教师田丹及其学生刘晨撰写的《楚剧在孝感地区的源起、发展与传播研究》、鲁勇的《楚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对策》等。

赵静于2018年出版了楚剧研究的新著《楚剧时空格局演变与传承发展》,系统介绍了楚剧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和现代传承发展知识,总结了楚剧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特点,分析了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保护与传承楚剧的建议和意见。曾经在湖北艺术学院作曲系担任教师,后担任武汉市楚剧团团长的国家一级作曲朱彬老师撰写的专著《楚剧音乐概论》专门针对楚剧声腔的板式变化规律、文武场音乐的伴奏手法等进行了论述,是一本了解楚剧音乐的富有价值的文献。

2.以交叉学科视角对作为戏曲综合艺术的楚剧进行的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叶萍以《楚剧研究述评》一文梳理了有关楚剧研究的文本资料。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秦萍的《浅谈楚剧的历史及发展》[6]和另一位教师韦也纳的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剧”传承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分别以艺术发展史、“非遗”应用社会学的角度对楚剧的过去、当下与未来作了学术阐释。

武汉音乐学院教师徐烨的论文《城市民间剧团表演繁兴的文化阐释——以武汉市武昌平湖门地区的民间楚剧表演为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师朱家骏的论文《武汉地区业余楚剧团生存现状调查研究》均以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的研究方法进行民间楚剧的个案研究。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丁典、何广庆、李金华的《楚剧传统元素在装饰应用中的美术研究》针对楚剧中传统元素的装饰特点,解析舞台设计、戏剧脸谱与服饰装扮的应用价值。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胡非玄的《国民政府的许可证管理对楚剧发展的影响及思考》,以演出许可证管理对楚剧发展的影响为切入,思考了如此背景下的戏曲政治化的一些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姚伟钧、傅才武及教师李爱国的论文《近代传统戏剧演进过程的经济学解读——以汉剧、楚剧等为例》,傅才武的另一篇文章《老郎庙的近现代变迁——以汉口为中心文化娱乐业组织形态的一个侧影》,从经济学视角探讨了近代传统戏剧的商业化蜕变、组织形态及其对文化娱乐业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具有现代意识的把握和观照。

三、日趋成型的楚剧演唱与舞台表演的高校教学与教研学术群体

楚剧的教学与实践引入湖北的高校课堂是近10年来的事情,教学承担者主要是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师和受聘到高校进行教学的楚剧院团的专业演员。相对楚剧理论研究,表演学科体系的建设有不少现实困难。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楚剧传承多是以课程或教学形态呈现的。近五六年来,楚剧表演学科的建设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几所高校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比如:中南民族大学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楚剧艺术鉴赏选修课;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专业研究生的楚剧必修课程,该校的学子们还创作拍摄了楚剧题材的微电影《楚剧班》;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牵头成立了湖北高校戏曲联盟,开展了丰富的包括楚剧在内的校园戏曲艺术活动。楚剧校园艺术实践活动现已覆盖湖北省部分高校,多以艺术学院为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高校的表演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楚剧传承。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刘丹丽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周希正都有过楚剧科班学习的经历。刘丹丽出演的楚剧《思情记》曾荣获文化部“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在自己的民族歌剧表演课上,有意识地将楚剧演员的表演基本功渗透进了教学中。

周希正为华中师范大学民族声乐的学生开设戏曲课,还聘请了武汉楚剧院一级演员王文华共同为学生授课,采用中国戏曲“团带班”的形式带着学生学习传统楚剧经典唱段、折子戏,并将地方戏曲进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列为研究课题,学生们学习楚剧的过程成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象。楚剧《站花墙》折子戏荣获“2016年湖北省校园戏曲展演”大学组二等奖。

江汉大学教授吴姿霖将楚剧经典唱段纳入自己的民族声乐教学曲目中,在本科生、研究生中开展楚剧演唱与研究。在2018年江汉文化第三期艺术慕课——“楚剧艺术”中,吴姿霖请来刘丹丽教授为大家作专题讲座并现场授课。

湖北大学教授周丽玲从十年前开始在湖北大学推行戏曲教育,学校不仅成立了梨园剧社等社团,每周还有戏曲讲座、“戏曲角”等丰富活动,楚剧的研习成为重要的活动内容。

湖北工程学院副教授张青为声乐本科生开设楚剧艺术实践课,讲授楚剧知识、学唱楚剧名段、训练身段表演,并一直坚持到基层做民间楚剧的“田野考察”,其指导民族声乐方向学生排练楚剧《潇湘夜雨》折子戏,参加“2018湖北省校园戏曲展演”荣获大学组三等奖。

2.“湖北高校楚剧社”的建立与贡献。2016年5月,“湖北高校楚剧社”正式在武汉大学挂牌成立。由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四所高校共同发起,并联合武汉市楚剧院,在武汉大学人文馆举行了第一场“湖北楚剧高校演唱会”,位于武汉的各大高校的师生戏迷和许多楚剧艺术家出现在同一个舞台上。剧社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湖北省各大高校师生的针对楚剧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保护性地传承地方戏曲民族文化,推动楚剧进入高等院校学术研究,丰富高校师生的文化生活。

同年6月,新增五所一共九所高校联合武汉楚剧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新增的院校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程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此,以武汉市楚剧院的“楚乐戏苑”剧场为高校楚剧社表演实践的大本营,先后聘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武汉楚剧院知名演员宋涛、王文华、夏青玲、余维刚等为高校楚剧社的学员们讲课,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表演、学术交流、指导等多种方式,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理解楚剧艺术,保护楚剧音乐,提高高校师生传承发展地方戏曲的意识,促进楚剧艺术的稳步发展。

2017年,“第五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在武汉举办,武汉楚剧院联合湖北省十五所高校举行“湖北高校楚剧演唱会”[7]。演唱会上湖北大学八十名在校大学生演唱新编楚剧《三月茶香》《万里茶道》的群演唱段,十几名高校的声乐教师陆续登台演唱楚剧经典唱段。湖北高校楚剧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坚持举行楚剧交流活动,“湖北高校楚剧演唱会”也长久在各个大学演出。楚剧社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将热爱楚剧的各大高校师生集聚在一起,既有“歌曲声乐”与“戏曲声乐”的唱法技术互动,又有“人声室内乐”与地方戏的审美传统之间的互动,形成了良好的传承生态,提供了学术支持,为楚剧的高校传承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四、初具规模的校地合作“楚剧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地方戏因方言、地方音调等因素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与京剧的皇城文化、昆曲的文人文化所不同的是,楚剧在1926年成为“剧”到今天不到百年的发展史中,更多地是在大别山区及其以东,洞庭湖以北的民间流布、传播,楚剧代表的是“古楚语区”的民间文化。在现代社会不断提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楚剧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着地缘优势的位于湖北省的高等院校的支持,楚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高等院校这样具有科研、教学、艺术创作等诸项功能兼备的平台,尽快形成常态化的校地合作“楚剧人才培养”体系。

1.高校与地方院团的校地合作楚剧表演暨研究人才培养体系。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是湖北省的重点艺术高职院校,该校戏曲表演专业楚剧科是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1999年6月,原湖北省艺术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了华中师范大学艺术职业学院(二级学院),后于2003年成立湖北艺术职业学院。50多年来,该院在培养楚剧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了毯子功、腿功、身训、把子、唱腔、剧目、音乐理论等,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还设置了楚剧表演及伴奏专业,培养高层次楚剧人才,获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为湖北地方戏剧艺术剧院等省内各专业院团、非遗传承中心定向培养楚剧表演的专门人才。

而在楚剧高级研究型人才培养方面,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希正教授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表演能力的湖北地方戏(楚剧、汉剧)研究的学术型硕士,通过在民族声乐的教学课程中溶入戏曲声乐的教学,在艺术实践引入戏曲舞台表演,开展戏曲科研课题研究实现培养目标。目前,已经有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武汉楚剧院从事楚剧研究工作。

2.重点省属高校为基层楚剧社团提供传承培训体系。2018年7月,湖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承办了国家文旅部、教育部联合湖北省文化厅的楚剧传承人项目,项目主持人为该中心主任周丽玲教授。由国家级传承人和取得文华大奖的楚剧名家、流派传人联合高校教师在湖北大学免费对来自全省各地五十个地方楚剧班(包括国办剧团和民营剧团)的学员共计五十人进行为期三十天、四百二十八节总课时的楚剧培训。培训内容以非遗基础知识、中国戏曲史、湖北地方戏曲概况、楚剧史和其审美特点等为教学中心,注重艺术实践训练,通过选取楚剧中系列经典折子戏和代表剧目,训练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提升学员对中国传统戏曲与楚剧的认知能力、核心技艺与表达能力。该培训班如此大规模地将楚剧的基层传承人群聚于高校课堂,在楚剧的高校传承史上是一个首创。而这样的保护型基层楚剧人才的高校培训班将有针对性、有计划地举办,形成借助高校平台的非遗传承体系。

处于“楚文化圈”的部分高校为楚剧的高校传承发展做出了努力,形成了较系统的楚剧教学与研究的学科体系。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楚剧的高校传承发展是一项繁杂而系统的工程,各方的共同努力是必要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大学生群体更有义务参与楚剧的传承。充分发挥高校师生对楚剧传承发展的积极作用,让高校师生与楚剧碰撞,从而促进“楚文化圈”高校的戏曲传承达到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湖北戏曲艺术
The rise of China-Chic
戏曲从哪里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纸的艺术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