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期开展桥梁书阅读推广的策略探析

2020-02-09 03:07常炯辉
全国新书目 2020年4期
关键词:幼小桥梁儿童

常炯辉

在阅读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儿童读物分级阅读逐渐被接受。继图画书阅读热潮之后,在专家、学者、阅读推广人及童书出版人等专业人士的推广下,“桥梁书”的概念逐步兴起,但由于其引进中国大陆的时间尚短,目前图书产品还有待完善。

一、桥梁书的发展背景、概念和特点

桥梁书产生于儿童读物分级阅读的理念,最早由我国台湾地区引进,由英文“Bridging Books”一词直译而来。此种图书形式在引进大陆以前,在欧美、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过数十年的研究经验,被业界和民众普遍认可。

桥梁书是介于以图画为主的读物和以纯文字为主的读物之间的一种儿童图书,像桥梁一样将两者衔接起来,在帮助儿童实现从读图画形象到读文字符号转变的同时,更好地完成从亲子共读、亲子陪读到教师伴读,再到独立阅读的过渡。

我国大陆首次出现桥梁书的概念,可追溯到2008年。当时,在法国“我爱阅读”系列引进版桥梁书“儿童阅读专家三人谈”活动中,徐鲁、王林、徐榕三位阅读推广专家围绕“桥梁书”这一概念展开研讨。此后,桥梁书产品和阅读推广活动开始在大陆出现,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在适应我国儿童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桥梁书呈现出的主要特点逐渐细化。从阅读对象来看,桥梁书适合5岁到8岁的儿童;就展现内容而言,一般一本书的字数在1万字左右,95%为小学语文课标规定的内容,句式多以陈述句、对话句等简单句式为主;从故事题材来看,桥梁书多采取幽默有趣的童话故事、成长故事、冒险故事、学习科普等类型,更加接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就呈现形式而言,开本多为32开,图文比例为1:1或1:2,文字与图画平均分布或多于图画,并且以分章节的形式呈现,字体多为楷体,为适应儿童阅读习惯,字号通常偏大。

二、开展桥梁书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桥梁书的阅读推广,重点在于阅读者重视程度的转变。随着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桥梁书在学校教育、思维训练、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就家长和老师而言,只有帮助儿童培养起阅读的自信和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独立阅读。

(一)逐步衔接小学教育

桥梁书的阅读阶段,对应的是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二年级,这个阶段通常也是幼小衔接问题较为突出的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面临着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过渡阶段,教育内容的改变、生活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转变,导致儿童进入小学后,在学习、交流、生活等习惯上出现不适应。

桥梁书的出现,恰恰从教育的角度综合解决了幼小衔接的问题,帮助儿童从知识、技能、情感、能力、态度、社交技能等多方面成功过渡。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乖乖豆奇遇记”系列便是这样的桥梁书,这本书在奇妙的故事、优美的语言中,引导儿童乐观向上、积极主动、学会自我管理,解决作业拖拉、听课不认真、房间不整洁等幼小衔接过程中呈现的突出问题。

(二)激发儿童阅读兴趣

研究表明,儿童5岁之前,习惯在轻松的环境下阅读以图画为主的读物。5岁以后,要想顺利实现从图画到文字的转变,首先要解决畏难情绪,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儿童从阅读舒适区走出来。这时,就需要桥梁书的助力。桥梁书在题材选取上多为简单的童话故事,能够更好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正如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角野荣子和著名插画家佐佐木洋子共同创作的“小妖怪童话系列”一样,该书采取诗歌的排版形式,每行不超过15个汉字,在文字和配图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阅读习惯,更好地引发情感共鸣。

(三)增强儿童语言能力

儿童启蒙阶段的阅读,主要以图画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词汇量的提升,儿童相应的阅读理解、口头表达与基础写作能力会同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桥梁书阅读没有跟上步伐,将会出现表达受限、词不达意的情况,进而影响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及人际关系的拓展。

因此,抓住阅读敏感期的转换至关重要。中国和平出版社的“拼音王国·名家经典书系”采用拼音的韵律美、名家的文学美、画家的艺术美,帮助孩子识字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力、独立思考力和创造想象力。

三、开展桥梁书阅读推广遇到的问题

从2008年起,我国大陆开始引入桥梁书,目前各方面的配合尚未形成合力,在人才、产品、选题、推广、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图书专业人才缺乏,产品设计简单粗糙

由于专业编辑人才缺乏,目前市场上桥梁书的形式多为儿童文学短篇的集成,或是将长篇分册呈现,缺乏双向交流的途径,很少有类似“写一写”“画一画”“玩一玩”等针对幼小衔接阅读特点的版块。

(二)选题大多引自国外,原创能力有待加强

我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神奇校车·桥梁书版”等常销和畅销系列作品,大多从国外引进,与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导致桥梁书的作用并未完整地发挥出来。国内虽然有“金谷粒桥梁书”“拼音王国·名家经典书系”“曹文轩纯美桥梁书”等原创作品,但专门从事桥梁书创作的作家人数较少,导致原创作品市场份额占比较低。

(三)宣传渠道存在局限,资源整合能力较弱

目前,桥梁书的宣传形式多集中在新华书店、网上销售等传统渠道,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随着传播形式的创新及受众对于阅读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在桥梁书宣传过程中,应更好地将传统渠道与短视频、自媒体等新型宣传方式相结合,提升优势资源的整合能力。

(四)忽视幼小衔接阶段,导致阅读真空出现

在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家长通常会比较依赖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忽视了亲子陪伴在培养阅读自信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身处幼小衔接转型期的儿童来说,极易出现当前阅读书目无法满足现有需求的现象,从而导致阅读真空的出现。

四、开展桥梁书阅读推广的策略分析

桥梁书的阅读推广辐射面广,涉及人员众多,包括学校的老师,出版机构的编辑、营销、发行人员,發行机构的活动执行、运营专员,图书馆的市场专员、策划运营等群体,他们在普及桥梁书的过程中,通常面临着“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

(一)桥梁书内容讲读策略

如何正确讲读桥梁书内容是阅读推广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般而言,内容讲读涉及遴选书单、讲解内容、伴读方法、互动反馈等步骤。

1.遴选书单

选择桥梁书时,可按照年龄和认知的不同来选择。英国通常以12种颜色来标注图书的阅读等级,图书内容根据颜色的变化而不断递进,在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对儿童的阅读进行引导和训练。[3]“我爱阅读”系列就通过蓝、黄、红三色进行分龄设计。

除颜色区分外,以主题来选择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童话故事可选择“小妖怪童话系列”“不一样的卡梅拉”等,科普主题则有“法布尔昆虫记”“小牛顿科学馆”等,数学主题有“汉声数学”“美丽的数学”等系列,成长主题有“一年级的小豆豆”“皮卡成长记”等。

2.讲解内容

单本桥梁书的讲读,首先要注重细节的讲解,如封面、封底、扉页、版权页、前后勒口等方面。以“小妖怪童话系列”中的《一日厨师小阿蕾》为例:封面是小阿蕾和小妖怪阿奇在用平底锅煎松饼,松饼飞了起来,根据这些信息和书名能大概了解故事的概况;前后勒口分别是图书的简介及分册名、公众号二维码;版权页的信息比较多,有字数、印量、书号、定价等。

其次,要帮助儿童厘清故事脉络和人物形象。故事脉络可以通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来分析。人物形象则要通过训练帮助儿童更加清晰地理解故事,掌握文学阅读的方法。出版家、作家海飞在推介“小妖怪童话系列”时就专门对人物进行过分析,他当时是这样讲述的:阿奇是百灵鸟餐厅的厨师,会做非常好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妖怪,所以做出来的东西有点怪怪的,比如长长的只有一根的意大利面、小猪鼻子比萨、雪人豆腐等。

3.伴读方法

伴读方法通常包括师生伴读和亲子阅读两个方面。高质量师生伴读,需要教师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兴趣来选择图书,形成师生伴读的氛围和仪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积累新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阅读结束后,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和体裁制定阅读方案,让学生在伴读中提高阅读效率。

亲子阅读涵盖亲子陪读、亲子共读两种形式。前者重点在于在陪伴,孩子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文字可以指导阅读,比如教会如何查字典或者解释词语的意思。而后者更考验家长的阅读能力和讲解能力,面对孩子不愿意读的图书,家长可以在自己读完后用讲述的方式分享给孩子,孩子通过听来获取知识。

4.互动反馈

教育功能指向应是选择桥梁书的第一定律,也就是说,桥梁书的首要目的是必须有助于儿童提升独立阅读能力。[4]为培养儿童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与儿童进行交流。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宇的“朱尔多日记·注音版”为例,该书以作者说和画者说的形式对书中有趣的故事进行解读延伸,并设置“日记写作秘诀”版块,用与儿童互动交流写日记的方法,让儿童动手动脑,此外,还针对儿童幼小衔接的特点,设置“小屁孩的心理课”“小屁孩的情商课”等,提升儿童的沟通交流能力。

(二)桥梁书活动推广策略

桥梁书活动推广的核心是品牌打造和受众影响。品牌打造首先需要文质优美、品相俱佳的产品,再通过多方机构将桥梁书在社会上整体的发展态势营造起来。受众影响可以通过举办适合的活动,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提升儿童阅读自信,让其能够独立阅读。

1.专业指导推广

(1)审读研讨。专门邀请桥梁书阅读与教育领域的专家组成审读研讨组,前期根据桥梁书的特点,创新创作或改写、审读稿件,尤其针对注音读物,要更加慎重。后期专门召开作品研讨会,为桥梁书品牌推广专业定调。

(2)指导阅读。为桥梁书设置阅读手册,包括概念和发展、意义解读、讲读方法和技巧、定制书单等内容,让家长和孩子主动了解阅读桥梁书的重要性。

2.结合学校推广

(1)课程推广。邀请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的一线优秀教师及专家制作阅读课程,每个课时10分钟左右,制作30期以上,循序渐进地激发儿童阅读兴趣。

(2)校园活动。开展“旧书换新书”“图书漂流”等公益活动,邀请儿童文学作家走进学校巡讲,以阶梯阅读、写作训练等为主题,采取读书交流会、读后感展示、讲故事比赛等形式,让儿童逐步爱上阅读,学会独立阅读。

(3)举办活动。除发布会、分享会等常规活动外,举办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如中国少年儿童总社以“小橘灯桥梁书”为主题举办“为盲童读出一个美丽世界”活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为宣传“老鼠记者”开展暑期亲子游、暑期游学活动,在幼小衔接转型期为儿童打开阅读的国际化视野。

3.图书馆推广

(1)指导阅读。组织专家筛选、整合桥梁书,在公共图书馆设立桥梁书推荐专架,按照适读年龄有序摆放,并编撰桥梁书推荐书目。

(2)活动推广。与少儿图书馆合作开展公益讲座、展览等活动,采用“听故事、讲故事”“闻书香、寻宝藏”“同阅读、共成长”等亲子阅读方式,推荐优秀儿童读物。

4.集中立体传播

(1)节点推广。在世界读书日、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及寒暑假等节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阅读活动,培养儿童阅读的仪式感。

(2)媒体传播。建立媒体集群,在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等权威媒体,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商务出版周报等业内媒体,新浪读书、凤凰读书等门户网站,以及主办机构的公众号、微博、官网等平台,发布桥梁书文章。

(3)口碑传播。邀请教育专家、阅读推广人等业界大咖,以及绘本馆、读书俱乐部等阅读推广组织,从桥梁书特点、阅读技巧等方面为图书助力。

(4)社群传播。在推广过程中,运用如丹妈读童书、童书来了等社群渠道,充分发挥社群的传播优势,助力桥梁书推广。如“小妖怪童话系列”出版后,集中在十多家社群渠道推广并团购,团购总码洋达216万元。

(5)组织联动。借助展览会、交易会等契机,将出版机构、行业机构、专家媒体集中在一起,多方联动,以“桥梁书阅读”为主题组织行业研讨和阅读活动,打造长效运营机制,营造桥梁书阅读指导的氛围,带动桥梁书品类更好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桥梁书对处在幼小衔接期的儿童的阅读理念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桥梁书内容讲读和活动推广,可以让儿童顺利地从图画阅读转变为文字阅读,从而形成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桥梁书的出版机构和参与阅读推广的人员,应该在普及桥梁书功能和价值的同时,专门针对处在幼小衔接特殊阶段的儿童,量身定制指导策略,从而更好地激发儿童的阅读积极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苗.浅谈桥梁书出版现状与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8(7):33-35.

[2]郭泉麟.基于幼小课程现状对当下幼小衔接问题的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2):117-119.

[3]王晔.英美两国儿童分级阅读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情报,2013(12):95-98.

[4]王蕾.橋梁书与儿童独立阅读力提升研究[J].出版广角,2018(18):34-37.

(作者单位:中国和平出版社)

猜你喜欢
幼小桥梁儿童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苦恼的“幼小衔接”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甜蜜欢颜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