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诀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情志的中医探讨

2020-02-10 20:44单晨曦王梁敏马建岭胡海荣綦文婧石明杰
关键词:吐纳肺炎心理

单晨曦, 王梁敏, 季 坤, 马建岭, 唐 玲 , 胡海荣, 綦文婧, 石明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1. 呼吸热病科; 2. 护理部, 北京, 10007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1]。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疫情定为国际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部分确诊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指出“应当加强心理疏导”[3]。六字诀作为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的中医传统养生方法,通过调神、调心、调息三合一,使练习者的生理、心理均得到放松,有利于促进患者心肺功能和体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减轻焦虑等不良情绪。本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进行分析,从中医心理学角度探讨六字诀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情志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调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患者不良情绪提供参考。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人们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应激反应,并引起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李菲菲等[4]研究调查结果显示SARS住院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且大多数为重度。李积柳等[5]采用自制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3例住院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发现焦虑患者高达47例,并指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文化程度及人格特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部分确诊患者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压力。李越峰等[6]表明在疫情得到控制后,部分患者和医护人员不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建议尽早介入此次疫情期间患者的心理干预,并提倡中医治疗。相关研究[7-8]也指出患者在隔离期间常出现孤独无助感,加之对疾病认知的局限性,继而产生悲伤、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出现被动治疗的行为,不利于疾病康复。马楷轩等[9]对因疫情需要隔离的人员的生理心理状况调查,发现除了存在上述的心理问题外,医学隔离人员还容易出现如睡眠障碍等躯体化表现,与刘春梓等[10]研究结果一致。因此,疫情期间患者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应加强关注并进行早期干预。

2 六字诀概述

2.1 六字诀呼吸吐纳功

六字诀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方法的传统健身训练,其主要操作内容是呼吸吐纳联合肢体运动,操作者发出与脏腑有关的“嘘、呵、呼、呬、吹、嘻”六字音节,通过不同的口型与发音,以音助气,音气共振,在人体腹腔内产生不同的压力,激发机体形成6种不同功率的音频,继而胸腹腔及全身经脉气血得以振动,循经络走向,引导人体气血循经而行,从而改善人体心肺功能,达到祛除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六字诀发音同时配合上肢的收、推、屈、展、扩胸等动作,各关节屈伸旋转活动,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同时六字诀要求操作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神合一入境的状态,将调身、调心、调息三者融合,以达到改善全身心的效果。

2.2 六字诀历史源流

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11]中记载:“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道家行气,率不欲嘘,嘘者,长息之心也”,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一文献为现存最早的、对六字诀进行了完整的记载,并阐述了其所治疗的对应病症。

南北朝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隋代佛教天台宗高僧智的《童蒙止观》[12],此为六字诀开始配以口诀的最早形式;医家巢元芳的《诸病源候论》在《养性延命录》的基础上将六字诀与五脏相配属以治疗五脏病候;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对六字诀的呼吸吐纳法进行了发挥,并主张在进行六字诀前先作引导锻炼,促使了导引术与六字诀的结合[13]。现代医家将其进一步发挥应用,在2003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带领,组织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单位相关专家,结合现代医学、运动学、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六字的发音、口形、顺序以及肢体导引动作均进行了调整和规范,最终编制出“健身气功·六字诀”为现代所用。

2.3 六字诀现代应用

六字诀呼吸法通过肢体运动及呼气训练发音,促使腹腔内压增高,有利于脏腑功能的恢复和加快气血运行。从西医角度来看,六字诀呼吸法可使机体氧合功能提高,增强膈肌收缩和舒张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为机体组织器官提供足够的血氧供应,还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意念可静心,缓解焦虑等情绪[14-16]。目前已有研究团队指导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床边走动时进行气功训练,项目主要为八段锦、六字诀,结果显示该训练能够减少患者长期卧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增强患者肺功能,并调节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7]。

3 六字诀情志干预的中医理论机制

3.1 六字诀中医心理文化机制

六字诀为南北朝时期道士陶弘景所创立,其养生方法吸收了诸多道家的优秀文化元素,其一,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提出“我命在我”的观点,体现了道家对生命态度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疫情期间产生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甚至可能会导致被动从医行为,而六字诀所表现出对“命”的珍惜的深厚文化底蕴,可增强患者抗病信心和提高患者对健康生活追求的意识。其二,六字诀还将道家“身心合一”的观点作为其养生文化基础之一,通过六字的发声和吐纳,结合相应的肢体导引动作和意念,吸天地之清气吐脏腑之浊气,以调理五脏六腑。指导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六字诀锻炼,通过内养心性与外练形体相结合,达到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效果[18]。

3.2 六字诀气功心理暗示机制

六字诀为养生健身气功的一种,其中医机理作用是调神练意,达到入境状态,促使气机协调、身心健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通过六字诀自我调神,发挥自我暗示作用[19]。把心理活动选择性地放于六字发声上,放松身心从而达到一种似睡非睡的入境状态。通过调身、调心、调息,强调了体势、意念和呼吸的三者结合,暗示效果较为明显。练习前首先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 关注于身体的运动与气血,忘却各种不良情绪,产生一种物我两忘的轻松感与欣悦感。

3.3 中医心理五行音乐机制

《黄帝内经》首次把五行音乐引入医学领域,并为五音疗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中医理论基础在于将不同音阶形成各种韵调,通过音乐调五脏、畅情志,促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五音与五脏相通,宫音调胃健脾,商音理气清肺,角音疏肝解郁,徵音舒心安神,羽音滋阴补肾[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肺气亏虚,且易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商调可调节肺的宣发肃降,角调利于患者除忧解思,徵音入心,有养心安神之效。在组织患者行六字诀呼吸吐纳操时,选择相宜的音乐为背景,更能促使患者入境,产生情感共鸣,调节情绪。

4 小结

六字诀蕴含了丰厚的中医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文化,将其应用于调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情绪问题是可行和有效的。六字诀操作简单可行,无创无痛,不受场地局限,患者容易接受,且该方法可作为养生功法日常练习,干预效果更佳,值得借鉴和推广。

猜你喜欢
吐纳肺炎心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调和
油菜花
心理小测试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