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分析

2020-01-20 03:36
黑河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应用型专业

杨 黛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实行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文化消费是人们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以后所产生的发展和享受性需求,是更高层次的精神娱乐需求,文化供给本质上是精神性供给,只有具有创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愉悦需求的文化供给内容和形式才能不断刺激文化市场新需求,在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愿望的同时,文化产业自身得到可持续发展。上述文化产业供求特征表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是高素质应用型的经营管理人才。高素质意味着拥有系统的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凭借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文化市场经济规律、判断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和趋势、了解文化企业管理基本方法。应用型则要求具有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能力、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能够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适和学习的能力。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我国高校的设置始于2004 年,从首批4 所高校发展至今已有100 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为全国各地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公益组织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在建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了诸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文化项目策划等应用型课程、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课堂讲授与组织学生参观文化企业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文化赛事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等等,这些均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积累了经验。但是,与文化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相比,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操作应用、传统理论课程偏多新兴应用型课程偏少、学生步入社会后适应能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偏弱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制约因素。

一、教学内容上理论课程偏多,应用型课程偏少

虽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进行了二三十年时间,但是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学观念仍然对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发挥着影响,具体表现在:偏重理论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传统理论课程占比多,在总的课时数和学分一定的情况下,应用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相应地就偏少;有的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交叉,有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即可掌握,作为专门的课堂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浪费了课时,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不好;适应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需要的一些专业应用型课程诸如自媒体编辑相关软件应用课程、视/音频编辑软件应用课程、办公软件(如PowerPoint、Excel)和统计软件(如SPSS)应用课程等却没有作为专业课程开设,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购买相关的网络课程学习这些本应纳入教学计划内容的课程以便为将来的就业练得专业技能,在此过程中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并且难以熟练掌握。在新媒体时代和文化产业与新兴技术融合发展的环境下,那些没有自学上述应用型课程的学生在求职时尤其是应聘新媒体运营岗位和新兴文化产业业态领域工作岗位时则面临着专业应用技能缺乏的劣势。教学内容上理论课程偏多、应用型课程偏少,容易引起一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厌倦、对所学专业产生不满,从而导致转专业学生增加,甚至可能影响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生存。课程内容重复和过于简单使得学生平时上课压力不大,考试前死记硬背也能轻松过关,所学理论知识容易忘记,走上社会后不懂得用来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专业教师缺乏文化产业实践经验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大多为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的人才,虽然掌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但是在其学习生涯中缺少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机会,导致这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擅长和偏好理论讲授、很少进行专业技能和流程的演示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自己不熟悉的教学环节。同时,现有专业教师大多经历单一、从校园到校园,缺乏文化产业从业经历和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在授课时即使涉及到经营管理相关内容,也难免纸上谈兵,所利用书本上的案例可能已经过时、达不到运用专业理论分析现实情况的目的,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无法应用这部分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

相对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而言,我国高校教师从事社会实践工作经历过少。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历史上“轻商”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打压,使得我国创业氛围不足,虽然现在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但是企业家精神需从小培养,形成高校教师积极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兼职创业的社会环境也要经过若干时间。二是我国现有考核和职称评定机制的科研导向,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大,制约了教师对创业和社会实践工作的关注和投入。高校对教师的考评机制会对教师是否有动力和时间精力进行创业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在此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为例: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对教师的考评内容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缺一不可,因为将社会服务作为与教学和科研同等重要的考评指标,所以,教师与社区、社会机构和企业主动联系比较多,不少教师在社会上兼职甚至有自己的企业,新教师入职伊始即努力寻求进入到各种社会机构包括行业、州、美国甚至世界性的服务机构去做事的机会。教师的科研也注重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学院结合自己的专业、针对本社区的需求建立研究基地(比如政策分析与应用研究机构)和服务机构,学校的孵化器除了培养本校学生的企业家精神,还为社会上一些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辅导服务,孵化器聘请企业家和拥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授课。因此,教师接触行业实践、与社会上的交流机会很多,上课时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缺一不可的考评机制促使教师努力参加社会实践,那么教师怎么能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社会服务呢?这得益于加州州立大学的教学和科研评价机制。其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评定包括:(一)同行评议。系主任委派本系一名同行听课,并对该教师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写出评语。(二)学生评价。由学生在学期末对该任课教师写出无记名鉴定。(三)开设新课程、参加教学会议。个别课堂教学非常优秀的讲师,即使由于科研成果少而不能晋升副教授,但学校也会给予终身教职。对教师科研的评定包括发表的文章和参加的学术活动,科研考评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一般来说,教师进校任教满六年(个别业绩突出的教师任教满四年或五年),就可以申请学校的终身教职,对评定终身教职科研方面考评的主要要求是已经发表五至六篇质量不错的论文。如何评价已发表的论文质量?不是看所发表杂志是否核心期刊或权威期刊(学校没有这样的分类),而是由该教师所在系的评定委员会委员(由系里的全体教师无记名投票推选三名教师组成)和系主任根据论文所发杂志的受关注程度(比如转载率)进行评价。学校不对取得终身教职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硬性要求,也不对科研成果的等级作规定。晋升教授者必须在校外有影响力,比如是州一级、行业的某协会会员,教师取得终身教职以后可以根据需要申请带薪学术假,一次学术假期为一个学期。可见,考评机制是影响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因素。

我国2019 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定,从2019 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到2022 年,“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1]。相应的,一些应用型大学也开始鼓励在职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事业单位兼职锻炼,但目前正在实施的相关办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教师自己联系兼职单位,凭教师的一己之力不一定能够找到专业对口单位;没有对应用型课程的任课教师兼职作硬性要求,经费补贴少,加之教学科研任务较多,从而对教师兼职激励不足。

此外,文化产业管理作为新兴专业,现任教师队伍中由其他专业改教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比较多,文化产业专业知识储备和更新不足,往往是一边自学一边教学,现炒现卖,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学生欠缺文化艺术基本素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领域大多要求从业者拥有基本的文化艺术素养,特别是文化馆、博物馆、剧院、艺术展览中心、文案策划、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等工作性质对工作人员的文化艺术素养要求更高,比如文交所需要工作人员对艺术品具有基本的鉴赏、分类、价值识别能力,从事文化馆工作需要具备基本的群艺活动组织、策划、表演能力,等等。但在我国应试教育和功利性教育观念作用下,学生从小被安排学习各种与升学相关的课程和技艺,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培养,文化艺术素养欠缺,能力发展单一,诸如审美与鉴赏能力、语言组织与写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基本色彩绘画技能、基本乐理知识等没有得到培养和训练。进入大学以后,即使学生有机会选修相关课程,但文化艺术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仅仅依靠大学里几门课程的短期学习仍无法满足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文化艺术素质要求,不利于高素质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四、专业实训基地较少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缺少专业实验室,校内投入的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不足,影响了学生对一些应用型文化产业管理技术的学习和操作。比如自媒体编辑相关软件应用课程、视/音频编辑软件应用课程即可在专业实验室进行讲授和练习,还可以利用无人机拍摄了解本地非遗等文化资源,利用录像等器材记录文化市场状况等,而这些实操性学习在没有专业实验室和设备的情况下均无法完成。

由于我国的文化企业多数为中小微企业,对实习生的需求量有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较少,不能充分满足在校学生的实习需求,导致多数学生需要自行寻找实习单位,为了有一段实习经历,有时候不得不在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岗位实习,无法在全真的文化企业环境中锻炼能力。从对现有实训基地的建设来看,学校与校外实训基地缺少互动和交流,没有充分利用双方的互补性资源进行合作,比如学校定期聘请实训基地的专业人士担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客座教授,讲授一些应用型、实操性课程,而实训基地也可以邀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开发一些项目,双方缺少交流和沟通使得与实训基地的合作关系不稳定,出现已建立的一些实训基地在合同到期以后不再继续合作的现象。

五、协同培养人才机制不完善

文化经济发展实践是不断变化的,在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条件和拥有产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仍然短缺的教学环境下,学校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协同培养人才是高素质应用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模式,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2]。早在2010 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就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但现实中“校企合作不够紧密,产学不够融合”[3],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方面不仅“企业合作意愿低下”[4],而且高校也不够积极主动。一方面,如上所述,我国大部分文化企业规模小、往往不具备协同培养人才的条件,而拥有合作培养人才能力的大中型文化企业因其自身优势容易吸引优秀人才,与高校协同培养人才不一定为其所需且要付出相应的成本,从而缺乏合作的动力。另一方面,在校企协同培养人才还没有成为高校各专业考评和生存的硬约束条件下,文化产业管理这一新兴专业亦未全面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仅限于少数短期的合作,这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限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因素,既有体制方面的,也有新兴产业、专业方面的。因此,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新形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更加重视青少年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改革高校教师考评制度、在考评时增加社会实践的比重,建立文化产业管理等新兴专业教师专业理论在职进修制度,提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为了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在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评估等考评制度和指标上强化细化校企协同育人相关内容,实施对参与校企协同育人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补贴等政策优惠措施,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宣传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应用型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