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调节油系统潜在故障及原因分析

2020-02-15 10:10谭兴春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19期
关键词:内漏油位蓄能器

张 强,谭兴春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2732)

0 引言

汽轮机调节油系统是DEH 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动作直接与机组的稳定关联。例如,汽轮发电机的转速和负荷是通过改变调节汽阀的位置(开度)来控制的,而汽阀开度则靠汽轮机调节油来维持。因此,系统的安全、平稳和连续运行,是机组经济安全的必要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汽轮机调节油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

汽轮机调节油系统由执行机构、危急遮断和供油系统等3个部分组成。汽轮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汽机调节油系统应能连续地向各管路和汽阀提供正常压力的EH 油。

2 EH 油系统主要运行参数

2.1 EH 油温

系统运行时,EH 油温正常值约50 ℃,以降低油的黏度,改善油的流动性能。当系统油温升高至55 ℃时,投油冷却器(冷却水电磁阀开启)和温度开关(003ST)将发出油温高报警,自动保护切电加热器;当油温升高至60 ℃时,温度开关(004ST)将发出油温高高报警。当油温降至40 ℃时,温度开关(002ST)将发出油温低报警,同时切除油冷却器(关闭冷却水电磁阀),并停运循环再生泵;当油温降至20 ℃时,温度开关将发出油温低低报警,闭锁启动EH 油泵。

系统运行时,油温低于40 ℃,需手动投运电加热器,高于50 ℃,需手动停运电加热器。EH 油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系统稳定运行,油温过高导致油的品质下降,EH 油的黏度过低而影响阀门调节;油温过低导致油的黏性增加,过滤器压差将上升,EH油泵电机可能过载(柱塞式变量泵对油液的清洁度及黏度要求很高,必须确认油温高于20 ℃,才允许启动泵组)。

2.2 EH 主油箱液位

系统运行时,EH 主油箱液位正常值约为550 mm(500~650 mm)。670 mm 高油位报警,450 mm 低油位报警,270 mm低低油位报警送至主泵控制柜闭锁启泵。当油位高时,严重影响EH 油压力瞬态响应能力,油质可能恶化。油位低时,泄漏严重不可控制时,可能导致主控被迫停运调节油泵,停运汽轮发电机组。

2.3 EH 油压

系统运行时,供油压力是通过供油泵的调压装置(GFR081/082VH)调整。油泵的出口母管压力约14.8 MPa,额定压力在15 MPa 左右。在压力降低到11.2±0.05 MPa 时,压力开关动作,触发压力低报警(GFR001SP 动作),备用供油泵自动启动(GFR003SP 动作)。在备用泵顶替运行油泵过程中,系统油压由高压蓄能器补充调整。

3 EH 油系统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3.1 EH 油压波动

在汽轮机正常状态时,EH 油压的波动可能会高于1 MPa。EH 油的备用泵为恒压变量柱塞泵,该泵通过出口压力的变化自动调整泵的输出流量来调节压力。若压力波动范围在1 MPa以上,则判断该泵出现调节性故障。当油泵出口压力(系统运行压力)比额定压力偏高时,可能导致系统承压过大出现漏点。

3.1.1 原因分析

(1)滤网堵塞。系统运行过程中主泵流量约为10 L/min,若吸油滤网堵塞,使得油泵油量减少,使EH 油泵压力变小。

(2)系统发生内漏。在供油管路内的高压油流经各供油设备和装置时,由于设备本身存在的缺陷造成系统内漏。供油管路的高压油直接返回主油箱或回到无压油管路,造成系统的压力不稳定并下降。

(3)系统的高压蓄能器内胆遭到破坏,致使高压蓄能器起不到压力补偿作用。

3.1.2 应对措施

参考电站一些经验,可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油压波动或防止油压波动进一步加剧。

(1)改变运行方式。通过外置滤油机来代替循环油泵,减小油压波动。

(2)切换至备用的EH 主油泵。当发现油压下降,同时主油泵电流也异常波动时,应先启动备用泵来稳定油压,再根据以下不同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①当切至备用主油泵运行后,油压恢复稳定且电流正常,则可以排除系统内漏,此时应采取如下措施,调整主油泵出口压力调节阀压力整定值,必要时更换出口压力调节阀。通过调整EH 主油泵出口压力调节阀整定值,使EH母管压力恢复稳定;调整主油泵出口安全阀压力整定值,必要时更换;主油泵出口压力调节阀和安全阀调整或更换后,再启动后仍然存在问题,此时基本可以判定泵本身有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若油压降低的同时主油泵电流也随之减小,则过滤器堵塞的可能性最大,导致吸油量减少,主油泵电流减小,此时应及时滤油或更换过滤器。②当切至备用泵后,油压仍然波动且主油泵电流增大、油温升高,则最大可能是系统存在泄漏,应通过点温仪测量高压油设备回油管线(如安全阀的回油管、蓄能器的回油管、油动机的回油管等)的温度,来查找具体是什么设备存在内漏。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前提下,及时停止或退出内漏设备运行,处理内漏设备;若油位也随之下降,此时还应检查蓄能器压力,检查蓄能器皮囊是否损坏,以及蓄能器充氮阀是否存在外漏,将损坏的蓄能器隔离并修复或更换。

3.2 EH 油箱油位快速下降

EH 油箱油位反映了油箱内储油情况,重新开主油泵前,油箱油位应在500~650 mm。正常运行油位应为550 mm,低于450 mm 时,有报警信号输出,当EH 油箱油位低于正常液位时,应及时补油。当液位低于270 mm 时,泵易将空气吸入,EH 系统产生气蚀,系统压力不稳或建立不起压力,故在此油位下系统不能工作,将停泵。停泵后,油压低即跳机。参考电站,正常无漏油工况一个月内油位不会下降20 mm。

3.2.1 参考电厂(秦山二期)EH 油箱油位快速下降事例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3 年8 月17 日19:02,在中央控制室翻阅KIT 趋势时发现EH 油箱液位快速下降,由47.8 cm 降至46.5 cm。主控立刻通知现场人员查找漏点,发现4GFR518VH 下游管道与过滤器连接处喷油(往外喷射拇指粗细油柱)。紧急联系维修机械人员,沟通后,先往EH 油箱油位加至正常油位(由42.2 cm 涨至57.7 cm),同时现场又备用5 桶油,安排专人负责加油。EH 油箱加油后联系化学取样人员对油脂进行取样,同时安排人员对EH 油箱进行滤油。21:01,4GRE010VV 油压低自动关闭,维修人员拆除4GFR518VH 带压堵漏的卡具后,运行人员关闭4GFR518/524/530VH,将漏油点隔离。18 日凌晨,喷油点接头处理完成,因检修用胶需要24 h 凝固,19 日早班投运GRE010VV油回路,恢复4GFR518VH 夹具;4GRE010VV 附近保温层浸入EH 油有少量冒烟,现场准备好相应灭火设备,运行二级干预队员做好待命随时启动,并通知保卫消防人员。为防止火灾已将保温层拆除,使用大量吸油纸清理漏油。

3.2.2 EH 油箱油位下降原因

油系统外泄漏。高低压蓄能器内胆损坏或蓄能器充氮阀存在外漏情况。

3.2.3 应对措施

(1)及时检漏及补漏。从上述事例中可知,漏油导致的隐患,应对措施如得当及时,事故完全可以避免。例如,发现EH 油箱油位异常下降,首先应考虑查找漏点,同时对EH 油箱进行补油及滤油、取样,使EH 油油位补至正常油位及油质合格。发现漏点后,快速将漏点隔离或带压堵漏,消除漏油,同时应对现场漏油区域做好灭火准备,并用吸油纸清理漏油,防止发生火灾。

(2)更换蓄能器内胆或充氮气。若发现EH 油箱油位异常下降后,发现系统管道接口并无漏点,此时应检查高低压蓄能器氮气压力,并更换故障蓄能器或充氮气。

3.3 EH 油油质下降

EH 油是三芳基磷酸脂型抗燃油,油中的氯含量、水分、酸值和电阻率等参数超标,会腐蚀金属器件,对油品造成不可修复性的破坏。

3.3.1 参考电厂(秦山二期)EH 油油质下降事例分析及应对措施

在302 大修工作中,发现EH 油箱底部有少许黑色附着物,检查发现这些黑色附着物来自加热器套管表面。针对以上现象,厂家建议将EH 油箱的2 组加热器功率由2.4 kW/组降为1.2 kW/组。最终将EH 油箱的2 组加热器功率由2.4 kW/组降为1.2 kW/组。新加装的安装接口与原加热器相同,功率降低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昌江核电厂也可能存在这样问题,需要随时关注油质变化,及时响应。

3.3.2 EH 油油质下降原因分析

(1)抗燃油酸值增加。原因有:①运行油温高,导致老化;②油系统存在局部过热;③油中含水量大,使油水解。

(2)EH 油颗粒污染度高。原因有:①系统内部产生,例如,管道、油箱或汽阀氧化腐蚀后产生的颗粒物;②系统外部杂物进入,例如,检修和注油过程中夹带杂物侵入。3.3.1 中就是系统内部产生的颗粒污染(局部油温过热,导致EH 油碳化)。

(3)EH 油水分含量升高。原因有:①冷油器泄漏;②油箱呼吸器的干燥剂失效,空气中水分进入。

3.3.3 应对措施

(1)增加油箱呼吸器的干燥剂巡检频率,及时发现其有效性丧失并更换,以免水分通过呼吸器进入油中。

(2)安装必要的温度报警装置,实时监督油温,及时发现EH 油油箱油温过高。

(3)油温如果降低时,需要尽量采用投入油循环回路的方法来提高油温,防止系统局部过热。并且要减少EH 油箱电加热器投运次数。

(4)当化学定期取样的结果超出期望值时,应及时投运循环再生装置,如有必要可投运外置滤油机,以防止油质进一步劣化。

3.4 EH 油油温升高或降低

在SRI 系统已经投入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如果油温一直保持在50 ℃之上,则认为该系统发热量较大。

3.4.1 参考电厂经验事例——油温升高或降低

2012 年2 月12 日,运行人员发现GFR 油温一直下降,联系电气人员和专工到现场检查,经检查发现4GFR001/002RS阻值无穷大。为避免油温降低,运行人员将再循环泵和电加热器保持停运,4SRI112VD 阀门关闭,并关闭4 号常规岛0 m 层厂房的门窗,依靠回路自身循环保持油温在39 ℃左右。2 月17日,加热器备件到后,电气人员更换了故障的002RS,001RS 由于被003FI 挡住,技改将GFR 再生装置整体向左(面向油箱)移动约15 cm 后,更换了001RS。更换后的直阻、绝缘电阻和运行电流均满足要求。

3.4.2 EH 油油温升高原因及应对措施

(1)当EH 油热交换器的冷却水侧阀门控制失灵,无法自动开启,或者冷却水异常(压力、流量不足或温度升高),冷却效果差。

(2)系统运行的环境温度高。若在夏季运行,势必影响系统的自然散热,EH 油温自然有所升高。

(3)EH 油系统发生内漏。若供油管路内的高压油流经各供油装置和设备时,由于设备本身存在的缺陷造成系统内漏。供油管路的高压油直接返回到油箱或是无压油管路,高压油的动能会转化成热量散失,造成EH 油温度升高。油温升高应对措施如下。

(1)首先应通过最直观的现象,大致判断因何导致温升。①如果汽机调节油泵电机电流增大、回油温度升高、压力降低同时出现时,大致可以判定是系统存在内漏。此时应通过点温仪测量高压油设备回油管线(如安全阀的回油管、蓄能器的回油管、油动机的回油管等)的油管温度,来查找内漏具体点。②环境温度高时,若只有EH 油箱温度高,此时应通过点温仪直接测量EH 油箱温度,与油箱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作对比,排除是否只是油箱温度计异常导致,油温实际未升高;检查油冷却器是否异常,并及时处理异常,必要时使用临时冷却风机降温,保证油温维持在允许范围内。

(2)油温的升高还会造成油质下降,需要加强对油质的监督,特别是酸值指标的监督。发现油有劣化迹象,及时投入再生装置运行,保证油质合格并做好因油质劣化引起调节系统故障的事故预想。

3.4.3 EH 油油温降低可能原因及应对措施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同时EH 油电加热器损坏或油冷却器误投,导致EH 油温降低。

油温降低应对措施:首先通过点温仪测量出的油箱温度与温度计比较,排除油箱温度计有无异常;检查冷却器是否误投;若温度计和冷却器没有异常且电加热器投运,但EH 油温仍然下降,则由电加热故障导致的概率最大,此时应停运故障电加热器,断开其电源等待确认更换。同时应加强对油温的监督,必要时开启循环回油管线和油箱外表面装设保温层,若EH 油温比冷却器侧的冷却水温度还低时,此时可以投入油冷却器进行反向加热EH 油。如上述油温降低事例,EH 油油温下降时,通过测量电加热器阻值确定电加热器是否损坏,并及时更换,维持EH油正常温度。

4 汽轮机调节油系统运行建议

(1)对EH 油管道系统进行全面测温普查,对局部过热点进行改造。

(2)对于布置在高温区域的EH 油系统部分管道,应加强通风散热,防止局部过热。

(3)在汽缸和油动机之间加装冷却设施,以免EH 油系统中由于热辐射或热对流,造成局部过热现象。

(4)增加系统高压蓄能器氮气监测仪表,便于巡检时监测压力,帮助运行人员及时发现高压蓄能器功能失效。

(5)尽量减少电热器投运次数,天气变冷时,可对EH 油箱加装保温层,减少热量散失。

5 总结

EH 系统是汽轮机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机组的稳定和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运行中应加强监控其运行状态及参数变化,微小的变化也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参考电厂机组汽轮机调节油系统发生的故障来看,通过分析其主油泵电流、EH 油位、EH 油油压等重要参数,往往能够帮助人们快速查找到汽轮机调节油系统存在的小缺陷隐患,并对采取何种应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避免小缺陷演变成事故。

猜你喜欢
内漏油位蓄能器
大型异步电机轴瓦润滑油内漏改造
阀门内漏原因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基于声发射理论的安全阀气体内漏信号特征研究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油位监测系统设计
活塞式蓄能器应用于井口盘的设计与计算
CTA判断主动脉瘤管腔内修复术术后内漏
2011年宝马523Li燃油液位显示不准
2011年宝马320Li燃油表显示不准确
宝马523Li车机油油位无法显示
蓄能器的类型及综合使用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