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切教研视角下广东省网络英语课堂的探索
——基于“3A网络直播课”的调研

2020-02-15 09:33周慧璇
英语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网络课堂高三广东省

周慧璇

引言

广东省各地区间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程度和教学水平差异较为明显,与西部及北部地区相比,沿海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早,家长和学校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更高。茂名市教育局教研员许力衡(2016)曾提出希望广东省教研院组织“送课下乡”活动。鉴于英语教学水平的差异,采用网络课堂的模式“送课下乡”比传统课堂教学效率更高,覆盖面和影响力也更广。

针对广东省各地区英语基础教育情况的差异,如何开发出适合全省的网络英语课堂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而“适切教研”的视角则为探索和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思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张荣干和陈文英等人(2016)在《适切教研视角下的广东省义务教育英语教研探索》一文中提出:在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应开展与教研背景因素相适切的(context-appropriate)教研工作,即适切教研。广东省各个地区的教学要求和方法不尽相同,只有将地区因素作为教研的一个重要部分,才能构建出适合学生需要的网络课堂。

一、适切教研视角下网络课堂形式的选择

除了网络课堂外,网络环境下常见的教学形式还有自主点播学习。在自主点播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材料进行自主点播,而教师可以设计材料,也可以在线查阅作业和给学生答疑,进行以网络为平台的“个别交互”辅助教学。但是,自主点播的局限性是参与的学生需要熟悉设备的操作且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常欣、徐璐娜2012)。对于大部分中小学生来说,这是有一定难度的。

基于以上考虑,远程网络课堂是更适合普及全省的形式。网络课堂是教育工作者运用一定的网络技术,按照一定的原则使学习者进入一定的网络环境中,帮助他们学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网络课堂常分为异步网络课堂和同步网络课堂两种。异步网络课堂就是录播课,同步网络课堂就是直播课。网络课堂的优势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而弱势是缺乏互动性和真实性(罗滨2012)。

“3A网络直播课”平台依据广东省教研院开设全省网络课堂的构想,从2016年初开始设计并开发以英语学科为主的网络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参与人员考虑到此次网络课堂虽然是面向全省的,但是主要面向茂名市、河源市等需要倾入更多英语教育资源的地区。另外,如果课程采用录播课形式,可能有学校不会及时组织学生观看,会造成课程的延后,没能与地区的教学进度同步,因而采用直播课的形式。同时,在综合考虑教学背景的情况下,选在这几个地区的英语大课堂的时间进行直播,即每个星期三的下午。

针对上文提到的远程网络课堂互动性弱的问题,此次网络课堂的设计进行了改善。上课前平台会提前发布课前练习和课前讲义,学生可下载预习课程。课后平台上会发布课后习题和答案,学生可用于复习巩固。这样的模式使得此次的网络课堂比单一的远程视频教学更加落到实处,体现了“3A网络直播课”中3个A的内涵,即广东省教研员黄自成(2016)老师所说的“autonomy learning,autonomous testing,automatic evaluating”。

二、适切教研视角下教学内容的设计

全省范围内同步直播一堂课是较难做到切合每个地区的教学细节的,如何针对地区需求设计出实用且适合的网络课程是参与课堂设计人员在教研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按照适切教研的思想,此次网络课堂教学需要开展与背景因素相适切的教研工作,因此课程开发人员向各地区教研员在了解了学生的主要需求后决定先开设高三学段的课程。高三学生面对高考,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同时,网络课堂的内容必须针对性强,高三年级的每节课都以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应试技能为切入点。此外,高三学生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得较好,注意力集中时间久,每节网络课由一位教师全程主讲。

高三课程开设一学期后,反馈效果好,因此利用寒假时间开设了高考备考课。虽然这一安排在事先课程的教研会议中没有确定,但依据具体的反馈,寒假课程的开设显得十分必要。此外,虽然学校不能组织观课,但是从播出后课程的点播数量来看,大部分学生寒假期间都能坚持观看直播课程。

高三网络课堂开展半年后,针对初中学生的网络课堂也提上议程。广东省初中阶段主要使用人教版和外研版教材,所以课程内容按两个教材版本分别设计,既有以人教版为内容的课堂,又有以外研版为基础的课堂。为了与地区的教学进度同步,每个星期一次课,40分钟教授一个单元的内容。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来自深圳市的教研员李睿及深圳中学的贺晖老师建议以单元话题为核心组织授课内容,课型可以是词汇、听说、阅读、读写等。每个学期的课程从开学周开始,每周一单元,学期末的最后两节课设为复习课,将该学期课本的单元话题串起来进行复习(李睿、贺晖2016)。与高三学生相比,初一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自制力相对弱一些,而网络课堂的设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因此,课堂形式是由两位教师互动讲解,或者由一位教师和一位学生以互动的方式呈现课堂内容。初一课程开设一学期后,各地区要求开设初三课程。依据学生的具体需要,初三课程的形式与高三的形式类似,也是针对性较强的技能和策略的讲解,由一位教师主讲。

三、全省网络课堂教学探索的成果

依据适切教研的思路,由广东省各地市优秀教师参与授课,并由“3A网络直播课”平台辅助设计开发的全省直播课目前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以学年为单位,2016—2017学年,高三及初三英语直播课次数、主题及主要内容见表1、表2。因初一每节课的主题均与教材单元主题一致,因此不一一列出。

表1:高三英语直播课统计(33节)

表1(续)

表2:初三英语直播课统计(26节)

表2(续)

图1:高三与初三英语课程对比图

通过分析初三和高三英语课程对比图(见图1),可以看出高三大部分课程的主题围绕写作和阅读,分别是13节和11节;听说较少,只有5节;语法和写作结合的课有2节;语法课有1节;关于应试准备的综合课有1节。

与高三对比最明显的是,初三课程以语法课为主,占用节数最多,为10节;阅读和写作课偏少,各为4节,听说课只有2节;阅读与写作结合的课只有1节,阅读与语法结合的课有3节;有关应试准备及考场发挥的综合课有2节。

一方面,这样的课程安排反映了高三和初三学生对网络课堂内容需求的侧重点不同,高三更加关注阅读和写作的语言技能,初三更注重以语法为主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同,参与授课的教师都有带过高三和初三的经验,他们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侧重点。

此外,高三只设置了2节语法和写作课,初三只设置了1节阅读与写作课、3节阅读与语法课。这反映出,虽然类似于读写结合的课程是目前的教学趋势,但在高三和初三备考课程中,教师还是更适应只侧重一个方面的教学,不像常规课堂中教师经常将多个语言技能结合作为教学重点。

2016—2017学年课程播出后,“3A网络直播课”网络平台分别统计了高三、初三和初一在这一学年的累计播放次数。累计播放次数是依据直播课播放时点击的数量统计的,可以大致反映出观看课程的人数。数据见表2。

表3:各年级直播课累计播放次数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观看人数最多的是高三名师课,其次是初三名师课,再次是初一人教版课程和初一外研版课程。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高三设置的课程节数最多,另一方面反映出网络直播课可能在高三最受欢迎。当然,是否如此还需要排除课程设置节数这一影响因素。

四、网络英语课堂教学成果的启示

广东省网络英语直播课的数据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首先,从适切教研的视角出发,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一定要切实了解各地区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此网络课程虽然是面向全省学生,但更需要考虑英语教学水平和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

其次,从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高三英语直播课在阅读和写作这两项语言技能提升方面设置的课堂节数最多,初三英语直播课在语法板块设置的课堂节数最多。这反映了学生的需求和教师对备考侧重点的把握,也为其他远程英语课堂的设置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和参考。

再次,从课程点播的数据来看,三个年级点播的数量都很多,但高三的点播次数最多。因此,后续全省的网络英语直播课除了继续加强在高三课程的投入外,还可以向更多的年级扩展。

猜你喜欢
网络课堂高三广东省
再续华教使命,网络课堂传佳音
疫情背景下 网络课堂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模式的利弊分析
我把高三写成诗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
广东省第一届高中男子篮球联赛闭幕