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思辨写作 拓展诗歌鉴赏思维

2020-02-14 08:43钱银花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对立面思辨性层层

钱银花

写作不是一种特殊的技艺,而是一种多样性的生存技能。因此,教师在进行诗歌的思辨写作教学时应该更多地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辨以及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彰显并演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同时,这也为学生在社会上彰显自我价值、提升诗歌鉴赏思维创造了新的条件。

一、视域维度,寻找对立

真实的世界往往是立体的、充满了无数可能性而又丰富多彩的。只有不是人为故意地选择失明并且切实地做到全面性、综合性思考,写作的思辨性才能够得到更强程度的深化,作品才能更加充满说服力与价值。把握视域维度至关重要,学生需要在思考的时候寻找议题的对立面并站在对立面的角度获得新的前进的方向。

比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站在对立面去思考诗歌的续作:“学生们,这节课大家可以从与诗歌总体情调相反的一面想想,写一写接下来柳永身边会发生什么呢?他又会有怎样的心境?”学生们放开思维,有的学生说道:“也许柳永接下来并不一定是穷困潦倒又失意的生活,这样思维容易受到局限,容易让我们限在原诗的情感基调之中。”有的学生直接写道:“忽闻歌声,阵阵入耳,近人心扉。卷帘细看究竟,婀娜立,催人泪下。本已相望余生,竟追溯至此。道情愫,万里相连,青水潺潺月光皎。”教师及时作出总结:“诗歌的思辨性写作正是如此,不要受限于原有的诗歌情调与内容,要学会运用视域维度,从对立面寻找新的写作的角度,这将使我们发现新的前进的方向。”

美国Cody曾说,好的政治性写作的力量就在于讨论问题时反驳对方的观点进而提出一个积极前进的方向。这就好比思考“重视传统节日”,就要思考“过洋节的好处”。在写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们寻找主题的对立面,这样写作的思辨性才能有所提高。

二、理性维度,逻辑批判

理性思维是一种具备逻辑性与批判性的思维,而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可以说在学生的思辨写作中具备重要的作用。杜威曾提出反省性思维,其表现即主动、持续并细致地对观点或其他知识表现形式进行思考,明晰其论证原有及其下一步对准的结论。这种反省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之间具备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让学生尝试着将诗词进行一定的改写:“大家要具有批判性地改写,不要一味地认为原诗原句皆不可变,同时也要注重诗词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切忌随心所欲。”有的学生的作品着实令人一惊,对原诗词的批判性思维可见一般:“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让它与我同饮共醉吧。”有的学生则忽略诗词本身的创作背景与诗人本身所要表达的情绪,欠缺自我反省意思,教师需要及时作出总结:“有同学选择将‘穿‘拍‘卷等字用‘靠‘近等字代替进行改写,这样缺失了一种江水翻涌的壮阔感。同时,我们应该注意诗歌整体的情感基调,注重诗人原有的情绪表达。”

学生在思辨的写作中需要站在理性维度,提高自身的逻辑批判能力。诗歌教学中,理应引导学生们对奴性思维、懒惰思维表示拒绝,学会带着自身的逻辑批判能力去探寻事物的本质,去独立思考,进而使自己的思维品质获得全面并综合的提高。

三、运思维度,层层推进

站在运思维度的关键环节便在于层层追问,养成一种层层推进进行思考的思考习惯。缘由在于,层层追问可以使学生们的论证脱离表面层次,逐步走向更加深化、递进的层次,使学生们的思辨作品逻辑更加顺畅与清晰,分析见解更加独到与犀利,思维也更加缜密。

比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们运用运思维度对其进行思辨性写作:“同学们,大家现在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对这首诗进行改写。首先,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创作的背景是什么呢?”有的学生写道:“秋日來临,萧索的秋风吹散了女子的长发,她斜倚在窗前仿佛一座饱经风霜的石像。国家衰败,爱人病逝,她凝视着窗外,秋风仿佛带走了她乌黑秀发的颜色。”接着,教师进一步追问引发思考:“此时此刻,李清照的心境是怎么样的呢?她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思考万分,写道:“感到寒冷的她拿起那件衣衫,那是爱人那年给予她的礼物,顷刻思忖万千,这又怎敌内心的荒凉?杯中的酒水续了再续,空中的雁儿飞了又飞,连那院里的菊花都一重又一重,她的家在哪?又有谁陪她采摘?”

学生们通过层层追问不断地提出观点并进行追问与解答,不断地基于新的现象思考并对现象进行追问与理解。要做到层层推进,学生们必须要理解自身所写作的主题是什么,自己为什么需要做这个主题的相关东西,以及别人或他人对这个主题做出了什么样的理解与质疑,最后学生们需要明确主题应该如何推进,从而达到最终思辨性的写作效果。

总而言之,诗歌是写作者自身思想的一种“演绎”,但是写作者本人往往在写作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自身思想、表达等来自多方面的限制,自己作品出现的漏洞与缺陷难以自知。因此,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教育学生们站在正确的维度,从而让思辨更加严谨,彰显出说理的力度。

[作者通联: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对立面思辨性层层
层层深入写“端午粽”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层层批示≠层层落实
层层请示≠层层重视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恐惧的对立面
“相爱想杀”和“粉转黑”英文怎么说
女人味,层层绽放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