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估

2020-02-14 09:37朱姣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针对性支气管常规

朱姣姣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北 廊坊 065000)

0 引言

支气管扩张的发病率较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多数因急性、慢性呼吸道感染或是支气管阻塞反复发作而导致的疾病,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等,超过60%的患者会出现咯血的症状,如病症加重甚至可能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1]。因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受到影响,不利于其康复,因而本文对针对性心理护理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现对研究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以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3例、女47例,共计90例;年龄46-72岁,平均(50.6±4.3)岁。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每组各分得45例患者,对患者的基础性资料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常规护理组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包括对症护理、日常护理等,针对性护理组则在其基础上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内容见如下:

1.2.1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患者入院进行治疗后,护理人员需先对其进行常规检查以及心理状态评估,并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常见的主要有恐惧、抑郁、悲观,恐惧型患者通常会伴有焦躁的情绪,这类患者主要因突然出现咯血的症状,尤其是当咯血量较大对其正常呼吸功能造成影响时,容易出现焦躁、恐惧的情绪[2];抑郁患者常规伴有自卑的情绪,多数患者是因经济条件不佳以及对医院的陌生环境较为排斥,所以容易出现该类情绪;悲观的患者往往是因对疾病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盲目的对预后效果产生悲观的情绪,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排斥治疗的情况。

1.2.2 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恐惧型患者应当多进行安抚,并为其讲解有关咯血的知识,让其了解到咯血是能够通过治疗进行控制和痊愈的[3];对抑郁型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增加与其的交流,为其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多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鼓励患者多与其他病友进行交流,同时叮嘱家属多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消除抑郁的情绪。如患者病情不严重则不要将其安排在抢救室,避免患者目睹症状较严重的患者的抢救流程后再出现恐惧的情绪;对于悲观型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让其了解到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发病原因、治疗流程以及预后效果,从专业的角度告知患者,只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就能使得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对于其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不会造成影响。如患者固执仍然不愿配合治疗,则需对其进行严肃的劝教,改正其不正确的思想。另外家属的支持对于患者来说也十分重要,应当取得家属的帮助,一起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

1.3 观察指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并对比;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持续咯血时间、再出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率)的形式对患者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进行表示,予以其χ2检验,采取(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对SAS、SDS评分和持续咯血时间的对比进行表示,并进行t检验,当P<0.05时,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持续咯血时间对比。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不如针对性护理组,并且持续咯血时间也长于针对性护理组,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具体数据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持续咯血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持续咯血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SAS(分) SDS(分) 持续咯血时间(d)针对性护理组 45 54.2±4.6 55.3±5.7 3.1±1.7常规护理组 45 61.3±5.5 62.5±5.4 4.9±2.2 t - 6.6426 6.1513 4.3429 P -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再出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针对性护理组再出血的情况较少,因而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同时其并发症发生率也远低于常规护理组,数据对比差异显示为P<0.05,具体数据对比见表2。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在临床具有一定的常见性,并且多数患者会伴有咯血的症状,因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病程较长,加之出血咯血的症状,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焦虑、恐惧、紧张、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5-8]。该类负面情绪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机体健康,同时还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直接对预后效果造成影响,因而如何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9]。

表2 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常规护理只能对患者进行基础性的对症护理,无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因而本文对针对性心理护理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对于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将其分类为恐惧型、抑郁型以及悲观型,再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10-12]。研究发现,多数患者是因对疾病不了解,进而产生不良情绪,所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该种情况,另外多与患者交流、家属的支持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以及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针对性支气管常规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常规之外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