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研究述评

2020-02-07 05:35杨佳盈
新一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综述立德树人高职院校

杨佳盈

摘 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国教育事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立德树人”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主要表现在以“德育为先”来开展工作、工作规范更加具体、重视实践运用、提升校园红色文化实力、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等方面。在各大高校相互学习发挥各自优势的条件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取得一定成效,部分高校结合学校、地域特色发展红色文化,也有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有效性仍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挖掘政府扮演角色的力度不够,对社会公益力量有所忽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综述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对于高等学校来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不仅深刻阐释了教育的本质,也对高职院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做了科学解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二十三次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也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职院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对学校发、教师和学生的发长都非常重要。

一、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现状研究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由来已久,古人对此已有不少见解。“立德”思想在《左传》中被提及,“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的思想出于《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作为上海德育教育实践代表的田建国在讲座中提到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既是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对教育模式、人文关怀、学生为本、理想信念等热点难点问题的阐释。 学者张剑对“立德树人”的论述通过时代蕴涵、主要途径、重要方法三个方面展开,提出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党团组织与学生组织等方面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党和国家对“立德树人”的重视,各大高校对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以及专家学者的探讨与研究,都让“立德树人”工作有了具体规范。以“德育为先”的教学发展理念在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中普遍存在。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政策、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主要以“德育为先”来进行“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马元方和谢峰深入网络,研究网络尤其是微博教育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提出基于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项目,“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网络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而这个核心就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周建华和吴海涛认为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通过对理论体系的整理,来指导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在实践方面开展的具体措施。

二、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宣传研究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宣传方面的思想工作也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并给出具体建议。张青学者认为宣传工作要做就应该做到位,并且要发挥宣传的最大作用就应该有相应的保障机制,他结合高校“立德树人”宣传工作的现状,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提出高校“立德树人”的宣传工作的保障机制是实现工作效果的必要手段,“立德树人”工作的宣传注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重点在达到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学者张笑雷探索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的变化,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立德树人”工作宣传路径提出看法,当前的教育环境已不同于改革发展前的环境,立足当下、把握机遇新时期新环境下“立德树人”的工作的宣传不管在哪里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当前环境对宣传思想的利弊,并提出顺势而为、积极推进、正面引导的对策。

“立德树人”工作的推进除了运用传统的宣传方法,面对新环境新形势,工作开展也应该有所创新。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多,但各有特色。齐卫平提出“四种意识”,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底线意识和阵地意识,“立德树人”宣传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强化四中意识是对教育主体素质提升的有直接关系,新形势下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宣传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教育效果明显不仅可以保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还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坚定正确本质。

三、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实现困境

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立德树人”工作,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不少高校在落实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立德树人”工作政治性的不明确;工作价值观的有偏差;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工作实践中缺乏科学性等问题。

陈丹雄把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从宏观层面来讲,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容易受到社会转型的多元化冲突、、社会信息的全球化碰撞、市场经济的利益化追求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来讲,主要是受到高校领导、教师、德育理论三方面的影响,从而出现偏离主观教育方向、取得的效能不尽人意、理论滞后于学生。张国民和郝志杰等人指出,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是对高校教育本质属性的体现,也是对高等教育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改革的基本方向的确立。高等教育具有政治性、目标性、时代性的鲜明特征,“立德树人”是对“为何进行高等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

教育的成败表现在方向的正确与否,“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即是意识形态的工作,也是贯彻教育理念、落实教育方法的工作。基于价值观的体现,谭秀森认为影响“立德树人”目标实现有三种因素,第一,高校过度重视规模,造成发展方向的偏差;第二,教师重视科研忽视道德、课堂评价缺乏科学性、没有统一的学生评价标准以及学校内部各部门对“立德树人”的工作认识不够;第三,没有及时关注工作的开展情况,相对信息滞后,对管理育人认识不够。

四、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立德树人”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本科院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工作,其中对高职院校也有值得借鉴之处。不同于专注理论知识的本科生,开展适合高职学生专业发展的特色课程,实现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就业培训,采取切实有效的路径和机制,让3+2、2+3、社会考生等学生学有所长,摆脱为高考成绩分专业、统一专业开课程的传统模式,推进高职人才培养,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职院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工匠人才”为目标,依托黄河母亲河发挥学校优势打造品牌专业。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不仅高度重视校园技能大赛,还首次创新提出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实施圆名校梦、提升办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人才队伍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实现国际化水平的“八大工程”。江苏科技大学的“立德树人”工作实践中,以提高“立德树人”自觉性为目标,利用校园广播播送优秀学生成长事迹,歌颂学生中的好人好事。以不断完善自我为动力,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趣味自我认识活动,并进行个别回访、了解学生状态;通过对学生个性和共性的记录建立学生档案。

綜上所述,高职院校处在百万扩招和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各高校即在积极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又在相互学习和借鉴。针对工作开展中的问题,具体做法主要集中在重视发挥实践作用,以学校自身情况为实际,注重环节、内容、人群、阵地和机制的联系,实现环节中有内容,开展有阵地、运行有机制,师生同参与的关键做法,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性仍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特殊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因而不能从根本上到大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2018-03-13].http://sh.people.com.cn/n2/2018/0313/c134768-31338145.html.

[2]易桂姣,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70-73.

[3]张鹏洲,刘剑波,融合创新,立德树人[M],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55-57.

猜你喜欢
综述立德树人高职院校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