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法微课资源的混合式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2020-01-20 03:36阚常娟
黑河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法问卷微课

阚常娟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201808)

语法是学好语言的基础,系统语法学习可以为学习语言知识做好铺垫。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改进固有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本研究开发建设语法微课资源库,涵盖了几乎所有主要英语语法知识,同时以信息化教学云平台为依托,构建基于语法微课资源库的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为广大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教学和学习上的便利, 也推动加速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变革。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学云平台的建设,建立教学资源库与在线教学空间,这些都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一、微课与混合式教学

(一)微课的定义与特征

微课是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应用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是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潮流趋势。微课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08 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San JuanCollege)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的。微课,简而言之就是简短的音视频组成的课程。它的理论指导是建构主义思想。微课的制作目的主要是应用于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倡导主题鲜明,在较短的时间里呈现教学内容。(关中客,2011)。[1]国内,胡铁生(2011)较早提出和应用微课这一概念,他认为微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把能够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教学视频。[2]李玉平提出微课程倡导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宗旨是“5 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 秒经历一次思考”。[3]

(二)混合式教学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是由斯密斯·J 与艾勒特·马西埃将传统学习理念与E-learning 纯技术学习理念相结合提出的。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就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结合传统学习方式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二者的优势,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4]传统方式更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线教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把两者融合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线上学习并不是自由散漫无引导的,教师在其中也发挥了自主性,帮助学生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的理论支撑主要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 世纪50年代末60 年代初,以马斯洛(A.Maslow,1908—1970)、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为主要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意义学习”即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不是简单的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获取知识, 而是通过学习体验不断自主建构知识。教师在这个知识建构过程中只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混合式学习正是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造一个学习情境,促进学习者认知体验和知识建构,从而促进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二、基于语法微课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

(一)语法微课资源开发建设与应用

语法微课资源的开发首先梳理出主要的语法知识,然后从学生的兴趣点和时代特点出发进行开发建设。一方面,以多模态教学模式为指导,采用多模态形式,应用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为一体,生动使用影视片段、图片、动画、虚拟情境、真人或虚拟人物讲解等多模态融合,在5-10 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获取宏观的系统的语法知识;另一方面,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或动画场景为锲入点,在影视或动画情境中再现语法知识,倒推语法规律,语法知识生动地呈现在简短的视频里,让学生可以形象地学到语法知识。

语法微课资源的开发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于教学实践。[5]交流与应用是微课资源建设的目的,在共享应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胡铁生,2013)。[6]语法微课资源开发建设完成之后上传信息化教学云平台,一方面用于教师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用于在线教学。信息化教学云平台支持电脑端与移动端的数据资源实时同步更新以及线上学习。教师在云平台发布语法微课视频并在视频中设置若干任务点,并建设配套的在线专题练习、作业与在线测试、讨论等模块。另外还有一个在线统计模块,包含任务点学习进度和完成情况、在线测验成绩和对错分析统计、访问量等。各配套模块建设完成后,依托信息化云平台,开展基于语法微课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主要由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实践三个环节构成。

线上自主学习主要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音视频学习、在线练习、在线测试等模块开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音视频自主学习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并通过在线练习与测试等自主检验所学的知识。在线练习与测试可以多次重复巩固练习。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多次回看视频。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除完成教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外,可以利用在线资源进行更深更广层次的自主学习。在讨论模块教师可以设置讨论话题,师生皆可留言,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学生也可以在线向老师提出问题请老师答疑,亦可发起讨论话题请其他同学一起参与互动。通过统计模块,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再通过督学模块,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线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语法教学只占较小的比重,因此主要侧重学生的语法知识学习检测反馈,可借助移动终端使用在线练习测试等模块开展即时学习检测,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难点进行答疑。并根据在线学情了解到的学生学习掌握情况设计课后实践任务,例如专项训练、用含有相关语法点的影视作品中的经典片段roleplay 演绎语法知识等。课后实践环节重点在于应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完成教师设置的课后实践任务,巩固学习。

线上自主学习旨在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在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为课堂练习、讨论和答疑打下良好的基础。线上自主学习为学生线下课堂教学应用和课后实践做了良好铺垫。学生在线下和课后环节实践所获取的语法知识,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同时,教师可通过平台上的统计模块在线跟踪学生学情,并根据学生微课学习进度以及在线练习与测试情况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语言知识。课后实践是对线上线下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时空的束缚,活化课前课后教学,形成多元互动的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教学实践效果

语法微课资源在实践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2017 年开始在学院教学云平台应用语法微课资源并采用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学院一年级学生,已经连续应用三届学生,几千名学生受益。信息化背景下,智能手机发达,利用智能终端线上学习受到学生欢迎。基于微课资源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生问卷与访谈中获得较好评价。学院借助学习通平台以便学生能够使用移动终端登录教学云平台,因此在调研问卷设计中,以免学生做问卷过程中产生误解,问卷中使用学习通代替教学云平台。针对云平台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语法微视频的使用效果编制了涵盖1 个样本背景信息题在内的11 个问题的问卷,在2016-2017 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上线应用云平台语法微课资源进行教学之后进行问卷调研,并应用SPSS18.0 对问卷结果做了信度和效度分析证明数据信度质量高具有效度,形成了最终问卷。

2020 年第二学期最新一次教学调研,全院随机发放调研问卷226 份,回收有效问卷226 份,参与问卷的同学中男生77 人,女生149 人。问卷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调研。第一个维度是运行环境。网络运行畅通是利用云平台中的语法微课资源开展英语语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保障,因此问卷设置的问题“T1 对学习通在线学习网络的流畅性和稳定性满意”和“T2 对学习通提交作业网络的流畅性和稳定性满意”是运行环境问题,从问卷调研结果来看,对在线学习和提交作业网络流畅性和稳定性总体比较满意,对这两项的“满意”和“非常满意”分别占比38.05%、33.19%和37.17%、37.51%。第二个维度是课程建设。T3、T5、T6 三个问题针对的是课程建设。调研数据分析可知,“T3 对目前学习通已有的教学资源满意”满意度分布上,“满意”占比36.73%,“非常满意”占比36.28%。“T5 学习通上语法微课视频的教学设计合理”,“满意”占比40.27%,“非常满意”占比36.73%。“T6 学习通上语法微课视频的时长适中”,“满意”占比41.59%,“非常满意”占比37.17%。三个问题综合数据来看,73%以上的同学对课程建设满意度较高,比较认可。第三个维度是使用效果。T4、T7、T8、T9、T10 五个问题是从使用效果这个维度展开的调研。“T7 通过观看学习通的语法微课对我掌握语法有帮助”,样本大部分表示满意,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比例都是36.28%。“T8 通过观看语法微课视频比单纯通过书本学习语法知识效果好”,样本中选择“非常满意”的比例为35.4%,“比较满意”样本比例为35.84%。“T9 喜欢这种应用学习通在线教学资源的学习方式”,35.84%的样本表示“满意”,“非常满意”占比34.96%。“T10 应用学习通在线资源的学习有助于英语综合技能的提高”,样本中选择“非常满意”的比例为37.17%,“满意”样本比例是36.28%。“T4 对教师应用学习通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满意”针对的使用效果主要侧重对教师调取和应用平台内容的满意度,从调研结果看,大部分样本为“非常满意”,比例是41.15%,“满意”样本比例是35.84%,说明对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认可度比较高。

从以上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对语法微课资源建设以及基于语法微课资源的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绝大部分学生持有肯定态度。语法教学在学生产出方面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会立即显现,但近几年我院学生综合英语技能有一定提升,在各类英语大赛比如口语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配音大赛以及词汇大赛等都屡获佳绩,教学模式的改革获得一定成效。同时,在这种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网络学习素养得到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也得到提升,打造了一批具有扎实的业务素质、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青年教师团队,提升了教师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三、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模式突破与创新

改革传统英语语法“理论讲授+书面练习”的教学方式,以信息化教学云平台为依托,立足于学情,从学生最薄弱的语法环节入手,充分发挥“小课堂大教学”的特点,以微视频辅以在线练习等,线上学习+线下应用+课后实践相结合,这种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互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反复回看巩固学习并练习提供了机会,改变了传统课堂单向传授机械记忆的模式,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体验和自主知识构建。

(二)符合当代大学层次化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差异化的要求

传统“理论+练习”的英语语法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难以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而基于语法微课资源的信息化混合式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对助推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反思

基于语法微课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学校效率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师生的配合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

(一)需要师生角色重新定位

在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讲授者,还要在网络平台上承担引导、启发、监督的角色,并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取平台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而学生也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学习参与者、研究者、学习资源的选择者等。一方面,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取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

(二)需要合理的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

借助信息化平台的学习非常考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主动性强、自制力好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好,主动性差、自制力弱的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这就更加需要合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管理和考核机制。合理的学习管理机制是促进学生良好地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例如可以在语法微课视频设置一些任务点,视频学习过程中有效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开展也离不开合理的考核机制督促。学生考核评价需要考量到应用信息化平台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客观、中肯地评价学生。例如,线上线下学习都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基于信息化平台开展一些专题训练和在线测试等反馈学生学习效果。这些反馈让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但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也让教师教的明明白白。同时这些测试结果亦可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激励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子任务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并重。

(三)需要学校在平台建设、网络环境方面的支持以及制度和绩效上的激励

全校同时开展信息化教学和移动终端的使用离不开一个较成熟强大的信息化平台以及运行通畅的网络环境,需要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本做支撑。另外,开展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心思和时间了解、熟练使用信息化平台并能够开展教学设计应用。教师除了课堂教学、课前课后的督导,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保证,学校可以设置一定比例的绩效奖励激励,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语法问卷微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