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肺康复适宜技术的整理研究

2020-02-14 09:36匡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综合性康复评分

匡旭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0 引言

在临床中,肺康复治疗主要应用于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和肺癌等肺功能损伤患者的治疗中[1]。该类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肺心病及呼吸衰竭等慢性疾病的出现,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功能,不利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严重的会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一旦发现患有该类疾病需要及早进行治疗,以免贻误病情[2]。近几年,针对慢性肺功能损伤患者通过制定中医药辩证施治方案,通过将肺康复和药物治疗相结合,从而提高总体的治疗效果。为了能够进一步分析综合性肺康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针对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肺病科收治的肺功能损伤患者120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及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针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20例肺功能损伤患者进行观察治疗(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39-78岁,平均(56.39±5.47)岁,病程4-7年,平均(5.12±0.47)年;治疗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为38-79岁,平均(56.36±5.56)岁,病程2-6年,平均(3.41±0.21)年。两组患者之间对比的基础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①若患者出现喘息、咳嗽、痰少、虚烦少寐等症状主要是肺劳及心,通过采用天王补心丹合贝母瓜萎散加减法进行治疗,主要成分为柏子仁、枣仁、天冬、生地、当归、五味子、人参、丹参、玄参、桔梗、浙贝、瓜萎、天花粉。②若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烦躁易怒、眩晕、舌紫淡暗等症状主要是肺劳及肝,通过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法进行治疗,主要成分为生龙牡(先煎)、蝉蜕、白芍、天冬、玄参、代赭石(先煎)、炒麦芽、牛膝、甘草、茵陈、生龟板(先煎)、川梀子。③若患者出现胸膈满闷、虚赢少气、舌质淡胖等症状主要是肺劳及脾,通过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法进行治疗,主要成分为白术、陈皮、升麻、紫胡、当归、党参、伏苓、焦三仙。④若患者出现胸满闷窒、面色晦暗、舌淡或暗等症状主要是肺劳及肾,通过采用右归丸加减法进行治疗,主要成分为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杜仲、当归、枸杞、熟附子(先煎)、故纸、甘草。以上四种药方均上药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分别服用,每次150 ml。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实施综合性肺康复治疗,主要是采用:①中药外敷塌渍:肺劳及心和肺劳及肝型选择镇肝熄风汤加减法,肺劳及脾和肺劳及肾型选择补中益气汤加减法,均配合神灯照射,1 d/次,1次/30 min。②针刺疗法:通过对肺、脾、肾三脏的穴位进行针刺,取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采取行平补平泻的手法。③肺病推拿法:对患者的腹部、丹田、穴位、天突、云门、肩背等部位进行按摩推拿。④引导式教育训练:锻炼患者的呼吸控制能力,主要是通过采取胸廓扩张训练和用力呼气技术,来增加患者的呼吸能力。⑤运动疗法:对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和抗阻训练,增加患者的机体有氧代谢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气体代谢能力。

1.3 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其中肺功能主要是观察患者1秒用力呼气量和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3];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总分为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肺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所提升,且治疗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肺功能,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表1所示。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

组别 例数 FEV1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52.34±6.36 55.24±3.77 57.33±3.60 63.79±3.53治疗组 60 52.31±6.50 67.83±4.37 57.11±3.86 75.33±2.68 t - 0.025 16.897 0.322 20.168 P - 0.979 0.000 0.747 0.000

2.2 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所提升,且治疗组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居民患有肺功能损伤病症的人群也日益增加。临床研究发现,肺功能损伤患者主要会出现胸闷气短,腰膝酸软、体弱易感等疾病症状,且该疾病喘咳症状反复不愈,严重的患者病情会日益加重,极大的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生活质量水平的下降。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肺功能测试、呼吸困难指数评分或胸部X线检查、肺CT检查对其进行确诊[4-5]。由于对该类患者仅仅依靠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针对肺劳疾病治疗的关键病因,研究发现,综合性肺康复治疗能够增加其治疗的疗效性。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

组别 n 生活质量评分(分) 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53.57±1.68 62.13±3.52 26.87±6.50 30.19±4.68治疗组 60 54.48±1.28 80.75±3.33 26.89±6.48 37.45±7.05 t - 2.359 21.047 0.016 6.645 P - 0.022 0.000 0.986 0.000

肺康复治疗被称为是针对有症状及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6],而本研究采用的综合性肺康复治疗,主要是结合肺康复治疗和中药药物治疗的方式,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形成了中药辩证施治、呼吸操、肺病脏腑推拿和针灸等为主的中医治疗方式。综合性肺康复治疗根据肺劳的病因不同,制定了肺劳及心、肺劳及肝、肺劳及脾、肺劳及肾等四个主要药物治疗方式,然后通过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加以针刺疗法、中药外敷塌渍、肺病推拿法、引导式教育训练和运动训练的现代康复手段,提高患者的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增强肌力和自身的运动耐力,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肺功能和运动功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所提升,治疗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肺功能;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所提升,且治疗组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表明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临床病症,从而改善肺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病机形成的肺功能损伤病症,综合性肺康复技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综合性康复评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我给爸爸评分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