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欧阳修言愁写恨之词

2020-01-20 03:36印盛园
黑河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欧阳修文人

印盛园

(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欧阳修作为北宋的文坛领袖,开创一代文风,使文平易畅达、反映现实。在政治上,欧阳修赋予了诗文“载道”“言志”的功用,作诗作文时,不可避免地戴上了政治面具。唯填词之时,真情流露,自然抒发,表现出上层文人风流蕴藉的情调。作为宋代备受重视的一代词人,欧阳修前承晚唐香软丽密的词风,延续了冯延巳词风中的婉约深沉,吸取了后主李煜士大夫词中的深邃开阔,将前代词人不同风格之词拢于一身,兼收并蓄,他的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雅俗并存。王国维钟爱欧词,他评价欧词“字字沉响,殊不可及”、“于沉着之中有豪放之致”、“欧语尤工”[1]49-294。

一、欧阳修言愁写恨之词

欧阳修为文,提倡“文以明道”、“文道并重”,反对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其作诗,也提倡“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重视社会现实。他的词与文,在一定程度上是他政治主张、文学主张的展现,呈现出正式、严谨之态。而他的词,大都是私人之作,所反映的往往是个人生活,展现出他作为一位文人政客生活的侧面,呈现出随性、清丽的情调。

欧阳修词作收录在《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醉翁琴趣外篇》《宋六十家名词》中,大约240 首,其内容多描写男女恋情、离别思念、惜春赏花、写景抒怀。笔者文中所引词句,来自于《欧阳修词校注》[2]。在欧阳修的两百余首词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大量“愁”字“恨”字的使用。在欧阳修的词集中,“愁”字一共出现48 处,“恨”字一共出现38 处,明写“愁”与“恨”的词就多达八十余首,言愁写恨之词占其词总量的三分之一,值得深入研究。

二、欧阳修言愁写恨之词研究

北宋初期,词仍然处在“艳科”、“小道”、“诗余”的藩篱中,许多文人视它为娱乐消遣之作,欧阳修也如此。他的词是他有余时、余力之时创作,是他个人生活与情感的流露。作为一代文坛领袖,尽管欧阳修没有特意作词,但他也对词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欧阳修前承晚唐词的香软浓艳,后接冯延巳词的深婉之境,吸取了李煜士大夫词中的深邃开阔,对前人的广泛学习,使得欧阳修在词的承接与转变这一发展点上起了支撑作用。可以说他既继承了词的藩篱,但是又为词跳出藩篱做了准备,处在词的发展繁荣的过渡之中,是词的中坚人物。欧阳修为后人作词的风格开了一些眉目,正如清代才子冯煦评价道:“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3]61

欧阳修言愁写恨之词占了其词集较多的篇幅,其中离思之恨、春闲之愁与孤独之感尤为突出,同时也有一些饮酒消愁之作。

(一)离思之恨

江淹《别赋》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愁别恨是欧阳修言愁写恨之词中所要表现的重点主题,笔者计出词作20 首,约占其言愁写恨之词的四分之一,这一类词中多以女性为主角,是对花间词的承袭,但消除了花间词派铺金缀玉、涂脂抹粉的气息,写得清丽明媚,语近情深。代表作有《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梁州令》(红杏墙头树)。在词中,欧阳修延续了男子做闺音的传统,依托女性身份,对其生活与情感进行描写,如《诉衷情·眉意》: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这首词,全文依托一位歌女,对她的歌舞生活、离恨情感进行描写。通过一位女子清晨梳妆的场景,以“轻霜”、“梅妆”、“远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疏丽的氛围,无声地流露出女子心中的离愁别恨,层层深入,情感真挚,写出了歌女的无可奈何的伤别之悲。

在离别词中,欧阳修也有一些大胆与创新之作,他的一些作品完全离开了儒家道学思想的束缚,是生活真实情感的流露,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正如胡适在《词论》中所说:“北宋不是一个道学的时代,作艳词并不犯禁,正人君子并不以此为讳。”[4]58《诉衷情》(离怀酒病两忡忡)正是如此:

离怀酒病两忡忡。欹枕梦无踪。可怜有人今夜,胆小怯房空。杨柳绿,杏梢红。负春风。迢迢别恨,脉脉归心,付与征鸿。

这首词,用语直白大胆,是口语与俚俗词语入词的成功尝试。全文以一个女子娇俏的口吻写离别的忧愁,通过“欹枕”、“空房”等意象,毫不避讳地描绘了闺阁枕席。其中“可怜有人今夜,胆小怯房空”一句,完全口语化,率真俏皮地表现出女子不愿独守空闺的意愿。先写人,再写景,最后抒情,层层递进,以情动人,大胆表现了丈夫远行思妇娇俏思念的心理,雅俗并存,情感真挚。这首词,是欧阳修对词艺术手法创新的一个推动。

除了以女性为主角,写她们细腻的情感生活,为她们发声外,欧阳修也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如《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这首词是作者重游洛阳,有感而发。全词以游洛城为线索,横跨三个时间段——去年、今年、明年,写出了一种人生无常、聚散无常之感。欧阳修作词,学习前代,有一些描写女性的浮艳之作。但欧公能笔随心动,娱乐消遣之外也用词记录自己的个人生活,颇有文人词之意,对词的表现内容有着一定的发展。

(二)春闲之愁

欧阳修的言愁写恨之词,除了对离思之恨的抒发,还有对春闲之愁的流露。春花秋月,历来是文人创作中钟爱的主题。欧阳修写春愁闲愁的词作也有不少,如《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鹤冲天》(梅谢粉):“梅谢粉,柳拖金。香满旧园林。养花天气半晴阴。花好却愁深。”

欧阳修叹春愁,多叹年华消逝,这是他本人面对明媚的春光所发出时光匆匆如流水的叹息,如《玉楼春·题上林后亭》:

风迟日媚烟光好。绿树依依芳意早。年华容易即凋零,春色只宜长恨少。池塘隐隐惊雷晓。柳眼未开梅萼小。尊前贪爱物华新,不道物新人渐老。

这首词,是欧阳修即兴之作,面对“风迟日媚”、“绿树依依”,欧阳修有感而发,想到青春匆匆而去,物新人老。以乐写哀,婉曲绵长,使得全词颇有愁意。光阴的消逝,也让欧阳修在空闲之余陡然生出无尽的愁意,如他的另一首《玉楼春》(酒美春浓花世界)写道:“已去少年无计奈。且愿芳心长恁在。闲愁一点上心来,算得东风吹不解。”这愁已经浓郁到东风都吹不解的程度,可见春愁之深。

欧阳修惜春、叹春,还劝人留春。春天是如此美好,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欧阳修在其咏物词《玉楼春·柳》中发出劝诫,劝少年们珍惜芳菲:

黄金弄色轻于粉。濯濯春条如水嫩。为缘力薄未禁风,不奈多娇长似困。腰柔乍怯人相近。眉小未知春有恨。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

欧阳修的《玉楼春·柳》是一首咏物词。咏物之作早可追溯到屈原的《橘颂》,发展到唐代益多,但是以词咏物,还是较为罕见。欧阳修《玉楼春·柳》,在词的发展史中,属于早期的咏物词。词中无一处写柳,却处处是柳,借柳“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对青年们发出珍惜时光的劝诫,咏物词也因此被赋予了劝诫的功用。如果说欧阳修的离别之作还困在词为艳科、儿女情长的藩篱中,那么他无意间对自己真实情感的吟咏,对身边事物的描摹,对他人的劝诫,便是在冲击这种词的藩篱,推动了词的进一步发展。

(三)孤独之感

欧阳修的言愁写恨之词,也抒孤独之意。他的词,一半写女子,一半写自己。这显示出他对前代词的学习与传承,也在传承中时有突破。写女子孤独的言愁写恨之词如《桃园忆故人》(梅梢弄粉香犹嫩)“小炉独守寒灰烬。忍泪低头画尽。眉上万重新恨。竟日无人问。”《踏莎行》(雨霁风光)“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多写歌女隐忍之愁,凄凉之孤。

写自己生活抒发孤独之意的有《玉楼春》(残春一夜狂风雨)“高楼把酒愁独语。借问春归何处所。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作者写自己独登高楼,前路迷茫的经历。又如其《踏莎行慢》(独自上孤舟)“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写作者独自登船,看到“残叶”、“新月”,抒发愁闷之意。

欧阳修写女性之愁,总体上摆脱了花间词浓腻脂粉气息的影响,为女性发声,其愁其恨读来总觉哀婉动人;而写自己之愁,则着重于生活中的一个点面进行开展,愁高绪远,深沉悠长。

(四)饮酒消愁

欧阳修有写愁之作,自然也有消愁之作。何物最消愁?酒也。欧阳修自号醉翁,平生嗜酒,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多次出现过酒这一特定意象,如其名作《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在他的《六一词》中,“酒”一共出现了67 次。后世李清照词中之“酒”,或多或少受到了欧公的影响。

欧阳修饮酒之词,有以酒遣兴之作,写行酒游湖之欢,如《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也有以美酒酬宾客之作,如《渔家傲》(一派潺湲流碧涨);有写女性饮酒后不同形态之作,写采莲女酒后嬉戏的《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或写女子酒后妩媚之恣的《渔家傲》(露裛娇黄风摆翠)。

在他的言愁写恨之词中,酒的出现大多与酒后生愁、借酒遣愁有关。愁伴酒而生,如其《玉楼春》(东风本是开花信):“东风本是开花信。信至花时风更紧。吹开吹谢苦匆匆,春意到头无处问。把酒临风千万恨。欲扫残红犹未忍。夜来风雨转离披,满眼凄凉愁不尽。”愁也随酒而去,如其《渔家傲》(律应黄锺寒气苦)道:“律应黄锺寒气苦。冰生玉水云如絮。千里乡关空倚慕。无尺素。双鱼不食南鸿渡。把酒遣愁愁已去。”但是愁去愁又来,“风吹酒力愁还聚”,酒所遣散的愁,在醉意涌上之时再次变浓。

欧阳修以酒消愁、以愁写词的经历,和他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仕途坎坷,多番被贬,数次离别,忧愁之时解酒消愁,又或借酒消愁愁更愁。欧阳修的饮酒之词,融入了自身经历感慨,虽不像李后主那样有亡国之悲,但自有其文人政客之愁。在词家之中,如果按身份言词,李煜是亡国君主之词,晏殊是富贵宰相之词,柳永是下层落魄文人之词,那么,欧阳修就是上层政客文人之词。欧阳修的词,有其作为官员风流蕴藉的一面,同时也有其文人疏俊才气的一面。

欧阳修的言愁写恨之词,当然也离不开对女性的描写,写女子饮酒娇憨,醉酒慵懒神态的有《惜芳时》(因倚兰台翠云嚲):“发妆酒冷重温过。道要饮、除非伴我。”《渔家傲》(二月春期看已半)“渐觉衔杯心绪懒。酒侵花脸娇波慢。一捻闲愁无处遣。”欧阳修的这首小令《渔家傲》(二月春期看已半)是比较特别的一首词,它呈系列呈现,一共有十二首,写一年的十二个月,词的开头基本是以月份为起端,“正月新阳生翠管”“二月春期看已半”“三月芳菲看欲暮”“四月芳林何悄悄”“五月薰风才一信”“六月炎蒸何太盛”“七月芙蓉生翠水”“八月微凉生枕簟”“九月重阳还又到”“十月轻寒生晚暮”“律应黄钟寒气苦”“腊月年光如激浪”。

欧阳修的《渔家傲》十二首,是对词表现形式的一个创新。根据其内容表现出的一年之季节变化与情感变迁,《渔家傲》十二首可称十二月词,这就使数首词形成了一个整体。在表现形式上,虽然词有十二首且各自独立,但是却可以从内容上视作一个整体,这种表现手法,打破了词与词之间独立的格局,形成了内容上的呼应与联系。虽然词依然依托于女性,但是在体制上却有所突破。

三、欧阳修言愁写恨之词总结

欧阳修对前代词,有一种兼收并蓄般的吸收,同时自己也创作了大量较有影响的词作,他是唐词过渡发展到宋词中非常重要的中坚人物。他的言愁写恨之词,很明显受到了晚唐词的影响,特别是花间词派的影响,词的内容有一半以上是在描写女性的生活与情感。同时,也有一部分词是自己作为一个文人与政客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中可以看到后主李煜士大夫词的的影响,颇有文人词之意。在意境是塑造上,则得冯延巳之深婉,语言清丽自然。在艺术手法上,他承袭前代名家的佳句佳意,如其《踏莎行》(候馆梅残)“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可以看到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影子,他这种对愁量化的呈递,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后代词人,如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在继承的基础上,欧词也有其新颖之处。一是以口语与俚俗词语入词,如《诉衷情》(离怀酒病两忡忡)中“可怜有人今夜,胆小怯房空”,用大胆直白的口语化语言,坦率俏皮地表现女子独守空闺的境遇。二是进一步扩大了词的功用,欧阳修在词中对年轻人发出珍惜时光的劝诫,赋予词劝诫功能,如其《玉楼春·柳》“劝君著意惜芳菲”。三是在词的体制上的突破,使相对独立的词与词之间形成内容上的关联,成为一个整体,如上文提到的《渔家傲》十二首。总体而言,欧阳修的言愁写恨之词是其词集中值得注意的作品,其中还有不少被前人忽视的闪光点有待后人的挖掘和展现。

猜你喜欢
欧阳修文人
画眉鸟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北宋文人朋友圈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文人吃蛙
戴花的欧阳修
快乐的“长工”
班门弄斧 唇亡齿寒
勤奋的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