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福利视角下残疾人教育问题研究

2020-02-14 05:48李昕
科技风 2020年2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残疾福利

李昕

摘 要:关于残疾人群体的教育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来规范、完善残疾人教育,但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这是由于我国的残疾人教育目前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积极福利的视角来看待残疾人接受教育的问题,不只以残疾人接受基本的基础教育、减少文盲为目的,而是注重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并培养残疾人主动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致力于增强残疾人自身能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业,取得自身更好的发展。本文将根据当前我国残疾人教育的发展概况、部分特色学校的突出表现以及问题与对策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积极福利;残疾人教育

一、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状况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6%。大约8296万,是世界上残疾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残疾人为9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残疾人为406万人,初中程度的残疾人为1248万人,小学程度的残疾人为2642万人。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为3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0-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中,63.19%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由此可见,我国适龄入学的残疾人中,还有近40%是没有入学接受教育的,即使入学接受了教育,他们也很难继续读到高中阶段。

二、对比积极福利与传统福利

在传统福利中,我们长期把残疾人看做弱势群体,认为他们都是被动的受助者,由于他们自身的一些残疾,导致无法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所以一直以来也是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大多数残疾人在生活中需要别人一定程度上的照顾,残疾人群体主要依靠政府的补贴金及家庭的照料生活。传统福利指的是对残疾人进行物质上的帮助,努力提升他们的救助金及其他福利水平,主要是单方面的对残疾人进行救助,不断地给予帮助,而忽略了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残疾人在一直被动接受救助的状态下也逐渐放弃了自我拼搏,导致形成了一种不良的福利依赖,最后只能一味地接受帮助,什么也不用做也可以拿救助金。

积极福利指福利本身不是单纯为了经济的目标,而是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的人格发展。通过教育改善残疾人群体的现状以及为他们的未来明确发展方向,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或者职业技术学校提供的教育,都将为残疾人群体增能,增能是指个人在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增能理论认为残疾人的问题是环境对他们的压迫,由于先天性的一些原因导致了残疾人群体的残疾,而我们要相信虽然环境为残疾人带来了灾难,但他们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学习技能,从而使使他们的心智得到完善,并且能够掌握至少一种的职业技能。所以以积极福利的角度来看待残疾人有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他们的教育也不能一直局限于基础教育,要使他们可以主动接受更高以层次的教育。

总的来说,积极福利就是变被动为主动,变生存为发展,强调自我实现和责任。把积极福利理念融入到残疾人教育问题中,使残疾人群体能够明白教育对他们的重要性并且主动的、有针对性的接受教育,对科学设计残疾人教育模式、促进残疾人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我国残疾人教育发展現状

残疾人教育作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受到极大重视,我国自1985年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相关立法,但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6岁至14岁的残疾儿童在校接受教育的比例占62.06%,这说明有38%的适龄入学残疾儿童都没有在接受最基本的基础教育,同时,数据显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残疾人仅占1.1%。可见我国目前的残疾人教育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2015年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了关于《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残疾人学生在高考中根据不同的残疾状况享有不同程度的便利,比如延长答题时间、放大字号、删掉英语听力考试等。除此之外,2017年我国公布了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条例中将义务教育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及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与核心地位。在教育的深度、广度、与环境的适切性等方面都做了进一步调整,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对于残疾人教育方面的政策已经较为完善,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那么多的残疾人不愿意主动接受教育呢?

由于先天残疾儿童的差异性、异质性较大,加上残疾导致的生活自理能力欠缺,需要家人长期照顾,所以从小学阶段就很难融入普通学校和正常儿童一起学习,那么即使残疾儿童长大后有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缺乏小学期间正规的教育,在中学阶段也很难入学,更不要提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了。而后天致残的群体,由于突如其来的遭受事故、疾病等,使得他们心灵上受到了严重打击,身体上受到残疾的折磨,所以大多数需要短期或长期的休整或治疗,那么他们调整好自己重返校园时,也很难跟上其余同学的正常学习过程,所以考上大学的概率将大大降低。而按我国残疾人的情况来看,听力言语残疾占最大比重,如果是先天性聋哑儿童,那么在学习认字、写字、说话方面都非常困难,只能通过手术并且佩戴人工耳蜗,而手术与人工耳蜗的价格不菲,国产的一共需要近10万元,而进口的则要达到20万以上。对于一般工薪家庭来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再加上后续的复查治疗,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

现阶段我国招收聋哑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的幼儿园或专职学校还不多,不能遍及每一个地区。截至2011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一共1767所,在校学生约17.35万人。笔者在本科期间曾去河北省廊坊市复聪语训学校和睿聪培训学校进行访问调查,复聪学校是一所河北省最大、康复设备较完善的寄宿制语言康复学校,主要招收3-10岁的聋儿与弱智儿,学校按孩子们不同的残疾状况分班,对聋儿进行无手语教学,为他们提供正常的语言环境,大部分聋儿是可以通过学校的康复后进入到正常的幼儿园或小学进行上学的,从1994年建校至今,学校已康复聋儿284名、弱智儿48名。在我的访问过程中发现,学校大约不到20名的教职员工,有不少老师师德高尚,在月工资不到5000元、月休4天,每天上下班交通时间超过3小时、与孩子们每天重复着相同基础训练的情况下,还对特殊教育这份工作充满着热情,在与几个老师的深入访问中发现,她们谈起自己的工作都是充满骄傲,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非常伟大,她们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在面对弱智儿的暴力行为,乱砸教室中的物品设施时也都是温和的收拾残局,实则令人敬佩。

提高残疾儿童受教育的自主性是重中之重,也有很多孩子有着上学的愿望,但由于去学校面试屡屡碰壁导致了丧失了上学的欲望,所以更要注重学校方面的管理,需要对残疾人群体一视同仁。

四、目前我国残疾人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经过文献回顾以及对我国残疾人教育方面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残疾人教育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残疾人群体接受教育自主性差

由于一系列身体上心理上的现实困难,导致残疾人群体大多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很少主动接受教育,接受的教育也主要是在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少有接收到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残疾人不主动接受教育的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自己因为残疾,以后很难有所成就,对自己的未来十分绝望,没有信心,我们需要帮助残疾人改变自我认知,让他们明白自己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学到基础知识和自己感兴趣的一门技能,将来就能够很好地生活。

(二)学校内难以设置无障碍环境

有些学校里没有电梯,没有供轮椅走的坡道,没有残疾人专用的无障碍卫生间等等,导致残疾学生出行、学习极不方便。

(三)制度性的障碍

北京市教委透露,目前小学、初中接纳残疾生相对高中而言还是比较乐观的,但一到高中阶段,残疾人就较难进入了,只能去上残疾人职业学校,主要是由于上高中需要考体育,肢残孩子考体育会是零分。这反映出制度上带给残疾学生的障碍,在高考中我国已经出台相应政策为残疾考生提供便利,但是像肢体残疾以及智力残疾,在体育考试和专业课考试方面面临着巨大的障碍,针对此类学生,更应出台更完善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

(四)残疾生随班就读还存在特教师资、相关辅助服务的欠缺

残疾生跟班就读需要一些基础的教学用具、课件,但不是每个学校都配备相应的设备,而且在教师的配备方面,大多中小学都没有专业的特殊教育老师。而老师在面对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时,是需要用到不一样的教学方式的,所以特殊教育老师的存在至关重要,可以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去指导残疾学生们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五、目前我国学校内残疾人管理模式

2017年中国残联公布了全国首批311家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基本遍及全国各地。这很好的体现了积极福利的理念,以培养残疾人群体的职业技能为目的,实现他们的自给自足,在接受书本教育的同时也为以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部分省市的培训基地较少,且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因外在原因而无法入学的残疾群体产生。而且不少培训基地还存在着收费高、管理模式不健全等问题,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使残疾人孩子们能进入到普通学校中进行学习,在接受到基础教育的同时,也可以由特殊教育的专业人群为孩子们提供专业技能的学习。

残疾人只要拥有一般性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可以上和健全人一样的大学,但为残疾人群体专门设立学院的在我国还为数不多。目前只有以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为首的4所高校专门为残疾人群体设立学院。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设有针灸推拿学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残疾学生共757人,并且学院配有专门为残疾人群体授课的高级教师。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专门招收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学院内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而且聋人工学院在办学上打破了我国特殊教育的传统封闭式办学模式,将听障生生与全校一万多听力正常的学生的生活及课外活动安排在一起,只是在教学中采用适宜听力障碍的特殊手段单独授课。这种模式使听障生在感情上、思想上渐渐融入主流群体,有利于培养听障生自立、自尊、自强的意识。

这些学校的残疾学生管理模式是值得所有高校进行借鉴的,近几年有不少小學、中学以及大学都在发展残疾人教育方面有所进步,现在更需要的是将这些优秀的典范学校进行推广,争取全国中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能够无差别接纳残疾学生,帮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建议及对策

(一)树立平等思想

禁止各个学校对残疾人群体的歧视,设定统一的入学标准以及成绩考核制度,不暗自减少残疾学生的招收,学校中的教职员工都不歧视残疾人,真正做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二)无障碍原则

不管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学校都应注重无障碍原则,尽可能的为残疾学生提供无障碍的、限制最少的环境供他们学习,比如在学校设立部分盲道、电梯中设置稍矮的按钮方便坐轮椅的学生可以够到、加强楼梯间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安全性。

(三)政策支持

为特殊教育学校或是残疾学生人数较多的学校提供政策支持,包括一些优惠和倾斜政策,使得更多的学校愿意招收残疾学生。

(四)教育补偿

为主动接受教育的残疾人群体提供物质及非物质方面的补偿,比如为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为他们提高一些教育资金以供他们更好地学习。

(五)个别化原则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个别化原则,注意关注残疾儿童的个体差异,也可以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体育活动培养方案、增加课堂教学工具等。

(六)正常化

使残疾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都能够正常化,保障他们的学习生活能和社会中正常的生活模式相接近,尽力让他们可以融入正常孩子的群体,和和班级里的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并教导班里的健全孩子不能对残疾学生有任何形式的歧视。

(七)各方力量联结

注意社会各方面的联结,学校和学生家长多沟通联络,社会中能为残疾人教育提供的机构或组织也多多联结,形成一个综合一体型的支持体系,为残疾学生们的更好成长发展做出贡献。

七、小结

以积极福利的视角来看待残疾人教育问题,认为目前残疾人群体接受教育的自主性较差,学校在招收残疾人群体入学时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学校中无法给残疾人群体提供完善的设备、专业的师资以及量身打造的合理的学习模式,并且整个社会中对于残疾人问题还持一种落后的福利观。积极福利思想认为要想解决残疾人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就要注重不单让残疾人群体接受最基础的认字写字能力的训练,也不光之后尽力为残疾人提供一份工作,更要注重的是提高他们接受教育的自主性,愿意主动接受教育,进而培养他们的能力,学习真正的技术,能够使他们以后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出自己的一技之长,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海洁.残疾人受教育状况及其对生存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2]丁相顺.残疾人权利公约与中国残疾人融合教育的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7(06).

[3]周沛.积极福利视角下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4.

[4]庞文.我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的现状和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2.

[5]刘艳虹.北京市残疾人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6.

[6]陈红.我国残疾人教育发展趋势、挑战与对策——基于《残疾人教育条例》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7.

课题:国家社科项目:建构以现代家庭为中心的困境儿童保护政策及行动体系研究(批准号:16BSH058)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残疾福利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如何与残疾儿童做活动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Take Away Pizza ?
河南:实施“一人一案”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入学
风之彩 墨西哥残疾儿童绘画展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