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的茶乐人生

2020-02-04 08:04孟乔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李叔同德性文艺

摘 要: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法名演音,號弘一。作为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有《送别》一曲为世所知。在李叔同的人生中,茶、乐均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二者,前为其人生所爱,是其“器识为先”文艺观念的形成助因之一,对该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后为其展现与宣扬文艺观念的重要手段。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中,体现着“德性修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李叔同 茶 乐 文艺观

中国近现代音乐家李叔同是学堂乐歌的倡导者,也是我国最早以五线谱作曲、最先将西洋音乐引入师范音乐课之人。许常惠先生在其1982年出版的《近代中国音乐史话》一书中将其生平所做之事评价为“‘开天辟地的创举”,秦启明在《李叔同音乐集》中也评价其为“中国西洋艺术的‘先驱者、开拓者、播种者——‘中国近代艺术之父”a。 李叔同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丰富绚烂、博涉多优,李叔同是文艺领域的多面手。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书法篆刻,乃至诗词文学,他都有着相当的造诣。这些艺术成就与其重视“器识”与“德性修养”的文艺观密不可分。本文将从李叔同与茶之渊源谈起,论述其文艺观的形成与实践,并阐释该观念的现实意义。

一、 茗人李叔同

茶,作为中国传承千年的饮品,其品、赏、烹、饮等过程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性,形成了一系列茶文化。千年以来,中国人将茶视为集物质与精神于一体的复合形态。“茶德”更是经过了几千年积淀,被历代文人雅士所推崇。唐代茶学家陆羽(733 —804 )在其著《茶经》中就提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b阐述了茶与品茶人德性修养之间的关系。而李叔同正是在长久的品茶岁月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茶文化的熏陶,陶冶了性情,提升了修养,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若论及李叔同爱茶之根源,便要提到其出生地——天津19世纪末的茶文化。那时在天津,无论是码头街巷的贩夫走卒,还是城里的名流权贵,每日饮茶可谓生活常事。据记载,作为当时北方最大的茶销区,天津最负盛名的茶庄“正兴德记”,曾最多销售茶叶“达到330多万斤,约合1650吨”c。大量的茶销足以见得天津茶产业之繁荣。出生于这样的城市,李叔同养成喝茶的习惯,拥有品茶上的诸多造诣,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天津是李叔同与茶的缘起之地,那杭州便是他与茶结下深厚感情的地方,甚至在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剃度成为“弘一法师”)上,茶也是潜移默化的助因。在李叔同所写的《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一文中,曾提到自己在杭州时期品茶与出家的经历,在他还未去日本留学前,就曾一个人跑去杭州品茗:“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d那时茶给他的印象比佛法更为深刻。随后,李叔同负笈东渡,于1912年学成归国后,受聘来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称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音乐、图画课教师,期间他更是茶馆常客:

第二次到杭州是民国元年的7月……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楼上吃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e

独饮有趣,与友同饮趣味更甚,他曾与好友夏丏尊、姜丹书三人夜游西湖,并作《西湖夜游记》:“乃如湖上某亭,命治茗具。又有菱芰,陈粲盈几。短童侍坐,狂客披襟,申眉高谈,乐说旧事……”f记述了以茶会友的乐趣。

随着对“静”“清”“真”的向往,李叔同也开始对佛法感兴趣,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他对茶更加热爱,这甚至成为他每日生活不可或缺之物。在虎跑寺的断食期间,他曾试验各种饮茶的方式,其《断食日志》中载:

十一月廿二日,决定断食。到虎跑携带品……番茶(日本绿茶),龙井,花茶若干,镜。

三日,晴和,五十二度。……饮梅茶二杯。

六日,晴暖,晚半阴,五十六度。……三时醒,心跳胸闷,饮冷水橘汁及梅茶一杯。……八时饮梅茶一杯。

九日,晴,四十九度。……拥衾饮茶一杯,食米糕三片。

十六日,晴,四十九度。……晨饮红茶一杯,食藕粉,芋。g

虎跑寺的泉水清冽而稠,以其烹茶甚佳。在断食结束后不久,1918年,李叔同就在虎跑寺出家。在此后的二十多年僧侣生涯中,他对茶依旧情有独钟。

李叔同晚年许多时间是在福建度过的。福建,茶山遍地,茶园景色宜人,他对这里的生活环境一往情深。与挚友往来时,多互赠茶叶。直到1942年圆寂于泉州,世寿62岁。他的漫漫一生,始终没有离开茶。

长期侵染于中国优秀的茶文化之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李叔同的道德修养与人生境界。而“茶德”中对品茶之人修身养性、涵养德行的要求,也与其文艺观产生了巧妙的共鸣。茶以养德,德现于艺,“德”成为连接李叔同茶乐人生的重要一环,而重视“器识”与“德性修养”,也成为贯穿其一生的文艺观。

二、“器识为先”文艺观的形成

“器识为先,文艺为后”是李叔同终生笃信服膺的文艺观念。这一理论最早出自唐代刘肃所撰的《大唐新语》:“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也。”h “器识”一词,在《国语词典》中阐释为气度才识,意即学习文艺的人首先应陶冶身心,培植超凡的见识、情怀与节操。这种将艺术家德性伦理素质的陶养夯实作为艺术创作基础条件的看法,体现了李叔同注重“品行修养”的文艺观,也体现了其深厚广博的德性伦理思想。这种文艺观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的生活中经过多年思索形成的。

在少年时期,李叔同就关注到人性品格的重要性。1895年,他以“文涛”之名,考入天津文昌宫的辅仁书院学习时,就曾亲手抄录过 “恒麓书院”教书先生对诸生的《临别赠言》中的“读书之士,立品为先”一句,可见他与重“器识”、重品德的观念素有濡染。1898年春,在其第二次入天津县学应考时撰写的《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一文中,则明确提出了“器识为先,文艺为后”的观点,他于该篇末尾处写道:

盖以士为四民之首,人之所以待士者重,则士之所以自待者益不可轻。士習端而后乡党视为仪型,风俗由之表率。务令以孝悌为本,才能为末。器识为先,文艺为后。i

在明确提出这一观点后,1905年,在其著《图画修得法》一文中,他进一步以美术为例,阐述了“器识”与“文艺”的关系:

若夫发挥审美之情操,图画有最大之伟力,工图画者其嗜好必高尚,其品性必高洁,凡卑污陋劣之欲望,靡不扫除而淘汰之,其利于宗教教育道德上尤为著,此图画之效力关系于德育者也。j

一方面,他提出了“文艺”对培育人的品性的重要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在自己编著的《国学唱歌集》序言中,指出了当时社会上“乐”与“德”的问题:“乐经云亡,诗教式微,道德沦丧,精力爨摧。” k并于次年《音乐小杂志》上发表的序文中提到了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即发挥音乐的社会功用:“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的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欤!” 在后文的《乐圣比独芬传》中,李叔同不仅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与音乐才能,更强调了他“天性诚笃”的优秀品质。可见在他看来,“器识”是人才之根本,音乐家只有拥有德性修养,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

“器识为先,文艺为后。”李叔同终其一生以此作为育人育才之宗旨、为人为艺之圭臬。百年以后,其文艺作品尤为世人崇重,其品格操守更为世人景仰,足可视之为德性伦理观念见之于文艺创作深刻影响的典范明证。

三、文艺观的实践

“器识为先,文艺为后”不仅是李叔同音乐教育理念的核心,亦是其音乐创作理念的核心,并一直贯穿于他的音乐生活中。他曾对该句话给予具体的解释,即“君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也就是说,文艺工作者应首重人格修养,再谈文艺创作,品性与德,成了优秀作品的先决条件。

1.教学活动中的实践

从李叔同于1911年自日本学成归国,到1918年梯度为僧的7年里,他的绝大多数时间与经历都奉献给了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他先后于上海城东女学、浙江第一师范(原称江浙两级师范)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主教音乐和美术。尤其是在浙一师从事音乐教育活动的期间,他将“人格教育”与“艺术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根据其学生丰子恺的回忆,李叔同曾不止一次耐心地将这一文艺观传递给他们:

李先生……宿舍里的案头,常常放着一册《人谱》,这书的封面上,李先生亲手写着“身体力行”四个字,每个字旁加一个红圈……后来李先生当了我们的级任教师,有一次叫我们几个人到他房间里去谈话,他翻开这册《人谱》来指出一节给我们看。唐初,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有盛名,人皆期许其贵显,裴行俭见之,曰: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章,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m

从上述史料可见,李叔同不仅严于律己,拥有认真严格的治学态度,而且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德性修养为学生做榜样。这种教育方式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十分触动,并且愈发敬爱自己的导师。这种“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观念给他的很多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丰子恺也曾提到李叔同自己对这句话的解释与升华:

他红着脸,吃着口,把“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意义讲解给我们听,并且说明这里的“贵显”和“享爵禄”不可呆板地解释为做官,应该解释道德高尚、人格伟大的意思。“先器识而后文艺”,译为现代话,大约是,“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更具体地说:“要做一个好文艺家,必先做一个好人。”

可见李先生平日致力于话剧、绘画、音乐、文学等文艺修养,同时更致力于“器识”修养。他认为一个文艺家倘没有“器识”;无论技术何等精通熟练,亦不足道,所以他常诫人“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n

总而言之,李叔同重视“德性修养”的文艺观,不仅对学生们影响至深,就是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也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正是在这一思想的驱动下,他的学生继承了老师的道路,如画家丰子恺、李鸿梁、潘天寿,音乐教育家刘质平、吴梦非、吕伯攸等,均成了一代才德兼备的艺术家,为中国近现代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创作中的实践

作为音乐家,李叔同一生共创作了70余首的学堂乐歌。这些填词乐歌多选用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其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自度曲中的歌词亦是隽永秀丽,语调抑扬顿挫,与音声相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在这些作品中,亦展现着他的文艺观念:

(1)怀国忧民之曲:例如《祖国歌》《我的国》《隋堤柳》等,希望能通过这些歌曲达到“琢磨社会道德,促社会之健全”之功用。其中《祖国歌》一度激发了当时学生的爱国热情。

(2)陶冶性情之曲:例如《清凉歌集》等,歌词以简洁的意象和语汇传达佛教的核心修持内容,即戒、定、慧三学,以此来助听者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曲,例如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亦是有普及中国优秀文化、陶冶公众情操之用。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着李叔同的文艺观,也是其宣扬自己文艺思想的重要手段,他的作品中映射着茶文化所包含的中庸、俭德、养气、品味,乃至“怡”“清”“和”“真”。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德性修养”的提倡与传递,也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宣扬。

四、结语

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 “德艺双馨”一词在新时代的强调,可见李叔同的文艺观至今仍然光彩熠熠。

有艺无德不立,有德无艺不行,“德”与“艺”成了衡量音乐工作者的标杆。如今,随着各大音乐学院的繁荣与兴盛,专业的艺术人才已不再稀缺。只有重视“德性修养”,才能培养出新一代“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佛学家赵朴初先生对李叔同一生的评价是:“无尽珍奇尽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粗观李叔同的茶乐人生,我们可以感知老艺术家宝贵的思想财富。无论是李叔同的作品还是其深厚的修养,都是如今音乐工作者的榜样。文艺是一片高尚的精神领地,文艺家就是这片领地的守护神。只有如李叔同一般,以自身德性的力量感召人,以艺术魅力感染人,文艺的精神才能延续。 a 秦启明:《李叔同音乐集》(修订本),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前言部分第3页。

b 王西萌编辑:《陆羽茶经》,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版,第20页。

c 参见虞冬青:《记中华老字号企业“正兴德”》,《天津经济》2002年第4期,第58页。

de 李叔同:《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出版参考》2005年第6期,第36页,第160页。

f李叔同:《西湖夜游季》,刘磊主编:《李叔同精品文集》,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160页。

g 李叔同:《断食日志》,张耀南编:《李叔同谈艺录》,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h 〔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3页。

i 李叔同:《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李叔同文学精品选》,现代出版社2018年版,第45页。

j 李叔同:《图画修得法》:《李叔同文学精品选》,现代出版社2018年版,第47页。

k 李叔同:《国学唱歌集·序》,秦启明:《李叔同音乐集》(修订本),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

l 李叔同:《音乐小杂志·序》,秦启明:《李叔同音乐集》(修订本),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mn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弘一大师全集》(第十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71页,第272页。

作 者: 孟乔,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李叔同德性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弘一法师的账单
李叔同谈“咸与淡”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李叔同的一个动作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