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食五谷杂粮,生百病

2020-02-10 04:08李燕燕
山西文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食杂病新闻性

去年就想写一个周围人和他们所罹患疾病的非虚构作品了。因为吃“没刮鱼鳞的鲤鱼”患了20多年“肠风”的赵叔,去年抱到第二个孙子,在帮儿子“带娃娃”的忙乱之际,突然发觉自己有半年没拉过肚子了,难缠“老病”竟然消停了;一个曾在无知无畏中放任妇科肿瘤长到超级大的闺蜜,如今常常毫无顾忌地与9岁女儿交流生命的由来。故事很多。

但是,写这样的东西,通常应该围绕医院、病人以及病人与疾病的抗争来展开,就如早前我曾写过的报告文学《天使PK魔鬼——一个癌症女孩的生命绝唱》,这是一般的情况。所以,当我谈及下一部作品叫做《杂病记》的时候,有朋友兴奋地一拍手:“哦,你又要写医院故事了,这不是你所擅长的吗?”偏偏,这次我不愿意再写带着专业色彩的医疗故事,一心要写点“放飞”的田野故事,当然,是我所熟知的真实的田野故事。这一组田野故事是以杂“病”为主线,重点写与杂“病”紧紧关联的人物和事件,并且,以民间视角去看他们。

病,形声字。字从疒,从丙,丙亦声。本义为“身体的内患”。病与疾相对,“病”是身体内患,如肺痨、肿瘤之类;“疾”是身体外患,如骨折、兵创之类。在中国文化当中,“丙”是火的意思;在五脏器官里,丙又代表心。所以,“丙火”又可以叫“心火”。心里感到不适有火,人就得病了。

其实,对于“病”这个东西,老百姓当中流传的一句俗话说得特别好:人食五谷杂粮,生百病。五谷杂粮从土壤里长出来,少不了的是人们的辛勤劳作,种进去的是各种人间情愫,人吃下饱含复杂因素的作物,在世间七情六欲的共同作用下,就会有各种外在表现,“病”就是其中一种。所以,“病”这个字眼,除了痛苦挣扎外,应该还有更广阔的含义,蕴藏在社会和田野之中。如果《杂病记》仅仅只停留于病及病人本身,就“病”写“病”,未免有些表浅,我要写的,恰是从田野亲身经历或知晓的世间事——那些与“病”相关的东西,与“病”相关的人身上透出的“五谷杂粮”的气息,这才是更深一层的东西。所以,我在《杂病记》题记里写下这样一小段话:

——关于“病”,人皆惧之,其形多样,苦痛难耐;其义深邃,医者和田野自站不同视角、自持不同看法,抛开“科学”与“非科学”的孰是孰非,碰撞之间,常常可见世道人心。

这里要特别说明,我笔下的“田野”——也是展现杂“病”的舞台,这个“田野”并不是很大,仅仅是我熟知的人与事构成的网络而已,比如“车站”“老厂”之类。但是,“田野”虽不大却包罗万象,因为凡有人聚集的地方自会形成一个“小社会”,因为人性之多面人心之深邃以及人体这部机器太过复杂、与人相生相克的病五花八门。所以,《杂病记》写到的人是我的“熟人”,事是“熟事”,“病”呢大概率也是读者并不陌生的,如带状疱疹、胆结石、妇科病、肠炎、精神病等,但如果以一个并不精通医学的老百姓的观察角度来叙事,读上去或许有点新鲜。

另外谈点题外话。前一段时间,我比较纠结于“非虚构”和“报告文学”这两个词的区分,尽管从写作界限来讲,“报告文学”也属于“非虚构”。文坛对此争论也很多。最近,我自己琢磨出了一点“门道”:“报告文学”应当是富有新闻性的真实,“非虚构”则是缺乏新闻性但却富有社会价值和人性特质的真实,极大限度追求文學性。落实到《杂病记》这个“非虚构”,就要用跨文体的笔法写,小说的语言,糅合散文气息,有点小野心的写一个老百姓“眼中的田野”。

【作者简介】李燕燕,重庆市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重庆文学院第二届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第八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33届高研班学员。发表作品近70篇,出版专著2部,2015年获解放军总后勤部第十三届“军事文学奖”。

猜你喜欢
人食杂病新闻性
抢抓“一人食”风口预制菜企业需从四方面顺势发力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涂继文
廖志峰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杂病经验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妇人杂病乳结核候”导引法
POT TUCK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增强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的基本路径
要切实提高图片新闻的新闻性
一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