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与效益的平衡点

2020-02-08 07:45文|图
中国果业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口感效益玫瑰

文|图 清 扬

【导读】急功近利,效益最大化,似乎许多投资农业者都有这毛病。水果尤其是木本水果种植是一个长期投入、长期获益的长效产业。在品质成为果品市场竞争力核心的今天,水果种植效益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品质上,而要想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高效益,必须找到一个树势、数量、品质与效益的平衡点。

“来来来,你尝尝我的‘阳光玫瑰’口感跟日本产的有什么区别?”沈金跃从园子里剪了一串葡萄,递给我们品尝。

我们刚从日本游学回来,他想乘着我们还有味蕾记忆,能给他的‘阳光玫瑰’一个准确的评价。

穗形不小,果粒很大,起码有十七八克,我尝了一下,口感也很好,香甜。

这趟在日本我其实只尝过有贺浩一种植的“阳光玫瑰”,难说代表性。所以尝第一粒的时候我不敢评说,只觉得口感相当不错,但当连续吃上四五粒后,就感觉有点腻了,而有贺浩一家的“阳光玫瑰”我吃了一整串还有“余情未了”的感觉,随即顿悟,对沈金跃说:“日本的‘阳光玫瑰’口感清澈,你的口感有点混浊。”

这有点像男人喜欢美女,有的喜欢性感妩媚的,有的喜欢清纯可爱的,不能说哪个对,哪个错。

倒是前段时间重庆吴小平寄过来的 “阳光玫瑰”的口感跟日本的很相近,香甜不腻,想必是他大量施草炭、菌渣等植物源有机质的缘故。

“对的,你看我今年(指2019年——编者)新建园的基质就尽量用肥力很低的植物源有机质,比如菌渣、酒糟、山核桃壳……”沈金跃对我的评价非常认可,也明白其中道理,这几年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种植策略。

“今年效益怎么样?”我问沈金跃。

这段时间嘉兴市场的 “阳光玫瑰”行情很差,差到不好意思问行情,这种感觉就像在熊市中问别人手上股票的价格,是提别人的伤心事。不过我已经预先知道沈金跃已经卖了大半,而且价格不错,所以才敢问这个问题。

“从来都没想过有这么好的效益。”沈金跃高兴地说:“像我第一个棚是8月3日采完的,7亩(约合0.47 hm2)地一共卖了70万元,刚好是10万元一亩(每亩约667 m2);第二个棚要低一点,7万元一亩。”

“多少产量?”

“今年产量高,除了还没采的这个棚产量低一点,只有1 500 kg/亩左右,其他的都是1 750 kg/亩。还是要先把钱赚到手了再说。哈哈!”沈金跃笑出声来,然后指着那块今年新种的大棚说:“这块地绝对不会让它超过1 250 kg/亩,明年也不让它挂果。”

“为什么明年不让它结果?”我不解地问道。这片今年4月份定植的“阳光玫瑰”长势很好,半限根栽培,‘H’形整形,树势培养得非常健壮,明年完全有条件一步到位,进入丰产期。

“去年我这片园子的‘阳光玫瑰’是做得最漂亮的……”沈金跃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带着我们去看还没采摘的那个棚——避雨棚,也是半限根栽培,做得非常规整:“去年(指2018年——编者)比今年好看太多了,果子又亮,穗形又标准,上下果粒一样大,所以去年日本葡萄专家冈本五郎过来的时候我特意带他来看这片园子,结果他就坐在那边15分钟不说话,然后站起来很生气地跟我说,这棵树5年之后就会死掉了。”

“去年留了多少产量?”我大致能猜出是产量的问题。

“去年这片园子也是第二年,一开始留了1 250 kg/亩,他走了之后我就剪了很多,最后产出是900 kg/亩,那个果子确实是漂亮,所以去年对我打击是很大的。”沈金跃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有点惋惜,然后说:“但是我想起以前有一次我听冈本五郎讲课的时候就问过他,日本培养‘H’形需要5年,我用2年甚至1年时间就培养出来的话,行不行?他就回了我一句‘树不充实’。所以像这块地去年长势这么好,今年反倒是最差的。现在回想起来就明白他当时为什么会那么生气。”

这让我想起这趟在日本游学的时候我也曾问过日本专家,中国的“阳光玫瑰”基本上都有1 500~2 000 kg/亩的产量,除了品质问题,还会有其他什么问题?他们的回答是“树的寿命”。

“我们以前种红提,今年种,第二年高产,而且果子长得特别漂亮的,以后第三到第五年产量一直不好,坚持不到第六年,就要砍树。反倒是小树管得不怎么好的,第二年产量低的,后面的产量年年都好。”

“这个跟我家乡种葡萄是一样的,第二年最好,第五年就不行了。”我笑着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2014年前后还做了一个课题,采用不同基质培养容器苗,在第五年前后树体出现衰弱、品质下降时,待葡萄采收后立马砍树,并把容器苗补种进去,第二年照样结果。

对种葡萄的人来说,几乎所有产区都有这个通病:急功近利。

“所以说第二年是很关键的,不能让它挂果。”沈金跃最终说出答案。

“你这块土地签了多长时间的合同?”一同去日本参加游学的冯云芬 (温岭市吉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插了一句。

“这是我们最头疼的事情,合同最长的也只到2028年,到时候能不能续签就不知道了。”沈金跃无奈地说。他是有心做出一块跟日本有得一拼的葡萄园的。

“我最怕这个。”冯云芬接道。

这也是我经常听到的担忧,但我不喜欢强调客观因素,所以我跟沈金跃说:“我觉得这个问题你也不用过多去考虑,国情就摆在那边嘛。打个比方说,日本要5年才培养成形,我们不讲急功近利的方法,就像你现在在做的,起码要等一年,等到第三年才投产,用这样折中的方法去调整,而不是说我们就非得按照日本的方法用5年时间去培养树形。”

“对!”沈金跃接着说:“包括我这片新种的葡萄园,现在是一行30 m长,种了7株,计划到第四年只保留2株,把其他的树都砍掉,砍掉的时候这个地方一下子就空了,一般人真的承受不了,这个钱就摆在你面前。我觉得这对我来说也要下非常大的决心。所以小面积我可以弄,大面 积我 是 不 敢 的 ,1 750 kg/亩、56 元/kg、10 万元/亩我先赚了再说。”

听得出来,在沈金跃脑海里也存在一对矛盾,一方是“品质至上”,一方是“效益至上”。与其他一味追求“效益至上”的种植户不同,他试图在其中找到“平衡点”。

“你们怎么看‘阳光玫瑰’后期的行情?”我们又回到这段时间最敏感的价格话题。前几天我在我的公众号“花果飘香”上发了一条简讯,发布了深圳阳光庄园采购经理刘文豹口中说出的“阳光玫瑰”“失落”行情,并加了一个醒目的标题《阳光玫瑰的价格“崩”了》,结果在业内引起了出乎意料的震动。

“大家心慌啊!”浙江省桐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马常念说:“当时你信息发出来之后,就有人打电话给我,说价格掉得这么厉害,‘阳光玫瑰’真的不行了吗?去市场看了之后,我反而觉得是机会来了,市场上都是垃圾货,你们怕什么,你们只要种出有品质的葡萄,一点都不用怕。”说完,他从手机中翻出在嘉兴市场上拍的照片,说了一句:“这个葡萄还不如箱子值钱。”

“我其实最怕的是市场上差货太多了,把你们好货的价格拉下去了,劣币淘汰良币。”其实,我并不在意市场上的低劣货跌到什么价格。刘文豹告诉我,他收吴小平的“阳光玫瑰”的价格只有30元/kg,这个价格跟我心目中吴小平葡萄的品牌价格是有较大落差的。

“市场就是这个规律。”已经做了十几年瓜果生意的辛宏权感叹道:“我们卖货,最怕的就是差货烂街。最主要的影响不是市场上货太多了,而是终端消费停了。比如我前期买的‘阳光玫瑰’一直都挺好吃的,今天去买了一串特难吃的,连续两次,我就不买了,消费就停了。这是最致命的。”

“对,现在嘉兴市场就是这种情况,走不动。”马常念说。

“你们这段时间门店的出货量有没有影响?”我转身问雨露空间负责采购的沈晓东,他们有50余家门店,对终端消费他们更有话语权。

“影响不大。”沈晓东爽快地说。

“那是你们货源质量稳定嘛。”辛宏权接着说,“像现在的行情会有一个周期的,价格低下来,品质好起来,它的出货量又会大起来的。”

“最近嘉兴市场顶级‘阳光玫瑰’的价格就30元/kg左右,但没有我们满意的货,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卖的都是吴小平的货。像你们这样的货我们也满意的。”沈晓东在园子里就对沈金跃最后一批阳光玫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实际上我们的产品也算不上好产品,我们只是糖度比人家高一点,真正好的产品应该从外观到品质都特别好。”沈金跃谦虚地说。

他的这个性格经常被他老婆奚落,经销商来谈价格的时候,沈金跃很少说自己的产品怎么好,反倒是大谈问题所在。

“所以我跟老婆说,2020年我们的目标是4万元/亩,亩产量 1 000 kg,价格40元/kg,产量下降,但价格不降。这样的产品才能好卖,才能长久。”

从2019年10万元/亩的实际收益直降到2020年4万元/亩的预期收益,这不是悲观,而是沈金跃在品质和效益之间找到的平衡点。如果无限放大,这个平衡点就是“阳光玫瑰”立足长远效益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口感效益玫瑰
没跪 玫瑰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玫瑰飘香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青菜口感嫩的办法
刺玫瑰
刺玫瑰
豆腐去卤水味切不易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