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2020-02-14 09:36董兰真吴婧李春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罗非班丁苯进展

董兰真,吴婧,李春曼

(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0 引言

临床常见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年轻化趋势,患者病情表现为渐进性加重,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可加重患者病情,属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分析得出,由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容易错过最佳溶栓时机[1],为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可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治愈率较低,残疾率较高,死亡率较高,预后严重不良。本文选定110例患者,对进展性脑梗死开展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进行了研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从我院随机选择11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均自愿入组,时间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组方式是随机双盲法,实验组55例患者,男女比例30:25,年龄19-77岁,平均48.5岁;对照组55例患者,男女比例31:24,年龄20-76岁,平均48.0岁。2组患者入组数据结果可对比,P>0.05。

1.2 方法。为55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药物选择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脑保护药物、氯吡格雷等。为55例实验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药时机是症状加重3 h内,替罗非班用药30 min内,起始剂量是每分钟0.4 ug/kg,为患者实施静脉输注治疗,然后按照每分钟0.1 ug/kg,维持72 h,丁苯酞注射液用药剂量25 mg,为患者进行缓慢静脉滴注治疗,单次滴注持续时间在50 min及以上,2次/d,将2次用药间隔控制在6 h及以上,连续治疗14 d。2组患者均应根据病情,为患者常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

1.3 效果分析[2]。NIHSS评分、BI评分:利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量表进行数据统计。NIHSS评分治疗后减少90%以上,判定基本痊愈;减少51%-90%,判定显效;减少20%-50%,判定有效;减少20%以下,判定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计算。利用SPSS 19.0软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统计学意义存在的标准是P<0.05。

2 结果

明显实验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治疗14 d后BI评分、治疗72 h后血液学指标、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均更为理想,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BI评分、血液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2、3、4。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对比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B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55 12.22±3.98 3.98±1.02 34.62±10.08 71.23±3.35对照组 55 12.48±4.12 5.25±0.37 34.36±10.78 67.13±1.28 t - 0.3366 8.6804 0.1306 8.4787 P - >0.05 <0.05 >0.05 <0.05

表2 2组患者疗效对比(n,%)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对比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血小板聚集率(%) 高切全血粘度(mPa.s) 低切全血粘度(mPa.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55 78±11 45±6 6.77±0.84 4.44±0.68 13.38±0.77 9.08±1.02对照组 55 78±10 57±8 6.76±0.77 5.54±0.55 13.48±0.74 11.92±2.05 t-0.0000 8.8994 0.0650 9.3276 0.6944 9.198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Hs-CRP(mg/L)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55 4.36±1.22 2.08±0.42 124.78±32.52 71.33±16.23对照组 55 4.44±1.35 2.98±0.68 121.35±32.44 97.02±16.68 t - 0.3260 8.3510 0.5537 8.1863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脑血管疾病中常见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较为明显,疾病容易复发,患者发病后,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残疾及死亡,发病率逐年增加,呈现为年轻化趋势发展,首选治疗措施是促进患者缺血区获得更多血流,为患者提供动静脉溶栓处理,为患者实施闭塞动脉介入开放。分析得出,受到基层医院医疗水平、时间窗、基础疾病等主观因素干扰[3],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容易错过动静脉溶栓及介入血管内治疗最佳时机,患者未能快速有效获得血管再通,可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因此临床上对如何有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相应研讨。

临床分析发现,对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来说,防止患者早期疾病进展的有效措施是充分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患者临床症状进展进行有效控制,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4],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方面,效果显著。

替罗非班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可快速结合受体,具有特异性,可对血小板聚集最后通路产生直接作用,对血小板聚集产生快速高效抑制效果,对比阿司匹林及氯比格雷等药物来说,可有效弥补不足,例如效果较差、起效较慢等,具有抗栓作用,可延长患者血栓形成时间[5]。临床实践证实,脑梗死进展关键阶段,利用替罗非班,可对患者血小板功能进行充分抑制,对患者疾病进展进行有效控制。

脑梗死时,患者可出现坏死脑组织,进一步诱发炎症反应[6],炎症因子大量产生,促进细胞粘附分子释放及活化,放大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微循环障碍,对患者正常的组织起到严重破坏作用,属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重要发病机制。

丁苯肽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可有效治疗脑梗死患者,可对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在减少炎症因子释放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丁苯酞可对线粒体功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有效下降患者脑水肿程度[7],可对患者脑细胞起到相应保护作用并对脑梗死进展起到有效控制作用。

临床实践证实,进展性脑梗死发病及进展的关键病理基础是血小板活化,早期血小板激活及粘附,可促进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血栓,可诱发血栓严重级联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临床上提出了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对血小板活化进行抑制,可明显减少血小板凝集作用。

临床实践证实,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行性较高。临床实践证实,丁苯酞可抑制抗小血小板活性,可对自由基进行有效清除,对炎症反应进行明显抑制,对患者大脑缺血区血液微循环进行重建,促进患者脑血液灌注量明显提高,可有效缓解患者大脑神经损伤。替罗非班可阻断血小板聚集,对血栓形成起到抑制作用,属于抗血小板药物,不容易引起免疫反应,不对补体损伤血小板进行激活,半衰期较短,安全性较高。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可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安全性较高。

本组实验结果:明显实验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治疗14 d后BI评分、治疗72 h后血液学指标、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均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进展性脑梗死开展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圣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液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值得临床推荐。临床后续探讨中,可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有效治疗方案进行研讨,研究所用药物药理药性、作用机制,进一步增加本组实验临床探讨意义。

猜你喜欢
罗非班丁苯进展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