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小学作文互批互评的现实意义和有效策略

2020-01-25 16:21刘沛生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意义策略

刘沛生

【摘要】2018年至2020年我校实施南宁市级“十三五”规划课题“城中村小学教师指导学生互批互评作业的实践研究”,作为课题研究成员之一的笔者,参与了研究的全部过程,得到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本文是笔者结合本校以及自己的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阐述,旨在与同仁们共同探讨,共同收获,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作文;互批互评;意义;策略

城中村是个特殊的地方,城中村学生是个特别的群体。我校及周边属于南宁高新区管辖,虽然已经被纳入城市范围,四周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但学校、村庄的格局依旧,学校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学校。随着人口的流动,外来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占了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

众所周知,城中村原籍家长对孩子学习基本上是听之任之,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不强烈;外来学生多来源于边远地区,接触面较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加上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又忙于生计,无法对孩子的写作进行辅导,也无法像城里的家长那样带孩子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学生的阅读面窄,作文水平相对较低,出现错别字多、句子不通顺等诸多问题。学生完成作文不知道修改,待老师全部批改后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甚至连看都不看,老师费心费神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提高。

一、学生作文互批互评的现实意义

1.执行了语文课改的新理念,学生更能适应新时代语文学习要求

自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全国统一使用,教材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作文方面,不仅需要学生独自完成作文,更要求学生学会互批互评。

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内容为“看图画,写一写”,要求学生细致观察“图画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完成一篇作文,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写清楚;在完成作文之后跟同学交换读一读,互相评一评:图画的内容是不是介绍清楚了?有没有错别字?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第四单元作文要求为“写完后交换读一读,再评一评,实验过程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用了不合适的词语?”

这样的要求贯穿了中高年级,可见作文互批互评多么重要,学生只有学会了互批互评才能紧跟学习步伐,才能适应新时代语文学习的要求。

2.发挥学生在作文中主体作用,激发写作欲望,提高写作能力

传统的作文修改都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费心费神,工作量繁重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开展学生作文互批互评,学生不但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人翁的态度自主学习,而且可以使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在短时间内看到更多的学生作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二次修改中;另外,学生通过经常性修改同学的作文,会收获强烈的成就感,更容易学到同伴作文的表达方式、句式的运用技巧,从而激发自己的写作欲望和锻炼写作能力,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一、开展作文互批互评的有效策略

1.做好互批互评前总动员,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1)因为历来作文都是老师批改的,学生对作文互批互评会很生疏,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认为会加重自己的工作量,从而不愿投入修改中来。因此,老师要充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多角度教育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比如,笔者就用古代名人相互修改文章的例子进行引导。

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贾岛,常常为了一句诗或一个词,不惜呕心沥血。一次,他写出了《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他反复琢磨着这首诗歌,总觉得“僧推月下门”还有不妥之处,究竟是用“推”好还是“敲”好?“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一直在反复推敲的他不经意间竟闯进了大官韩愈的护卫队里。

韩愈质问他闯进来的原因,贾岛就把自己的疑惑道了—遍。

“我认为还是用‘敲好,如果门是关着的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別人家,大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夜深人静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那不是更好吗?”韩愈诚恳说道。

—语点醒梦中人。“对,对。”贾岛连连点头。

(2)同样的例子笔者也列举了好几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思想认识到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同理,学生互批互评的思想认识到位了,也就充满了乐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了。

2.做好分组,指导基本方法

(1)手指有长短,树木有高矮。一个班学生作文能力同样有所不同,要开展好作文互批互评,达到预设效果,就要做好分组,依据成员能力强弱搭配,才能做到共同协助共同提高。

“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由于学生首次互批互评,会不知所措,所以教师要悉心指导修改评价的方法、步骤。笔者是这样指导的:在完成阅读后划出好词好句,基本的字、词、句修改之后,还要依据标准做出全面的合理的评价。

(2)下面是笔者学校三年级下册作文《我做了—项小实验》的互批互评清单,修改评价内容丰富,标准合理,方向明确,操作容易,学生乐于融入活动中。

3.扎实开展好课堂互批互评活动,提高有效性

(1)学生学会了方法,老师就要指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扎实有效地开展互批互评活动,体验修改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培养写作能力。

在《小树苗的旅行》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做的。

①激情引入:“同学们,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作文互批互评可以使我们有机会读到更多同学的作文,可以使我们学会修改作文,对提高我们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就一起行动,按照要求互批互评我们的作文《小树苗的旅行》,好吗?”

②指导学习修改要求:画出好词好句,圈出错别字,修改病句,并且按照《作文互批互评清单》做出合理的评价。

③分组修改,评价。教师巡视指导。

④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互改互评后的作文及评价。

⑤教师总结。

(2)下面是笔者班级学生作文互批互评前后对比及评价。

①学生作文前后对比:

小树苗的旅行

有一(颗)种子,农夫儿子(觉得)扔掉就很浪费,农夫儿子就种下去了。一开始冒烟发芽,到了第三天(种子)发芽了,过了好多天长成了小树,(又)过几年(小树)变成了大树。农夫儿子去摘(割)稻谷,有好多稻谷没摘(割)呢。他摘(割)了好多不知道怎么运才快,如果用手那(拿)的话,就那摘(割)不完了。农夫儿子回了家,(看见)农夫王犬要砍了大树,做—辆手拖车。他们把稻谷放到(车)上运回家。稻谷收完了,农夫儿子说:“稻谷收完了,那这辆(车)(用来)干什么?(”)

(过了些日子,)农夫儿子决定拆了手拖车,她(他)想做成几辆滑板车。她(他)做这些车是接送小动物们去朋友家做客的,因为她(他)觉得小动物们总是走远路很不方便。(于是,农夫儿子将手拖车拆了做成了滑板车)。//他们没有小桌子,吃饭很不方便。她就拆了滑板车了,又做了小桌子,农夫儿子对农夫说:“我们家没有桌子吃饭,我决定做一张好看的小桌子。”农夫工人(和)儿子一起(又拆了滑板车),并将它做成了小桌子。“以后我们不用在床上吃饭了,哈哈。(”)

小桌子在农夫家里过着舒适的日子,它真想重新变为小树苗。

②学生、老师评價

同组学生在《学生作文互批互评清单》中“常规要求”评价等级为优、优、良、良、良;“本次习作要求”评价等级分别为优、优、良、良。

学生综合评价:小树苗的旅行写得清楚,真棒。这篇作文属于二类作文。

老师综合评价:作文描写具体,有丰富的想象力,可错别字较多,有些句子不通顺。小组互批互评后好多了。加油,你会行的。

三、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开展城中村学生作文互批互评的实践研究缩影。从实践看,取得了预设效果,实现了研究的目标。

1.“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学生写好作文不能仅依靠自己的仔细观察和构思,而且要反复修改,尤其是借助同伴和老师的修改。开展作文互批互评,学生会如鲁迅先生和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既可以多阅读到同伴的作文,又可以相互修改,在修改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2.“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努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是语文教学的宗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不少,而开展作文互批互评显然是重要的途径。城中村孩子虽然相比市里孩子有不足,但并非一无是处。开展作文互批互评,只要引导方法恰当并持之以恒,学生就可以张开隐形的翅膀,在语文天空里翱翔,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意义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