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贾宝玉看曹雪芹的佛学思想

2020-02-14 05:56熊华勇殷萌萌
文学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贾宝玉曹雪芹红楼梦

熊华勇 殷萌萌

内容摘要: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历来被认为带有作者曹雪芹自身的自传色彩,贾宝玉最终遁入空门的结局也昭示了曹雪芹的佛学思想。贾宝玉这个具有佛性的人物,其思想中的佛学内涵对于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具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红楼梦》 贾宝玉 曹雪芹 佛学思想

佛学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发源于古印度,东汉永平年间传入中国,在中国传承并发扬光大,到了唐代,佛教与儒教、道教并列为三大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对中国文学、绘画、雕刻、音乐等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1]佛学思想在中国文学领域最深刻的体现之一就是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红楼梦》,这部精奥博大的著作通过主人公“贾宝玉”的一生展现了作者曹雪芹对佛学独到而又真切的理解与体悟。

贾宝玉的前生众说纷纭,笔者取“神瑛侍者”说法,只因其对一株“絳珠仙草”有甘露之惠,便展开了一段尘世的造历幻缘:“神瑛侍者”下世化为“诗礼簪缨之族”的贵公子贾宝玉,而“絳珠仙子”则化为贾府的亲戚林黛玉,由于贾母女儿、黛玉母亲贾敏病逝,贾母思念外孙女甚深,于是把黛玉接至贾府,从此宝黛之间展开了动人心魄的还泪奇说。

曹公笔下的贾宝玉,在贾府众人看来是个既“呆”且“痴”的人,他会不时地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事,还会说出一些让人觉得“荒唐不堪”的“胡话”,这都是因为作者赋于了宝玉神奇的智慧与灵性,让他有了与众人迥异的超凡脱俗与叛逆性格。宝玉最突出的思想就是佛学中的思想,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作者曹雪芹的佛学感悟。研究贾宝玉思想中的佛学成分无疑是《红楼梦》理解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强烈的平等意识和慈悲为怀的悲悯心性

《红楼梦》受禅宗的影响很大,在多个章回中都提到过“参禅”,第二十二回中宝钗生日席上,宝玉听了宝钗念的一支《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喜得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可见宝玉对佛家思想是有所感悟,并且深有喜爱的。再后来,他出自好心,为怕林妹妹着恼,给湘云使了个眼色,最后反而得罪了两处姐妹,“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心内感悟,遂提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后又填了一支《寄生草》,此时的宝玉的佛性已初现端倪。不仅宝玉参禅,大观园里的其他女儿也颇通禅理,比如黛玉、宝钗、妙玉、惜春等都是有佛性的女子。

禅宗讲求“慈悲为怀”、“众生平等”。宝玉天生就有一副平等心和慈悲。第三回中宝玉初见黛玉时问黛玉可也有玉,知道她没有的时候登时发起狂来,要扔了他的“通灵宝玉”,可见,宝玉骨子里是渴望人人平等的。再有,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加之他又是整个贾府的宠儿,宝玉并不自恃尊贵,反而认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儿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尊重和珍爱身边的每一个女子,不论其是小姐还是奴婢。这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宝玉的慈悲与仁爱。第三十五回,“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一行走,一行谈论。这一个笑道:‘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宝玉处处为他人着想,时时关心他人,而且在他眼中主子、奴婢,甚至鱼、燕子等动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分别。宝玉博大、悲悯的心怀正是和禅宗的教理相一致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宝玉最后能勘破红尘、逃离世相的重要原因。

二.对于“色空”与“中道”的参悟

色空是佛门的重要观点,《心经》“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2],集中地表述了佛教的色空观。色,是色相,指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并不仅仅指女色,其本性为空,即真空妙有。但真空非空,是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相之空。也就是说,空是色之体,色是空之用。不执著于色,也不执著于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的就是佛教的色空不二思想。妄想、分别、烦恼是修行路上的三大障碍。如果悟到了色空不二,就不会分别、执著色相,破了色相,就达到扫相破执、明心见性的目的。

《红楼梦》写宝玉有个“由色入空”的渐进过程。宝玉自幼是贾府的少爷,深受贾母的疼爱,实际上是整个贾府大家庭的核心,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经历的增多,他的生活也慢慢复杂起来,喜、怒、哀、欲、爱、恶、惧各种情感体验也随之而来:与黛玉的两小无猜的愉悦、姐妹的小纠纷、被逼读书的烦恼、父亲的严苛要求,“禄蠹”的打搅,对俗人的讨厌,甚至对死亡的恐惧等都来到了宝玉的生活之中。宝玉敏感的天性使其心境随着境遇不断变化,尤其大观园女儿的香消玉殒和曾经欢乐天堂的失去让他感受到人生幻灭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寂寞与悲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人生聚散、世事变幻的无常让宝玉备受精神折磨,由此而生出了超然于尘世之外的感悟。

而根据佛法义理,所谓的中道,即离开二边之极端、邪执,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说到:“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又言:“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3]。中道是大小乘佛教共同主张的一种思维方法,也就是说对人对事对物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过分也不能不及,这点类似儒家的中庸之道。中道就是要求佛教弟子们离于偏执,履中正而求解脱之道。在實相上表现为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并举,类似于色空观。

第一百一十八回,“宝玉也没听完,把那本书搁在旁边,微微的笑道:“据你说人品根坻,又是什么古圣贤,你可知古圣贤说过‘不失其赤子之心。那赤子之心有什么好处,不过是无知无识无贪无忌。我们生来已陷溺在贪嗔痴爱中,犹如污泥一般,怎么能跳出这般尘网”,佛教里的赤子之心,就是指真如本性,是众生本来具有的智慧。但是无量劫来,我们被贪嗔痴爱迷失了本性,这种真如本性的特征就是无知无识无贪无忌,就是佛教的中道。再有第一百二十回宝玉作别贾政的情景:“贾政尚未认清,急忙出船,欲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吃了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似喜似悲”实际上是不喜不悲,也是离苦乐二边的中道。“奇而不奇,俗而不俗,真而不真,假而不假”,仔细品味,其实就是不要执著真假、执着于奇俗,都体现了中道的思想。

色空和中道思想在刻画贾宝玉形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从外貌和才情上看,宝玉有一流的人品,有一副俊秀皮囊,家世和地位也是众人钦羡,前途不可限量。但是他偏偏不喜欢读书,不爱仕途,看见时文八股就厭烦,第五回宴上宝玉困了,欲往内室歇息,秦氏便带其往上房休息,“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由此可见宝玉对仕途的憎恶了。这对一个封建大家族来说是不可容忍也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在爱情上他与黛玉两情相悦,真心相对,但造化弄人,二人偏偏没有终成眷属,一个呆傻一个悲愤而死,未得善终。但是,他最后修成“圆觉”,又能“高魁子贵”,又让人感到不是那么伤感。这也体现了无常的中道。

三.出离的不净观

不净观是佛门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佛教教义“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住就有观身不净的修行方法。佛教认为,在人世间,每个人都是带着欲望来到这个世上,特别是有情众生,情欲很重,佛门控制情欲的修行方法有不净观和白骨观。不净观就是观身不净。佛教认为娑婆世界众生的身体是不干净的,九孔流出的是污秽之物,身体是由骨骼支撑和外在的皮囊构成。要求修行的佛弟子,看到女色产生淫念时,想象对方也是皮囊下包裹的淫秽之物,想到对方最终也会成为一堆白骨。佛门就是用这种方法破除色欲妄想颠倒的。

宝玉是慧根很深之人,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潜意识或别人的提醒中常常关照自己。如第三回批“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第五回“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静女儿之境?宝玉听如此说,便吓得欲退不能退,果觉自形污秽不堪”,第七回“那宝玉自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可见宝玉感悟到观身不净,有了出离世间的坚定意志。也正是因为有不净观,宝玉纵然处在大观园这个“女儿国”里,仍旧可以洁身自好,也爱护他人。

曹雪芹的不净观在小说中有多处体现,不仅在宝玉身上,在其他人物形象里也有诸多体现,如居住在栊翠庵的“槛外人”妙玉,她清高孤僻,目无下尘,厌弃凡俗,与世俗绝离,第四十一回,贾母给湘云还席做宴,游大观园的时候经过栊翠庵,众人在此歇息,喝了一杯茶水,收盏的时候,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刘姥姥喝过茶的杯子,她便不要了,后宝玉劝她扔了倒不如赠了刘姥姥,妙玉便说:“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足以见得妙玉的孤僻清高之甚了,后来宝玉等人离开了,又派了几个小幺打了几桶水来洗地,妙玉的修行,是一点世俗之物都不能容的,以至于到了偏执的境界,这不是佛门真正的修行。这也是为什么她那么努力修行,最终却不能修成正果的原因。

四.归入空门的关键——破执

《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4]可见执着是悟道成佛的重要障碍之一。《菩提心论》:“凡夫执着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5]佛教认为,众生的病根在于无明,由于无明如乌云般覆盖,遮蔽了智慧的阳光,便生起各种的妄想、分别和执着。妄想、分别、执着是众生不能觉悟的根源。破除妄想、分别、执着是佛教徒修持得大解脱的必经之路。

佛教的执着,主要是“我执”和“法执”。我执,就是执着“我”,诸如“我的”身体、见解,“我的”所有,即一切以我为前提,把我摆在前边,正是有了我执,种种“我见”随之产生,一切的问题和烦恼随之而来。法执,就是对一切因缘生法产生虚妄分别的“法见”,诸如执着于佛法。“法执”就是不明白五蕴(色、受、想,行、识)之法,乃是因缘而生,而执著为实有。

第九十一回,“只见宝玉把眉一皱,把脚一跺道:‘我想这个人生他做什么!天地间没有了我,倒也干净!”黛玉道:“原是有了我,便有了人,有了人,便有无数的烦恼生出来,恐怖,颠倒,梦想,更有许多缠碍。”可见宝玉已经认识到有我的不好,黛玉对其进行了进一步补充,说出了有我的危害。有了我,就有了人我分别,有了人我分别就有了执着,有了执着就有了烦恼。宝玉此时尚未破除我执,但已经看到了我执的危害。

第一百一十五回,宝玉同甄宝玉谈话,发现对方是个禄蠹,竟连相貌都不要了。到了第一百一十七回,“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我已有了心了,要那玉何用!”宝玉对自己的相貌不再执着,对那幻相(通灵宝玉)也不再执着。一旦没了执着,由妄想颠倒带来的所谓的病也就随之消失,自己的真如本性也就随即显现。

破除我执的关键是情执。我执中有严重的情执,情执是我执的核心。虽然十二因缘中没有提到情,但是情在十二因缘相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执不仅是对爱情的执著,还包括对亲情、友情的执著。宝玉的情执既有对黛玉的深情,也有对大观园女儿爱护的友情,对贾母的爱戴。然而黛玉悲愤而死,大观园也流离失散,贾母逝去,姐妹们离散,秦钟早逝,柳湘莲出家等,让宝玉感受到爱情、亲情、友情的无常。宝玉于是看破红尘,不再执着,也终于悟到了佛理。

限于篇幅,这里略去宝玉破除法执的内容。宝玉最后能修成正果,也正是因为他能破除“执着”,不执着于世相,和妙玉、黛玉等人相反,没有很重的嗔忿心、分别心,因而可以摆脱痛苦,修成圆觉。

《红楼梦》是一部蕴含深厚的文学经典,其包含的佛、儒、道思想无不深刻博大,有待后人钻研。此处分析的几点佛学思想是明显又较突出的部分,从中也可窥探曹公的思想修养的深厚。正是因为贾宝玉有这些佛学思想,才有最后出离尘俗、摆脱痛苦的结局。

参考文献

[1]余渊.《红楼梦》中的佛学思想探析[D].安徽大学.2014

[2](唐)玄奘.《心经》[M].《乾隆大藏经》16册,北京:中华书局,2009:606

[3]鸠摩罗什.《大智度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7

[4](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M].《乾隆大藏经》26册,北京:中华书局,2009:407

[5]大广智不空.《菩提心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642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传学院)

猜你喜欢
贾宝玉曹雪芹红楼梦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续红楼梦
曹雪芹邀棋
曹雪芹送彩礼
贾宝玉为何是“情不情”
曹雪芹捉鬼
音乐剧《曹雪芹》开排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
未完的前尘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