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布汀+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方案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02-14 09:36江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韦利国药准字肺结核

江波

(贵港市人民医院 感染科,广西 贵港 537100)

0 引言

艾滋病的高发是现今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现今尚无有效的治愈手段,艾滋病的发生是由HIV感染导致的,将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因而艾滋病患者继发其他类型感染的风险要远高于普通人群[1]。肺结核是艾滋病患者较为高发的一类感染病变,近年来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这类患者的临床诊疗难度较大,且两种病变相互作用提高了病情进展的速度,临床诊疗中病死率较高[2-3]。临床诊疗中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的根本目的是重建免疫系统、降低肺结核的复发风险,在此基础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病死率。我院近年来对部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开展了利福布汀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方案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结合部分临床病例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19例,年龄23-61岁,平均(36.18±2.30)岁,纳入标准:均符合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相关诊断标准者[4];预期生存期在6个月以上者;临床资料完整者;临床治疗配合度高者;明确本次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者。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合并其他类型感染者;药物治疗不耐受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认知功能异常者。根据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差异分为研究组(30例)及参照组(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开展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常规联合给药方案治疗,给予异烟肼(国药准字号:H31020495)口服给药,单次给药剂量为300 mg,每日给药1次;吡嗪酰胺(国药准字号:H51020877)口服给药,单次给药剂量为1-1.5 g,每周给予3次给药;乙胺丁醇(国药准字号:H21022349)口服给药,单次给药剂量1 g,每周给予3次给药;恩曲他滨替诺福韦(国药准字号:H20171147)口服给药,单次给药剂量为300 mg,每日给药1次;拉米夫定(国药准字号:H20030581)口服给药,单次给药剂量300 mg,每日给药1次。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利福布汀+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方案治疗,其中利福布汀(国药准字号:H20007296)口服给药,单次给药剂量为0.45 g,每日给药1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国药准字号:H20130693)单次给药剂量为500 mg,每日两次给药。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评定[5-6]:肺结核治疗效果评定根据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痰菌培养试验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定,其中有效为患者发热咯血等肺结核症状均消失,胸部影像学检查示病灶均吸收,痰菌培养呈阴性;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未见好转,胸部影像学检查示病灶未减小甚至增大,痰菌培养呈阳性。艾滋病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淋巴细胞水平进行评定,其中有效为HIV感染相关症状好转,淋巴细胞水平显著改善;无效为HIV感染症状未见好转,淋巴细胞水平未见改善甚至恶化。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肺结核治疗有效率+艾滋病治疗有效率。

1.3.2 治疗安全性评定: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期间药源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肝功能异常、消化道不适、过敏、白细胞下降等。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比较。研究组临床治疗安全性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比较[n(%)]

3 讨论

艾滋病是对人类威胁较大的、尚无治愈手段的感染性病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双重感染疾病,近年来的发病呈现升高趋势,相较于单一发病者,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疗难度更高,常规抗病毒、抗结核治疗会发生相互影响,使得临床治疗效果较难达到预期,且发生耐药性、药源性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会在一定程度影响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利福布汀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且活性较强,在抗结核方面的效果与安全性均较高,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是近年来临床诊疗中较为厂用电额一类抗病毒药物,在控制病毒转录复制、降低其载量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在重建机体免疫系统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次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抗病毒及抗结核给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了利福布汀+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方案治疗,结果显示连续给药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期间药源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临床治疗安全性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开展利福布汀+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方案治疗临床效果确切,且药源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韦利国药准字肺结核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爱心圆
爱心圆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少年十五二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