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败血症的患儿临床治疗研究

2020-02-14 09:36祖丽胡马多力昆阿斯姆古丽加帕尔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液坏死性败血症

祖丽胡马·多力昆,阿斯姆古丽·加帕尔

(墨玉县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100)

0 引言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作为发病率具有显著特点的获得性疾病之一,疾病症状主要集中于便血症状以及腹胀症状等方面,作为关注率较为显著的消化道系统疾病之一。此类患儿在伴有败血症的情况后,会使得患儿的临床治疗难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1]。本次研究将针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探究基础疗法+万古霉素+康复新液应用可行性,以利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康复进程的缩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03月至2019年03月收治的8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治疗方法;比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5小时至37天,平均(4.36±2.05)d;胎龄为36-42 w,平均(40.53±1.25)w;实验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5小时至39天,平均(4.39±2.09)d;胎龄分布范围为37-41 w,平均(40.55±0.53)w;观察对比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的性格、年龄以及胎龄,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收治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经过分组并准备治疗期间,比照组:通过对患儿的个体差异以及病情严重性做出了解,于静脉输液、禁食、肠道外营养以及抗菌药物等方面展开对应治疗[2];实验组:在比照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疾病基础上,选择万古霉素+康复新液展开疾病治疗,具体为:选择万古霉素展开静脉滴注治疗期间,用药频率为1次/8 h,用药剂量为15 mg/kg,并且要求患儿每次用药时间需要在1 h以上;此外,配合给予康复新液治疗,主要采用3 mL康复新液+3 mL温开水进行稀释,之后对患儿展开胃管注入治疗,控制治疗频率为3次/d,共保持7 d治疗[3]。

1.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的组间治疗总有效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8(白细胞介素-8)水平、TNF-α(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CRP(C反应蛋白)水平]。

1.4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患儿的痰量、体温、大便性状以及次数等系列症状均基本转为正常;有效:患儿的痰量、体温、大便性状以及次数等系列症状均获得好转;无效:患儿的痰量、体温、大便性状以及次数等系列症状均无好转[4]。

1.5 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展开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治疗结果分析,计数资料(肠炎伴有败血症治疗总有效率)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IL-8水平、TNF-α水平以及CRP水平)以表示,行t检验,结果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炎伴有败血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对比[n(%)]

2.2 IL-8水平、TNF-α水平以及CRP水平对比。治疗前,实验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IL-8水平、TNF-α水平以及CRP水平均低于比照组明显(P<0.05),见表2。

表2 IL-8水平、TNF-α水平以及CRP水平对比

表2 IL-8水平、TNF-α水平以及CRP水平对比

组别 IL-8(ng/L) TNF-α(ng/L)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40) 84.29±7.55 31.99±2.31 91.25±10.49 53.26±4.41 14.25±1.22 4.26±0.32比照组(n=40) 83.97±8.3 40.33±4.49 90.60±7.73 65.29±5.59 14.31±1.35 8.70±0.2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临床针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万古霉素药物的应用,表现出的抗菌作用显著,对于患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改善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康复新液的应用,于肉芽组织增长促进、去腐生肌、胃肠黏膜创面微循环改善、血管新生促进、抗炎抗菌以及机体病损组织修复再生方面可以获得显著促进效果[4-6]。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比照组(67.50%)明显;治疗前,实验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后,实验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IL-8水平、TNF-α水平以及CRP水平均低于比照组明显,从而证明采用基础疗法+万古霉素+康复新液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疾病的可行性[7-9]。

综上所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于临床接受常规基础疗法+万古霉素+康复新液治疗后,利于疗效提升,IL-8水平、TNF-α水平以及CRP水平的降低,最终充分促进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败血症患儿康复进程的缩短。

猜你喜欢
新液坏死性败血症
康复新液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探讨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牛坏死性鼻炎的诊断和防治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鼻内镜术后应用康复新液行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研究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