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提升儿科依从率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2020-02-14 09:37莫潇龙俊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医护儿科人性化

莫潇,龙俊霓

(重庆市佑佑宝贝儿童医院,重庆 401120)

0 引言

儿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收治的患儿疾病种类较多,在积极的医治基础上,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期改善患儿的依从性,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近年来,有学者表示,人性化护理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可起到显著的效果[1]。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人性化护理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采取我院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由家属(监护人)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且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此外,排除不愿配合此次实验者及严重交流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在2-10岁,平均(6.5±0.3)岁;疾病类型:肺炎9例、哮喘8例、腹泻10例、感冒7例、其他6例。对照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2-10岁,平均(6.4±0.2)岁;疾病类型:肺炎10例、哮喘7例、腹泻10例、感冒7例、其他6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 方法。本次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严格按照儿科常规护理流程开展相对应的护理工作,及时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观察组患儿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具体护理方法内容如下:①人性化环境营造。为患儿提供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合理控制病房温湿度,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通风处理;同时,合理控制病房探访人数和时间,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保持病房安静,张贴童趣图片,或为患儿准备安全性的玩具,使患儿在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接受医护工作的开展。②人性化健康教育。针对年龄偏大一点的患儿(>6岁)可进行健康教育,针对年龄偏小(≤6岁)则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普及有关疾病、医护注意事项等知识点,提高患儿及家属的认知水平,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进而使患儿在医护期间的配合度及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此外,还有必要耐心解答患儿及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消除患儿及家属心理疑惑。③人性化心理护理。在护理期间,患儿易出现哭闹、焦躁、抑郁等消极心理情绪,需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为了提高心理护理人性化的一面,护理人员需和蔼、尊重、礼貌与患儿沟通,安抚患儿消极情绪,了解患儿喜好,提供患儿喜爱的玩具,或播放动画影片等,转移患儿注意力,使患儿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恢复。此外,还有必要安抚患儿家属情绪,告知患儿家属在医护期间的一些情况,消除患儿家属疑虑,使患儿家属以积极、健康的心理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④其他人性化护理。严密监测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包括心率、脉搏、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需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并对症处理。加强用药护理,指导患儿家属确保患儿遵医嘱服药;根据患儿个体因素,制定营养、健康的饮食方案,促进患儿机体营养。指导患儿家属多关心、呵护患儿,增强患儿在医护期间的安全感,进而提高患儿在医护期间的依从性。

1.3 评价标准

1.3.1 将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进行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即:①完全依从:在护理过程中,患儿能积极配合,未发生哭闹[2];②部分依从:在护理过程中,患儿配合度较好,哭闹偶有存在,但偏少;③不依从:在护理过程中,患儿配合度差,哭闹明显,安抚不力;总依从率为完全依从与部分依从两项依从率之和。

1.3.2 由于患儿年龄偏小,因此在护理满意度评价过程中,对患儿家属进行评价,将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为前两项满意度之和[3]。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本次涉及的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护理依从率方面的比较。观察组患儿护理总依从率为,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

2.2 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比较。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

表1 两组在护理依从率方面的比较[n(%)]

表2 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比较[n(%)]

3 讨论

儿科收治的患儿疾病种类繁多,包括:感冒、咳嗽、肺炎、哮喘以及腹泻等等。针对儿科患儿,在积极医治的基础上,还有必要配合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从而确保患儿在医护期间的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改善患儿医护质量效果。

本次重点提到人性化护理方法的应用,该护理方法树立“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旨在为患儿提供温馨、舒适、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包括:对患儿营造舒适、温馨的护理环境,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其他相关护理等。国内有学者表示,人性化护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患儿在护理期间的依从性,其护理总依从率高达90.00%以上;此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4-5]。

本次采取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儿总依从率为95.00%,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72.50%;此外,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各项数据充分显示,人性化护理方法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提高患儿在护理工作中的依从性,并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一步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纳及应用。

猜你喜欢
医护儿科人性化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