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乡艺葩
——记丰宁满族自治县剪纸艺术家张冬阁先生

2020-02-06 01:48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满族国画剪纸

丰宁,寓意“丰阜康宁”,乃乾隆皇帝御赐。丰宁地处燕山与蒙古高原的衔接部,属于北温带,四季分明,无霜期较短。过去东北地区的老百姓为了防雪都把窗户纸糊在木棂外,丰宁虽与东北相邻,但冬日雪少,故窗户纸就都糊在了里边儿。为了增加窗户纸的抗风强度,还要剪一些纸条儿以交叉状或者其他几何图形粘在窗户纸上,慢慢地,聪明的丰宁人把自然界的花鸟鱼虫剪作装饰纸条儿贴在窗户纸上,五彩缤纷的剪纸窗花由此诞生了!每到春节,丰宁人都要大扫除,贴上新剪的窗花儿,借以烘托新年的喜庆气氛,这就是丰宁剪纸的由来。

我国剪纸的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西北剪纸淳朴浑厚,江南剪纸妩媚流畅,广东剪纸金碧辉煌。承德市丰宁县剪纸,在凸显河北剪纸风格的同时,又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满乡风情。丰宁剪纸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构图以线为主,面为辅,富于变化,玲珑剔透,曲线流畅。丰宁剪纸的制作流程包括设计图案、画墨稿、钉彩纸、雕刻等步骤,多采用宣纸。宣纸纤维柔软,纸张薄,有拉力,有韧性,也便于染色。丰宁剪纸包括单色剪纸、点染剪纸、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单色剪纸是用单色宣纸剪成的作品;点染剪纸是用白色宣纸剪成,然后用不含胶的颜料上色。品色的调制很有讲究,先用水泡开,再加酒,以增加颜色的渗透性,然后在一沓剪纸的反正两面同时上色;填色剪纸是先将图案剪好,然后将其轮廓勾勒在白色底版纸上,在需要着色的部位上色,最后再将剪纸扣在上面即可;复色组合剪纸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它是按照图案中不同部分的用色需要,用不同颜色的宣纸分别剪出后拼贴而成。

丰宁是满族聚居县,许多剪纸艺人都是满族人,所以,丰宁剪纸从题材到内容,都具有浓郁的满乡风情。如人物服装上多用挽袖花、胸襟花、帽花、鞋花等满族服饰点缀,按用途分则有门帘走水花、飘带花、桌围花、龛前吊签、枕顶等,凸显了满族人的生活特点。即使在满汉文化长期融合之后的今天,丰宁剪纸中的“满味”仍旧活灵活现,独树一帜。丰宁剪纸是满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刻画细腻,典雅艳丽,追求自然,题材广泛,花鸟鱼虫、树木山石、劳动生活场景皆有,多以窗花、棚花、葫芦、卦签、喜花、寿花等形式出现。每幅剪纸都有寓意:牡丹、白头翁相配称“富贵白头”;菊竹配以鹌鹑称“居住平安”;佛手、石榴、桃象征“福、禄、寿”——“三多”;喜鹊与梅花同时出现于画面意味着“喜上眉梢”;蝙蝠与“遍福”谐音,用5 个蝙蝠表现“五福临门”;一个瓶子中插着三枝戟便是“平升三级”;大白菜里蹲着一个小孩,表示“多子多财”;玉米、小麦、谷穗、高粱、大豆装满箩筐则象征着“ 五谷丰登”……清末民初,丰宁剪纸进入繁盛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形式和内容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1960年后进入低谷。1982年后,随着以张冬阁先生为首的剪纸艺术家的出现,丰宁民间剪纸队伍重新建立,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并在海内外展出,反响强烈,效果斐然。1993年,丰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张冬阁先生1945 年出生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后街,祖籍河北饶阳,满族人。他从小喜欢看母亲剪“花”,不过当时他并不喜欢剪纸,而是喜欢画画。1961年参加高考,虽然考取了一所不错的学校,但是,加在一起每月十几元的学费与生活费却让16 岁的少年茫然无措,这些钱对于当时他的家庭来说几乎就是一年的花费,他不想让捉襟见肘的家庭再承担沉重的经济压力。他挥泪撕掉了录取通知书,到一家工厂去当了一名临时的锅炉工。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劳累工作,并没有让他丢失梦想。业余时间,他全部用来画画,没能力买绘画材料,就用木炭做墨,用别人扔掉的旧报纸、废账本、包装纸来临摹《芥子园画谱》。十几年过去了,张冬阁以他的执着、坚强、天赋和响当当的国画作品赢得了县文化部门领导的认可,被调入县文化馆工作。他的多幅国画作品也相继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大奖。为了抢救濒临绝境的丰宁剪纸艺术,光大发扬满族文化,1974 年,县里组织了剪纸文化普查工作,张冬阁参与了这项极具远见卓识并对他影响深远的工作。他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搜集剪纸珍品,挖掘剪纸艺术根源,厘清满族文化的发展脉络,发现和培养民间艺人,也逐渐认识、迷恋并钟情于这项丰宁的传统珍艺。靠着扎实的美术功底,他将从绘画中获得的创作灵感,充分运用在剪纸的构图上,以使自己的作品创意新颖,画风精美,较他人的剪纸作品更加形象生动、丰富多变,在业界颇受好评。经过他不懈的努力,丰宁民间剪纸这一艺术瑰宝慢慢走出了大山,走向全国,享誉世界。如今,这一盛开在刀剪之下的艺术奇葩,已经成为丰宁县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为这个经济尚欠发达的山区小县赢得了不小的声誉。

为了不断探索、研究和发展丰宁剪纸,张冬阁在技法创新上下足了功夫。丰宁剪纸分为刻、剪两种,如今以刻居多,这样可以提高制作效率。过去用剪子剪,一次最多能剪六七张,现在用刀刻,一次就能刻出三四十张。其表现常常运用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的形象和吉祥文字,以民谚、古俚语、传说故事为题材,通过直接、借喻、谐音、夸张、联想等手法,借以表达自己的祈望。为了研究人物造型,张冬阁先生在传统戏剧中发掘灵感,他赏鉴过的折子戏有100 多场,仔细琢磨如何借鉴以期使剪纸人物更加完美。他尝试在刻画人物时,将人物的鼻子连着嘴,嘴呈三角形,反面人物则作大面积留白处理,没有鼻子、嘴,在服装的曲线和内饰图案上也力求多变。在刀刻过程中,他更是不拘一格,别出心裁。别人垫彩纸多用蜡板,可他却用玻璃,这样刻出的刀痕干净利索,避免刻时宣纸往下塌陷,纸很平,而且玻璃用起来方便现成。雕刻工具除了刻刀之外,他的自制工具也极具特色。他将旧电视的金属天线一节一节拆开,再将直径不等的圆口打磨出刃,这样在雕刻一些圆孔时,就能以它当刀一下搞定。

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的母体,吸吮了她的养分就会有硕果。人们都说丰宁剪纸很土,但张冬阁先生却认为丰宁剪纸深藏着民族、习俗、文学、美学诸多的文化内涵,是文字史之外的记史。耕耘者谁不爱泥土?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定名为“泥香阁”,意义便在于此。他的剪纸和绘画互汲所长、相得益彰。“之所以我的作品能屡获大奖,正是得益于我所坚持的两点,一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满乡风情,二是绘画与剪纸风格的相互借鉴和补充。”

张冬阁先生的作品创意大胆、色彩夸张、装饰性强、疏密有致、见棱见角,许多国画的艺术风格被大量地运用于剪纸当中,成就了他独特的剪纸技法。2004年,他的国画作品《满乡除夕夜》就以浓郁的民族特色、新颖的表现技法夺得了大奖。画面当中不仅表现了满族人在除夕夜笼火迎喜神的热闹场面,而且大胆运用了剪纸的超现实手法,将人畜置于篝火背景中,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在张冬阁先生的作品《满乡三大怪》中,把“窗户纸糊在外,生了孩子‘吊’起来,十七八岁姑娘叼个大烟袋”这些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作品《婚礼》中,张冬阁先生刻画出新郎新娘身着旗装,执手相对,新郎侧过脸,新娘含羞低着头,表现出新婚夫妇亲昵和爱慕的神态。二人中间有一满文“喜”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满乡风情彩绘卷》长70米、宽68 厘米,共分为20 卷,描绘了清末民初满族的文化习俗和历史风貌,是张冬阁历时22 年完成的工笔重彩长卷。该画作共经历了底图、精稿、清稿、二次白描、彩绘及绢摹等6 道工序,画中人物4000 余人,是《清明上河图》面积的30 倍。“现在满族文化传统流失很严重,我只是希望通过绘画的形式把满族文化继承、复原,向公众展示出来。我每天坚持绘画12个小时,很多时候都是保持站立悬肘的姿势,即便这样一天也只能画出一口锅大小。”张冬阁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时如是说。

张冬阁老人给自己的自勉信条是:“60 岁能当20 岁活,夕阳能当朝阳过,老师能当学生做。”除了坚持创作剪纸作品,张冬阁还撰写了大量学术文章,《丰宁剪纸艺术特色》《丰宁剪纸的历史沿革》等论文和介绍丰宁剪纸的文章,或被报刊登载,或在学术专业年会上宣读,对丰宁剪纸的研究和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深入挖掘、传承丰宁剪纸的艺术精髓,他主持了市县联办的丰宁剪纸培训班,带出一支年轻的剪纸队伍,培养了大批剪纸队伍的新人和丰宁民间剪纸继往开来的民间艺术家。多年来,张冬阁共收集了民间剪纸作品2万多件,个人创作剪纸2000多幅。2005年,张冬阁还建起了“丰宁剪纸博物馆”,展出作品7000多件,系统介绍丰宁满族剪纸从产生到成熟的历程,介绍了中国十大剪纸之乡的艺术风格,为宣传丰宁剪纸,传承民族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与民间艺人合作,创造出《春华秋实》《生肖》《四季青》等一批优秀作品,在继承传统、又立新意的艺术实践中,走出一条新路。他的《满乡风情·正月初一出行》《土台戏》《锦绣中华》《戏曲藏书票》等剪纸作品获得了国家级奖励并被国家级艺术博物馆收藏。《戏曲集锦》获中国剪纸精品博览会金奖,并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张冬阁剪纸艺术展览》分别在承德、辽宁、天津师范大学举办,反响热烈。《满乡风情·正月初一出行》获全国首届剪纸大奖赛二等奖;《满乡情恋》获黑龙江第二届剪纸艺术节全国旅游剪纸精品金奖;《满乡育婴图》分别获全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二等奖、全国民间艺术家书画展特别金奖;《闹元宵》获首届中国风俗国画大赛荣誉奖;国画《春意盎然》获全国首届书画扇子艺术大奖赛一等奖;国画《满乡竞技图》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国画全国四省市巡展,并获河北省首届民族书画展一等奖;国画《满乡火锅》、《满乡野台戏》获两届全国农民画优秀作品奖;国画《满乡除夕夜》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铜奖、2007年全国剪纸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在日本、法国、加拿大、美国展出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张冬阁先生参与《中国美术全集(12)》的编纂,任大型画册《中国满族》编委、承德市美协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务。简历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中国当代剪纸家》《现代满族书画家传略》以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

除了绘制满乡风情长卷,张冬阁也在为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方面不遗余力地做着贡献。在张冬阁看来,“艺术反哺归乡”是每一个艺术家应有的职责。目前,他参与创办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在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乡、土城镇落成,累计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授课50 余课时。“我生在丰宁,长在丰宁,有义务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做下去。”

猜你喜欢
满族国画剪纸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剪纸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国画欣赏
满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
剪纸
剪纸鉴赏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