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寿春皇甫氏世系考订
——以唐代墓志为中心

2020-02-03 00:08吴炯炯
敦煌学辑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房皇甫刺史

吴炯炯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

寿春皇甫氏(1)近年来有关该支皇甫氏世系的研究,主要有穆渭生、耿晨《〈唐皇甫恂墓志〉考述》(成建正主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3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76-184页),王洪军、韩涛《中古皇甫氏家族世系考论》(《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37-44页),刘思怡《新见〈唐皇甫恂墓志〉考述》(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27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8年,第306-312页)等文章,主要利用墓志资料对寿春皇甫氏家族世系进行考订,囿于当时所见墓志资料,此问题尚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现存辑本《元和姓纂》中保留有该家族世系(2)[唐]林宝撰《元和姓纂》,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05页。又,[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孙望审订《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614页。。又因宪宗朝宰相、元和财臣皇甫镈(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62《宰相表中》:“(元和十三年)九月甲辰,户部侍郎、判度支皇甫镈,工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程异,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使各如故。”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13页。[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35《皇甫镈传》:“皇甫镈,安定朝那人。祖邻几,汝州刺史。父愉,常州刺史。镈贞元初登进士第,登贤良文学制科,授监察御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738页。有关皇甫镈的研究可参见黄图川《唐代的特殊财臣——皇甫镈研究》,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30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20年,第141-156页。之故,世系得以列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4)[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75下《宰相世系表五下》,第3396页。,我们据此可了解该支皇甫氏在中古时期的传承。据《宰相世系表》所叙,约在南北朝时期,该支皇甫氏南徙,著籍(5)按照中古的习惯,论其著籍,只称郡望而不称籍贯。故《旧唐书》称其安定朝那人者,盖以郡望而言,中古时人提及本人之爵里多以高门郡望为矜,虽已迁居他乡日久,仍标以旧望,此乃常事。参见岑仲勉《唐史余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29-233页。寿春。有关该支皇甫氏世系的考证,先后有岑仲勉、赵超、陶敏等前辈学者着力,根据传世史料及唐代墓志进行了考证,但是随着新出土唐代墓志的刊布,看似已经被前辈学者解决的问题,因为新材料出现,似乎又有了不同的解释和进一步探讨的可能性,因此,本文以唐代墓志为中心,重新考察该支皇甫氏的家族世系。

一、研究史回顾

有关寿春皇甫氏家族世系,原始记载主要有两种:《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学界围绕两种文献记载,展开过研究。

1.《元和姓纂》

现存《元和姓纂》辑本中所著录皇甫一姓,有“安定朝那县”“寿春”“乐陵”(6)陶敏《皇甫澈家族墓志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第68-72页)一文则对《元和姓纂》中记载的唐代中后期这支皇甫氏的家族世系进行了仔细地考证。等三支,其中以“寿春”为郡望的一支,其世系记载如下:

【寿春】称与无逸同承晋广魏太守固。固子柴,徙襄阳,后又徙寿春。唐黄门侍郎皇甫文房,兄子镜几、邻几、知常、希庄。镜几生闲。闲生岳。邻几,洗马,生憬、悰、惜、愉。洛州长史,生怿、悟。希庄生翼,尚书左丞。翼生准。镈,宰相;生焕,中书舍人,福建观察使。(7)[唐]林宝撰《元和姓纂》,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0册,第605页。又,[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孙望审订《元和姓纂(附四校记)》,第614页。

岑仲勉先生在《元和姓纂四校记》中主要利用传世唐代文献中有关该家族人物的记载,对唐前期该支皇甫氏的世系进行仔细地勘误补正,涉及皇甫文房、文亮排行、子嗣等问题则校记如下:

唐黄门侍郎皇甫文房兄子镜几邻几知常希庄。罗校云:“按‘邻’《唐表》误作‘陵’。”余按竹简斋本正作“邻”。又《新表》七五下以希庄为文房子,镜几、邻几、知常为文亮子,今《郎官柱》度中、度外有文亮,劳《考》一三云:“考《世系表》文亮弟文房,黄门侍郎,《姓纂》同。盖俱误互易其弟兄官位也。”余按文亮,仪凤三年任给事中,见《旧·吐蕃传》及《会要》九七。《白氏集》六一《皇甫镛墓志》,曾祖文房,高陵令。祖邻几,赠汝州刺史。考愉,累赠尚书左仆射太子少保。《千唐·监门卫长史皇甫慎志》:“曾祖珍义,皇歙州休宁县令、资州长史……祖文亮,皇鸾台侍郎、杨魏等四州刺史……父知常,汾、怀、汴等六州刺史,杨、洛二州长史。”合而观之,知文亮、文房之官位,碻是误易。又知邻几是文房子,知常是文亮子,《姓纂》、《新表》,各有舛误。以余揣之,镜几、邻几以“几”为联名,或同是文房之子;希庄或是文亮之子;然是否仍待史料证实也。慎为知常第三子,今《新表》未载,卒开元十九年,年卌有□。《千唐》永淳元年《张达志》:“洛州司马皇甫亮,君之本部。”(8)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1年,第432页。又,[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孙望审订《元和姓纂(附四校记)》,第614-615页。

岑仲勉先生经过仔细比对,认为在皇甫文房与皇甫文亮兄弟之世系与官职上,并不能简单的判定是《姓纂》或《宰相世系表》错误,而是两者都有问题。

陶敏先生在《元和姓纂新校证》中,在岑氏《四校记》基础上,利用新见《皇甫文亮墓志》《皇甫翼墓志》等唐代皇甫氏人物墓志,将《姓纂》原文校正作:

【寿春】称与无逸同承晋广魏太守固,固子柴,徙襄阳,后又徙寿春。唐黄门侍郎皇甫文亮,兄子镜几、邻几。文亮子知常、希庄。镜几生恂。恂生岳。邻几,洗马,生憬、悰、愔、愉。知常,洛州长史,生怿、悟。希庄生翼,尚书左丞。翼生准。镈,宰相;生焕,中书舍人、福建观察使。(9)陶敏遗著,李德辉整理《元和姓纂新校证》,辽宁:辽海出版社,2015年,第225-226页。

2.《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限于采录原则,除去叙录皇甫氏先祖世系外,《宰相世系表》中仅有皇甫镈所在寿春皇甫氏家族7代23人之世系,至于《姓纂》中“安定朝那县”和“乐陵”两支则不载。

皇甫氏出自子姓。宋戴公白生公子充石,字皇父。皇父生季子来,来生南雍垂夬,以王父字为氏。垂夬六世孙孟之,孟之生遇,避地奔鲁。裔孙鸾,汉兴,自鲁徙茂陵,改“父”为“甫”。裔孙晋广魏太守固,生柴,徙襄阳,后又徙寿春,裔孙珍义。(10)[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75下《宰相世系表五下》,第3396页。

珍义,资、建二州刺史。文亮,高陵令。文房,黄门侍郎。镜几。邻几,太子洗马。知常,洛州、扬州长史。希庄,麟台郎。恂。憬。悰。愔。愉。怿。悟。翼字谋安,青州刺史。岳。嵒。镛字龢卿,太子少保。镈,相宪宗。准。璥。珧。珪字德卿。蕴字待价。

罗振玉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补正》中,检出《皇甫慎墓志》,对寿春皇甫氏世系与人物进行补正。(11)罗振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补正》,收入氏著《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8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658页。

周绍良先生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校异》中,检得白居易撰《唐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镛)墓志铭》(12)[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772-3775页。[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970-1974页。一种,将该志与《宰相世系表》所载皇甫氏得姓缘由、寿春皇甫氏世系等内容进行对勘校异。(13)周绍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校异》,收入氏著《绍良文集》中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93页。

赵超先生集中《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补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校异》《元和姓纂四校记》相关内容,又检得《大唐故征士皇甫君(镜几)墓志铭并序》,确认皇甫镜几为皇甫文房子,认为“实际上是《新表》误易文房、文亮二人位置,致使以下子弟俱误”,重订该支世系如下表:(14)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971-977页。

珍义。文亮。文房。知常。希庄。镜几。邻几。怿。悟。慎。翼。恂。憬。悰。愔。愉。准。岳。嵒。镈。镛。珪。璥。珧。蕴。

王洪军、韩涛先生在《中古皇甫氏家族世系考论》(15)王洪军、韩涛《中古皇甫氏家族世系考论》,第37-44页。一文中利用《皇甫文亮墓志》《皇甫镜几墓志》《皇甫慎墓志》《皇甫镛墓志》,对《宰相世系表》所录世系进行了补正。但是没有参考岑仲勉、陶敏、赵超等先生的研究成果。

此外,清代学者劳格、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中针对皇甫文亮,也是利用白居易撰《皇甫镛墓志》,对《宰相世系表》《姓纂》中的讹误提出自己的看法:

《新表》皇甫氏:资、建二州刺史珍义子文亮,高陵令。《白氏文集》七十《唐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铭》:曾祖文房,高陵令。考《世系表》文亮弟文房,黄门侍郎。《姓纂》同。盖俱误,互易其弟兄官位也。(16)[清]劳格、赵钺著,徐敏霞、王桂珍点校《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664页。

二、寿春皇甫氏人物墓志辑录

唐人墓志,是推进唐史研究的重要新材料之一,其学术价值尤为重要。寿春皇甫氏父子、夫妻、兄弟墓志同时出土,尤为难得,可以用新材料来验证前人的研究,也可以推进研究的深度,拓展研究的广度。现著录相关人物墓志如下(17)本文所利用寿春皇甫氏相关人物墓志,在不同墓志结集类图书中已有录文,为避免行文繁复冗长,围绕本文主题及论述需要,仅迻录与志主世系、婚姻、子嗣等相关部分内容。:

1.文明元年八月五日《大唐故征士皇甫君(镜几)墓志铭并序》:

君讳镜几,字晤道,安定朝那人也。曾祖仲延,随南顿县令。祖珍义,皇朝朝散大夫、资州长史。父文房,皇朝朝散大夫、太子舍人、洺州司马……麟德二年三月廿五日终于私第,春秋廿三。夫人琅邪王氏……嗣子恂……粤以文明元年岁次甲申八月五日,同迁祔于洛阳邙山西原先君茔,礼也。(18)拓片图版见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编《千唐志斋藏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347页;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7册,第9页;洛阳古代艺术馆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册,第103页。拓片图版及录文见毛汉光《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第10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9年,第333-335页。录文见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文明〇〇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19页;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2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287页;周绍良总主编《全唐文新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1册,第14464页。

2. 文明元年(684)八月五日《大唐故朝散大夫太子舍人洺州司马皇甫公(文房)墓志铭并序》:

公讳文房,字大心,安定朝那人也。曾祖明,梁豫章太守、武陵内史、建昌侯、平越中郎将,赠梁州刺史。祖仲延,随陈留、南顿二县令。父珍义,随右屯卫兵曹参军,皇朝蓼州刺史,降授海州司马、歙州休宁县令、朝散大夫、湖州司马、资州长史、上轻车都尉……以文明元年岁次甲申二月廿四日,薨于官舍,春秋六十三……弟魏州刺史,清平县男文亮……嗣子郓州司法邻几、右骁卫兵曹希庄……以其年八月庚辰朔五日甲申,归厝于洛阳邙山之西原,礼也。(19)拓片图版见赵君平、赵文成编《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二〇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第258-259页;齐运通编《洛阳新获七朝墓志》一〇三,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03页。拓片图版及录文见郭茂育、赵水森编著《洛阳出土鸳鸯志辑录》,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第27-28页。

3.垂拱四年(688)十月二十四日《唐故朝散大夫太子舍人洺州司马皇甫公夫人河东县君裴氏(皇甫文房妻)墓志铭并序》:

夫人,河东闻喜人也……以大唐垂拱三年,从第十子雍州好畤县丞之任,终于长安永嘉里之私第,春秋六十有六。粤以四年十月廿四日,合葬于河南县北邙金谷原司马府君之茔,礼也。有子邻几、知常、希庄等。(20)拓片图版见《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二一四,第273-274页;《洛阳新获七朝墓志》一〇七,第107页。拓片图版及录文见《洛阳出土鸳鸯志辑录》,第29-30页。

4.垂拱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唐故中散大夫楚邓陇魏四州刺史鸾台侍郎清平县开国男皇甫公(文亮)墓志铭并序》:

公讳文亮,字孔章,其先安定人,代为西州著族……高祖望,梁南徐州刺史。曾祖明,梁豫章太守、建昌侯……祖仲延,随南顿县令……考珍义,随右屯卫兵曹、寿州霍丘县令,皇朝湖州司马、资州长史……以垂拱三年八月,将之邓城,途经洛邑,薨于尚贤里之私第,春秋六十有四……粤以垂拱四年十月廿四日,迁厝于河南县邙山之北原,礼也。嗣子知常。(21)拓片图版见赵君平、赵文成编《河洛墓刻拾零》一〇五,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127页。拓片图版及录文见赵文成、赵君平编选《新出唐墓志百种》,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第50页。

5.开元十五年(727)八月二十日《唐故殿中少监锦州刺史皇甫(恂)墓志铭并序》:

6.开元十九年(731)四月七日《巨唐故□□门卫长史安定皇甫公(慎)墓志铭并叙》:

公讳慎,字慎,其先安定朝那人也……曾祖珍义,皇歙州休宁县令、资州长史……祖文亮,皇鸾台侍郎、杨魏等四州刺史……父知常,汾怀汴等六州刺史、杨洛二州长史……公即杨州府君之三次子也……以开元十九年三月二日,告终于京兆通义坊之客舍,春秋卌有□,无后。(23)拓片图版见《千唐志斋藏志》,第704页;《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23册,第47页;《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10册,第22页;录文见《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三二四,第1381页;《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486页;《全唐文新编》,第22册,第15069页。

7.开元二十三年(735)十一月十日《大唐故蒲州河东县令杨公夫人安定皇甫氏(淑)墓志并序》:

夫人讳淑,字慎,安定人也……曾祖珍义,皇朝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宾客。祖文房,洺州刺史。父邻几,豫州刺史。(24)拓片图版及录文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新入藏墓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63、265页。

8.天宝元年(742)十月二日《唐故青州刺史赠荥阳太守皇甫君(翼)墓志铭并序》:

君讳翼字孟友,安定朝那人也……烈祖珍义,皇朝蓼、建二州刺史。大父文房,洺州司马。考希庄,麟台郎,赠礼部郎中……以开元廿九年十一月十七日薨于东莱郡馆,享年五十六。制荥阳太守,以天宝元年十月二日葬于洛阳县北邙山清风乡诸葛村之南岗,礼也……子准,前秘书正字。(25)拓片图版见《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四九四,第631-632页。有关墓志之介绍均参考编者之介绍及所刊图版。拓片图版及录文见毛阳光、余扶危主编《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一五五,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第310-311页。有关皇甫翼的记载还可参见张忱石《唐尚书省右司郎官考》,北京:中华书局,2020年,第832-824页。

除上录墓志之外,在传世文献中也有寿春皇甫氏人物墓志一种。开成元年(836)十月三日《唐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镛)墓志铭并序》:

公姓皇甫,讳镛,字龢卿……五代祖珍义,资、建二州刺史。曾祖文房,高陵令。祖邻几,赠汝州刺史。考愉,累赠尚书左仆射、太子太保。妣洛阳贾氏,赠姑臧郡太夫人……公先娶博陵崔氏,后娶范阳卢氏。二夫人皆有淑德,先公而殁。有二子:曰璥、曰珧。一女,适太原王諲。以开成元年七月十日,寝疾,薨于东都宣教里第,享年七十七。皇帝废朝一日。是岁十月三日,用大葬之礼,归全于河阴县广武原,从太保府君先茔,以卢夫人合祔焉。(26)[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3772-3775页。[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第1970-1974页。

三、寿春皇甫氏世系相关问题考证

《姓纂》《宰相世系表》中有关寿春皇甫氏家族世系的记载虽有明显因袭之处,也有相互矛盾之处,由于其他传世文献的缺乏,前辈学者、当代学人多依据不断出土的唐人墓志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家族相关世系及人物关系进行补订。因为唐代墓志的刊布及利用具有实效性,岑仲勉、陶敏、赵超、王洪军等先生依据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已经对《姓纂》《宰相世系表》不见收载的前代世系问题、皇甫文房与文亮兄弟的排行问题、两人的子嗣问题等等进行过考订,一定程度上对该家族世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对合理地解释。我们在前贤工作基础上,综合利用上引墓志材料,继续对中古寿春皇甫氏家族世系进行补订、人物关系进行考辩。

1.皇甫珍义之前世系之补入问题

《姓纂》所叙寿春皇甫氏世系开始于皇甫文亮,之前数代阙而未载。《宰相世系表》只说该支皇甫氏是东晋广魏太守皇甫固之子皇甫“柴,徙襄阳,后有徙寿春,裔孙珍义”,珍义乃文亮之父,对珍义以上数代亦阙载无闻。前列墓志所叙世系中,恰好有皇甫珍义以上数代世系信息,可资补证。

《皇甫文房墓志》:“曾祖明,梁豫章太守、武陵内史、建昌侯、平越中郎将,赠梁州刺史。祖仲延,随陈留、南顿二县令。父珍义,随右屯卫兵曹参军,皇朝蓼州刺史,降授海州司马、歙州休宁县令、朝散大夫、湖州司马、资州长史、上轻车都尉。”

《皇甫文亮墓志》:“高祖望,梁南徐州刺史。曾祖明,梁豫章太守、建昌侯……祖仲延,随南顿县令……考珍义,随右屯卫兵曹、寿州霍丘县令,皇朝湖州司马、资州长史。”

《皇甫镜几墓志》:“曾祖仲延,隋南顿县令。祖珍义,皇朝朝散大夫、资州长史。父文房,皇朝朝散大夫、太子舍人、洺州司马。”

《皇甫恂墓志》:“梁武陵内史、建安侯明五代孙,隋南顿令仲延玄孙,皇陵州刺史珍义曾孙,太子舍人、洺州司马文房孙,征君镜几子。”

综合以上墓志所载,可将该支皇甫氏世系上溯至南朝梁。梁南徐州刺史皇甫望生梁武陵内史、建安侯皇甫明(27)王洪军、韩涛《中古皇甫氏家族世系考论》录作“皇甫朋”,不确。,皇甫明生隋陈留、南顿县令仲延,皇甫仲延生资州长史珍义。

2.皇甫文房、皇甫文亮兄弟雁序问题

根据前引《皇甫文房墓志》《皇甫文亮墓志》所载,皇甫文房“文明元年岁次甲申二月廿四日薨于官舍,春秋六十三”,可推知其生于武德五年(622)。皇甫文亮“垂拱三年(687)八月,将之邓城,途经洛邑,薨于尚贤里之私第,春秋六十有四”,可推知其生于武德七年(624),两人相差两岁。岑仲勉先生考证,《宰相世系表》中有关兄弟之间的排行,并非严格按照由右至左依次递减,但是赵超先生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认为“实际上是《新表》误易文房、文亮二人位置,致使以下子弟俱误”(28)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第975页。,《姓纂》及《宰相世系表》将文亮与文房的官职互换,以文亮为兄居长,文房为弟居幼其实并不确切。从上引二人的墓志可推知两人的生年,《姓纂》的讹误是将“文亮”,误作“文房”,应正作“唐黄门侍郎皇甫文亮,兄子镜几、邻几、知常、希庄”。与其弟文亮相比,文房虽然年长,但官位不显,仅仕至洺州司马,故林宝在《姓纂》中并未将其列入。假如是“互易其弟兄官位也”,只是说明两人的兄弟雁序排行无误,只是官职互换了。从两人的墓志记载可知,两人在《宰相世系表》中的排行,及所处位置是有问题的,而官职是没有问题的,应该将《宰相世系表》中两人进行对调。

3.皇甫文房、皇甫文亮兄弟子嗣问题

皇甫文房、皇甫文亮两人的子嗣情况,主要牵涉皇甫镜几、皇甫邻几、皇甫知常、皇甫希庄等四人。因《姓纂》与《宰相世系表》记载有分歧,墓志中记载也有矛盾,故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岑仲勉先生在《四校记》中根据当时所能见到的墓志材料,进行推测,“以余揣之,镜几、邻几以“几”为联名,或同是文房之子;希庄或是文亮之子;然是否仍待史料证实也”,说法较为谨慎。赵超先生因袭岑说,并采入《集校》之中。王洪军先生依据墓志材料,认为镜几、邻几、希庄为文房子,知常乃文亮子。陶敏先生在《元和姓纂新校证》中亦沿用岑说校证《姓纂》原文。刘思怡先生在《新见〈唐皇甫恂墓志〉考述》一文中一仍岑说之旧。真实情况如何?试论如下:

皇甫镜几,《姓纂》《宰相世系表》有载,据前引《皇甫镜几墓志》所载,乃皇甫文房之子,在麟德二年(665)三月二十五日先于其父、母而卒,年仅二十三岁,并于文明元年八月五日与其父同日而葬,故《皇甫文房墓志》《裴氏墓志》均未记载。

皇甫邻几,除《姓纂》《宰相世系表》外,《皇甫文房墓志》《裴氏墓志》《皇甫淑墓志》《皇甫镛墓志》均明言为皇甫文房之子。

皇甫知常(29)郁贤皓先生据《皇甫慎墓志》考出宋之问《为皇甫怀州让官表》《送怀州皇甫使君序》(《全唐文》卷240、24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429-2430、2437-2438页)二文中之“皇甫怀州”即皇甫知常,并非岑仲勉先生所推测的皇甫恡,详参郁贤皓《论唐代文史的微观综合研究》,收入氏著《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3卷《唐代文史考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44-1045页。,到底为何人之子,尚无定论。据前文“皇甫文房、皇甫文亮兄弟雁序问题”考证,已经明确皇甫文房、皇甫文亮排行,并将《姓纂》中“唐黄门侍郎皇甫文房,兄子镜几、邻几、知常、希庄”一句校正为“唐黄门侍郎皇甫文亮,兄子镜几、邻几、知常、希庄”,这样看来,皇甫知常乃皇甫文房之子。但是,为何知常会在《皇甫文房墓志》中阙载?为何在《皇甫文房妻裴氏墓志》中记载“有子邻几、知常、希庄等”,在与裴氏同年同月同日迁厝归葬的《皇甫文亮墓志》中又有“嗣子知常”的叙述呢?我们认为,知常是文房与裴氏之子,或许因为文房子嗣较多,如《裴氏墓志》所言“以大唐垂拱三年,从第十子雍州好畤县丞之任,终于长安永嘉里之私第,春秋六十有六”,说明文房与裴氏育有多子,至少十人。而文亮则子嗣单薄,可能在文房生前已将知常过继给文亮,因而在家族男性成员墓志中已经将知常作为文亮之子看待,故在《皇甫文房墓志》中描述子嗣情况时未将其纳入,在《皇甫慎墓志》中也称“祖文亮,皇鸾台侍郎、杨魏等四州刺史……父知常,汾怀汴等六州刺史、杨洛二州长史”。而在《裴氏墓志》中描述子嗣情况时,因知常为其所育,仍将知常统计在内。

皇甫希庄,在墓志中均明言其为文房与裴氏之子,只有《宰相世系表》将其列作文房之子,原因何在?中国传统“旁行斜上”式著录谱系,虽然眉目清晰,但因一格之左、右、上、下均可能是空格,因此在传抄过程中,极容易误抬、误下、误左、误右。我们认为希庄与知常均为文房之子,两人应居同行,各占一列,希庄为弟,居兄知常之后,其上本为空格。而文亮为文房之弟,当在文房一系人物全部录完之后另起一列与文房同行占格,修《宰相世系表》之时,文亮以降世系阙而无闻,故其下均为空格,在《宰相世系表》传钞过程中,极易将文亮误右一列,使得文亮与希庄原为叔侄,却误作父子。同样也可以作为《姓纂》“唐黄门侍郎皇甫文亮,兄子镜几、邻几、知常、希庄”一句在《宰相世系表》中的真实反映。

四、寿春皇甫氏一支世系重列

望,梁南徐州刺史。明,梁豫章太守、建昌侯仲延,隋南顿令。珍义。文房,高陵令。文亮,黄门侍郎。镜几。邻几。知常。希庄。恂。憬。悰。愔。愉。怿。悟。慎。翼。岳。峦。嵒。己山。镈。镛。珪。璥。珧。蕴。

猜你喜欢
文房皇甫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赖海鸣
文房四宝
《文房之物》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赵晶、皇甫舟楠设计作品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公事公办,私事私办
文房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