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工读《国富论》

2020-02-14 05:54马瑞鹏
经营者 2020年1期
关键词:利己主义当代中国分工

马瑞鹏

摘 要 斯密在《国富论》中开篇谈分工,他提出分工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从分工产生的原因中又提出了“利己主义”思想。他在《国富论》中的很多思想仍然值得当代中国借鉴。

关键词 分工 生产力 利己主义 当代中国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只是它的简称。此书的发表奠定了斯密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现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说,至少在300年内,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人类不会有人像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富论》作为一本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作,自发表以来对全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富论》共分为五篇,分别讲述了劳动力改善的原因和产品的分配、资产的性质和积累、不同国家财富增加的过程、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体系、论君主和国家的收入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斯密开篇就开始讨论分工,“劳动生产力最为重大的进步,以及人们不管往何处引导或在何处应用劳动生产力,所展现的大部分技巧、熟练度与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接着他以制作别针为例,来说明每个人负责制造别针一个工序会比每个人独立的完成制作别针效率和效果好得多,进一步来验证了“任何一种行业,若能引进分工,都会因分工而使劳动生产力得到相当比例的提高”。[1]而分工之所以使劳动的效率提高,原因在于:第一,每个工人手脚灵活的程度提高了,当他毕生只从事一项职业时,他肯定会不断提高完成工作的速度;第二,工人不再需要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节省了一些时间。当他从事很多不同的工作时,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工作所在的场地不同的问题,而在赶往下一个工作时,他或者还会溜达一下,这样就增加了工作时间,效率不高;第三,由于发明了许多机器,简化与节省了人力,使一个人能够完成许多人的工作。这是分工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分工,使每个工人在专注于自己的那项工作时,致力于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进而有可能促使机器的发明来提高自己那项工作的效率。

在讨论完分工的结果后,斯密开始讨论形成分工的原因。他认为分工的形成,是因为“人性当中有某种以物易物的倾向”,分工是这种倾向所造成的结果,同时这种倾向还只存在于人类当中。正是因为这种倾向,在人们发现他自己不能生产出他所需要的全部产品时,他会向有这种产品的人进行交换或者购买。但是交换或者购买的前提是他自己有别人所需要的产品或者钱,如果他只想依赖别人的话,斯密认为这只是痴心妄想。原因是因为斯密著名的“利己主义”思想,“我们每天有吃有喝,并非由于肉商、酒商或面包商的仁心善行,而是由于它们关心自己的利益”。[1]在人们互相交换时只会告诉对方他会得到什么好处和利益,而不会向对方诉苦。因为只有对方得到了利益,这个交换才可以进行。之后,斯密又开始探讨人们的能力差异问题。在他看来,个人的能力差异是由于分工导致的,是分工的结果,他列举了哲学家和挑夫的例子,他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异“与其说是天生的,倒不如说是个人嗜好、社会习俗与教育的结果”。[1]斯密认为人的能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人们从事了不同的职业,人们在各自的职业上日复一日的工作,形成了和这个职业相匹配的能力。最后,斯密又探讨了分工的结果,在分工产生之后,各个行业的效率不断提高,“因此可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状况,将财富普及到最下层人民”,“普遍富裕的状况自然而然地扩散至每个社会阶层”。

斯密开篇谈分工,把分工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不仅是因为分工对于促进生产力生产的巨大好处,还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当时的英国虽然制造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离现代的机器大工业生产还有很大的距离,仍处于工厂手工业的生产阶段。工厂手工业的生产情况受限于工人个人的劳动能力和效率,因此,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是促进生产的最好办法。而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最好手段就是深化分工,所以斯密如此宣传和普及分工的理论。

在斯密探讨分工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利己思想”,在斯密看来,只有以利已心为前提,以平等地交换为基础的市场交换形式才是最长久的交换形式。其言外之意就是:恩惠不是市场的经济行为,不平等的交换形式(如腐败、垄断等)是不可取的。《国富论》中的国富增加的前提也只有在自由平等的经济基础上才可以发展,政府不可以过多的干预市场经济的进行,在斯密看来,政府只有三个职能:保护社会免遭其他社会之暴力入侵、盡可能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社会成员不正义的压迫、建立和维护特定的社会公共工程和公共制度。政府除了不应该过多干预市场经济外,斯密认为政府也不应该指导资本的使用,应该让人民自然合理安排自己资本的去处,“就每一个人来说,他的资本能雇佣哪一种国内勤劳,以及哪一种勤劳的产出可能有最大的价值,每一个身历其境的人自己能下的判断,显然要优于任何高高在上的政治家或立法者能为他下的判断”。[1]斯密主张让个人的资本自由运用,政府除了做好上述的三项职能外无须再为自己包揽一项权威,因为资本的如何运用是一项“最不需要他担心的责任”,让每个资本的拥有者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运用资本才会使资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如果一国的政府强行干预资本的运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增加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但最后只会减少社会收入,所以政府干预的做法不可取。

斯密除了主张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外,还在《国富论》中前瞻性地看到了国内市场的巨大优势,“总之,同一数量的资本用于国内贸易,通常会比用于外国消费品贸易,激励和支持更多的本国生产力,同时增加更大的本国产出价值”。[1]同时,斯密还指出了国内的贸易规模以及运用资本的数量,必然受到“国内幅员大小,各地的多余产出价值,以及相互交换的可行性”的限制。在21世纪的经济危机之后,外需萎缩的状况会持续或者变成常态,各国也越来越多的采取贸易保护的政策,这时要想靠出口来增加经济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拉动内需增长成为了当代各国最急迫的事情。在12月9号举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娃哈哈的董事长宗庆后表示,当前中国4亿中产阶级的消费支撑了以往高度的经济发展,但他们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已经持平了,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房子和车子等生活必需品。所以,当代中国要想拉动内需,要靠剩下的10亿不太富裕的人群,他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还是很大,但是他们面临的是资金的欠缺。所以,要想进一步拉动内需增长经济,如何增加不太富裕人群的收入是当前最大的障碍。

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写作时间虽然距今几百年,但其中的经济思想放在当代来说依然闪耀着光芒,依然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圣经”。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深入体会和应用其中的理论。

(作者单位为天津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宗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10-11,356,291.

猜你喜欢
利己主义当代中国分工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义一条路可以走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小蜜蜂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罗尔斯原初状态中立约人特性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