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2-08 08:46马倩孙毅
中国商论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文化消费影响因素

马倩 孙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文化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消费逐渐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省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进行调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述。通过本文研究得出,山东省大学生群体的文化消费水平较低,社会应该正视其根源,做好帮扶、引导工作。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和生源地的城镇化水平对其文化消费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

关键词:山东省大学生;文化消费;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0(b)-065-0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目前中国21~35岁的人口中,有26.08%的人已升入高等院校,即每4个青年人(21~35岁)中就有一个大学生。如果再区分城市和乡村,从2015年开始,城镇就业人口结构中,大学毕业生占比已经超过了50%。未来国家的中流砥柱,已然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人们的社会文化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消费已成为热点话题。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状况,可以看作社会文化需求的缩影。山东是经济大省,更是高等教育大省,普通高校有145所,位居全国第三,在校生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约有230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已达到52.89%。本文以山东省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文化消费研究提供参考。

1 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胡忠良等(2014)認为,现阶段文化消费正成为增强中国内需的重要突破点,且扩大文化消费潜力巨大。袁洪波等(2013)认为,促进文化消费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于宏等(2016)指出制约文化消费增长主要因素有居民消费水平低,企业效益不好和政府投资规模不足等。石劲松等(2012)认为,我国的文化消费呈现出多样化、市场化、全球化,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的文化消费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学者们对文化消费的诠释与评论,使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文化消费影响的非显性特征,而对于大学生群体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是可以肯定的。

2 山东省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调查

本文所用调查问卷涉及四个方面:参加调研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和文化消费情况,生活和文化消费情况,期望与设想。其中基本情况涵盖了其的性别、年龄、生源地、年级、专业,并进一步了解其文化消费的动机、倾向等具体情况,最后了解其对社会文化消费的总体意愿。

问卷调查以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医学院四所山东省内高校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400份,共收回370份,其中有效答卷32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3%和80%。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问卷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中男生136人,占43%;女生184人,占57%。文科专业119人,占37%;理科专业201人,占63%,其中医学专业68人。生源地统计中,192人是城镇居民,占60%;另外128人来自农村,占40%,如表1所示。

2.2 研究对象的文化消费情况

2.2.1 文化消费水平

研究对象中,4%的大学生月生活消费在600元以内,23%的大学生月消费600~900元,51%的大学生月消费900~1200元,23%的大学生月消费高于1200元。在生活消费主要来源的复选题中,有84%的大学生选择“父母”,有46%的大学生选择了“讲学、助学金”。由此可知,在山东这样的沿海经济强省,大学生的生活开支主要还是来自于父母资助,从而导致支出自主比例有限,文化消费自然受到影响。在“文化消费支出”问题中,50%的大学生填写的月文化消费水平为100元以内,35%的大学生为100~200元,10%的大学生为200~300元,5%的大学生高于300元。

2.2.2 文化消费结构

立足大学生本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调查问卷将文化消费项目归纳为五类:阅读类、游戏类、休闲类、体育类、仪容类,并以单选题统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主要项目(表2)。

3 山东省大学生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文化消费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其水平高低往往受经济因素、时间因素、消费者个体因素以及消费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山东省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影响,哪种因素比重大呢?我们对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与其性别、生源地、生活消费水平和专业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

由问卷调查的数据输入分析后得到表3,可以得出山东省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与其性别存在一定关系。

从卡方检验的数值来看(表4),Sig值为0.047,差异性显著,由此可以认为消费水平受性别的影响明显。对称度量V值是0.223(表5),进一步证实了两者的关系密切。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再对生源地、生活消费水平和专业与文化消费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整理归纳出表6。

由表6中分析结果可知,山东省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水平与性别、生源地、生活消费水平具有相关性,相关性的大小排序为:生活消费水平最大,生源地其次,性别再次。专业与文化消费水平相关性分析的Sig值大于0.005,V值0.092, 均小于0.1,可知专业因素对文化消费水平不构成影响。

4 讨论

(1)参加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月生活消费达到900元以上者约占75%,但仍有半数大学生的月文化消费在100元内。根据马斯洛需求层进理论,人在满足的基础上,需求是从低向高渐进的。文化消费属于层次较高的需求,是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才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主流群体的日常消费支出来源是家庭资助,尚处于刚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层次,对于较高层次的消费,不会有太大需求;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文化消费人群的消费支出中,文化消费所占比例更高。反之亦然。由此,大学生群体的文化消费水平低的现状,社会应该正视其根源,做好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帮扶和引导工作,如设立大学生文化公益基金会,开展大学生文化消费扶持活动。

(2)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受生活消费支出影响最大。上文已提到大学生主流群体的日常消费支出主要来源于家庭资助,由此可知,家庭收入的水平对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最大。2019年,全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稳定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其中教育文娱等文化消费人均支出2513元,明显高于大学生群体的文化消费水平。大学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家长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观念转变的同时,应多给予实质性支持。

(3)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受生源地影响较大,城镇要高于农村。城镇大学生是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文化水平、文化消费的接受能力都高于农村居民。但是从长期来看,未来文化消费市场的潜力在农村。2019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近些年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取得较大进步,但文化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仍需进一步提高。农村目前还存留着“三俗”的错误文化消费观念,需要政府加大监督力度,社会各界加强引导,改进农村文化风气,进而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乏力的现状。

5 结语

综上所述,山东省大学生群体的文化消费水平较低,社会应该正视其根源,做好帮扶、引导工作。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和生源地的城镇化水平对其文化消费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

参考文献

[1] 胡忠良,齐培潇.中国文化消费研究评述[J].贵州社会科学,2014(10).

[2] 袁红波,国凤兰.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视界,2013(05).

[3] 于宏,宋晓丹,冉政语.黑龙江省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05).

[4] 石勁松.论文化消费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12(01).

[5] 房芳.论大学生文化消费及其教育引导[J].江苏商论,2012(09).

猜你喜欢
文化消费影响因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西安扩大文化消费的现实路径
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消费行为研究
文化消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